有人说:手机正在无形中消耗孩子的脑力!偷走孩子进入更好的学校的机会!
一位带班多年的高中班主任通过分析班级成绩单,发现一个现象:
手机使用的频度和成绩成反比,也就是说平时使用手机多的,或多或少会对成绩有影响。
目前成绩退步严重,名次靠后的学生中,几乎都有手机。
大部分同学都会用手机玩游戏,其中一个男生已经有比较严重的依赖。
经过多年观察,他还发现:
在手机的拥有率上,重点班远远低于普通班。
而且班里玩手机玩得最凶的学生,往往不是那些常人眼中的“富家子弟”,反倒是一些家境比较一般的孩子。
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有着更强的自制力,或者说,家长在对孩子手机的管控上有着更清醒的认识。
而经济水平中下的家庭反倒在娇惯孩子,以致他们上课的时候不时拿出手机瞄一眼,课间争分夺秒打一局游戏。
连跟老师说话的时候,眼睛都盯着屏幕。
这再次证明,使用手机对孩子学习影响非常大。
但是,几乎所有的家长都知道玩手机会影响孩子的成绩,却又都无计可施:
说轻了,孩子当耳旁风一过,拿起手机继续玩;
说重了,手机一摔夺门而出,不仅影响亲子关系,更可能影响孩子接下来的学习状态。
那家长该怎么办呢?
推荐让孩子读读张恒柱校长的演讲《别让手机偷走你的大学梦》(本文后面有)。
这篇文章虽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还是中学的,但是道理对小学生一样有用。
他指出要想学有所成,贵在明白什么对自己来说最重要,贵在专注自律。
问问孩子:
你的自律,在一部手机前都如此脆弱不堪,还谈什么逐梦天涯?
一、玩手机是如何影响成绩的?
那么玩手机对学习的影响有多大?是如何破坏专注力、如何影响成绩的?
破坏专注力
无法长时间地集中精神,缺少对某个问题深入持久的了解和思考。
这似乎已经成了手机操控下的现代人的“通病”,“专注”状态正变得越来越难得。
手机带来的满足感太容易获得,而一旦你习惯了这种“唾手可得”的满足感,就不愿再去做那些“高投入”的事情了。
比如在高度自律的状态下完成作业、思考问题。
在回答 “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时,
巴菲特说:
我的答案是专注,而且比尔盖茨的答案和我一样。
对一个学生来说,能不能培养出优秀的综合素质,关键在专注力的强弱,而非低层次的时间投入。
沉迷手机的学生很难在学习上进行持续的、深入的思考;
而没有深入思考,浅尝辄止是无益于掌握高难度内容的。
占用宝贵的时间
罗振宇在2018年跨年演讲中说:
游戏大佬们制作的王者荣耀让人十分钟就有个兴奋点,而吃鸡游戏三分钟就要有一个兴奋点,而甚至要追求一分钟一个兴奋点。
说白了就是只要让你坐到游戏跟前,根本就下不来,想下来也不要你下来,你下来那就是制作游戏的人的失败了。
而到底是你聪明还是游戏制作者聪明?
他们是一个公关团队,你们不过是未成年人,怎么可能和他们匹敌?
别人在课下拼命学习,你却在找尽时机想尽办法不惜熬夜玩手机;
别人在课堂上专心听,你却在胡思乱想、打盹闹瞌睡;
别人下课或休息或准备预习,你却兴奋地跟同道中人聊起升级打怪,手痒心难耐。
谁能考出好成绩,还用说吗?
破坏与周围人的关系
学生一旦爱玩手机,父母必然恐惧担心,着急上火,或直接干涉,拔网线、砸手机,争吵责骂;
或到处寻方找策,一想起来就暗自垂泪,为孩子未来担心;
老师则怒其不争,反复劝说无用后,干脆听之任之。
处在压力之下的学生,不管在手机中获得多少乐趣,一旦面对现实,立马觉得压力特别大。
这是大多数沉迷手机孩子的生存状态。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自己意愿与家长老师的矛盾,使他们处在一个不和谐的关系中。
不可能有发自内心的快乐,也不可能在被逼学习的高压环境下获得真正的进步。
如何帮孩子根除手机依赖症
首先要让孩子知道,学习很紧张也很重要。
摸着良心问问自己,对手机真的那么不可割舍吗?
没有APP,没有手机词典就不能正常学习吗?
或者会造成很大损失吗?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别为自己割舍不了手机找理由。
你用手机查英文单词或者成语比用词典快。
但是用词典的记忆深刻,亲测有效。
而且搜题啥的,自己动脑子,或者问老师问同学。
你如果一有不会的题就查,的确当时很方便,但是考试的时候你去哪里查?
再者,问问你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吧。
是来自别人不管屁用的虚荣,还是一步步进入更好的学校?
二、你的孩子手机依赖到了几级?
家长也要以身作则,这样才能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环境。让我们测一下手机是不是侵占了你的生活呢?
来看看你的手机依赖症到几级了吧!
轻微依赖(1-3级)
除了打电话发短信,基本不看手机。
有事从不发微信聊QQ,直接打电话,说完就挂绝不废话。
平均每天玩手机累计时间不超过3小时,偶尔用手机拍拍照、看看新闻。
和朋友聚会聊天时,尽量不玩手机,没有吃饭之前要先自拍和拍食物的爱好。
除非一个人独处无聊时才会选择玩手机,很长时间不看手机也不会感到焦虑。
中度依赖(4-6级)
手机主要用于日常联络和工作,使用频率最高的手机软件是微信、QQ和邮箱,80%的内容仅用于收发邮件、沟通工作。
白天使用手机时间较多,晚上基本不看手机。
每天只在固定时间浏览朋友圈消息、阅读新闻。
在时间管理上比较自律,不会浪费太多时间玩手机、看视频,不会频繁更新朋友圈,也不会在微信群里刷屏。
仅把手机作为必要的通讯工具,没有了手机会感觉到不便,但也可以忍受。
重度依赖(7-8级)
每天起床和睡前都必须看看手机,每半个小时就忍不住去看一看手机有没有新消息。
手机电量低于30%就会惊慌失措,出门必带的三样东西是手机、耳机和移动电源。
每天使用手机累计超过8小时以上。
几乎大部分社交、学习和工作,都依赖于手机。
习惯使用各种app软件来简化生活模式,饿了用手机叫外卖,累了用手机听音乐。
在手机上看书、看视频,用手机发邮件、聊工作,24小时从不关机。
手机癌晚期(9-10级)
随时随地都要带着手机在身边,否则就会浑身不自在。
走路、吃饭、坐车都要玩手机,曾经因低头玩手机撞到过前面的路人或是路边的柱子。
没有wifi就会烦躁不安、怒不可遏,手机没电了简直就像是世界末日。
每隔5分钟就要刷一遍QQ、微信、朋友圈、微博,从不错过每一条群消息和朋友圈。
和身边的人交流越来越少,在一个房间里也要用微信发消息。
独处时,是一个人玩手机;
和朋友聚会时,是一群人一起玩手机。
你的手机依赖症到了几级?
9个建议做法,推荐给孩子:
1.不带手机或带老人机上学,不接受任何理由的反驳。
2.关闭微信和QQ的新消息提醒
3.打开群的消息免打扰功能
4.取消朋友圈照片更新提醒
5.降低更新朋友圈的频率
6.卸载绝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手机游戏及娱乐APP
7.清理手机里的电子书
8.在需要专注的时间打开手机免打扰功能
9.早起和睡前不要碰手机
三、别让手机偷走你的大学梦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尊敬的各位嘉宾:
今天,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学期。
学生沦为“手机控”后果很可怕
开学前两天,偶遇一位来校为孩子充饭卡的高二同学家长,短暂的交流中得知孩子是个手机控。
因为手机,父子关系疏离,家庭战争不断。(如果从小学就沉溺于手机将怎样?)
他言谈中的愤慨与叹息能让我深深感受到一位父亲的无奈与无助。
我安慰了他一会儿,并提了一些建议。
但送别家长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作为一位教育人,
我明白这个问题困扰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孩子,一对父母,一个家庭。
德国顶尖脑神经学家、哈佛大学教授Spitzer近年的力作《数字痴呆化,数字化社会如何扼杀我们孩子的脑力》让我们看到,这已经成为世界难题。
德国是个教育零成本,零门槛的发达国家。
手机、网络的普及比中国更早更快更广,Spitzer教授在认真的对比分析后发现:
当今德国小学入学新生多动、易暴怒、提笔忘字、做题粗心、记忆力差、词不达意、协调性差、粘人、孤僻等等问题,都比移动时代之前的孩子有了明显的增加。
他认为,对智力建设没有帮助的行为包括:
电视、电玩、网游、网络依赖。
作为一个著名学者,Spitzer教授看得更远,他看到的是数字痴呆化对一个人整个人生的影响。
他认为沉溺于这些行为的人在学习阶段表现为各种学习障碍和自我管理问题。
公允地讲,学校是一所不可多得的值得尊敬的学校,之所以令人尊敬。
我觉得核心是三句话“学校有梦想,教师有情怀,学生有思想”。
我们期待从九中走出的学子更有思想,更有情怀,更有担当。
“百度一下”创造不了苹果,也拿不到诺贝尔奖
思想从哪里来?
真正的思想,来自于对学习的严肃思考和不懈努力。
中学生活的真谛就是学习,努力学习就是我们中学生的一种责任。
在报到前三天,我们推出一则微信“假期过完该收心了。”
请严肃地告诉孩子:
学习肯定苦,所有人都一样。(对陆续复学的小学生来说也一样)
这则微信在最后提醒大家,学习忍耐,学会放弃,学会付出,这不仅是学习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种修炼。
尤其在这个“有问题,百度一下”的年代,大家要清醒地认识到:
乔布斯靠“百度一下”创造不了苹果,屠呦呦靠“百度一下”摘不到诺贝尔奖。
专注学习、自主自律才是硬道理
真正的思想,来自于撬动整个地球的壮志豪情。
我们有位同学,一直有个梦想,想走进牛津大学这所著名学府深造。
将来为民族腾飞出份力、为中国富强做点贡献。目前他正在为梦想而努力。
他的家长告诉我,在家里,聊天、看手机的父母经常受到儿子的批评与教育,为此他是既汗颜又深为这个儿子骄傲。
今天中国高考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改革的方向是让既有扎实的基础,又有出众的综合能力的人在高考这个综合考场中胜出。
在学习校内知识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同学把目光瞄准理想高校的自主招生,用拼搏和汗水来拥抱自己的梦想。
真正的思想,来自于一群志于道者的交流碰撞。
非洲有句谚语: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在避免数字化危害的过程中,一个积极向上的优秀团队尤其重要。
中学同学的友谊弥足珍贵,但“ 摇一摇、扫一扫”培养不出真正的必有我师的三人行。
“真正的朋友,也绝不是靠一起玩‘王者荣耀’‘绝地求生’等电脑游戏培养起来的。它是在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和集体一起前进过程中被认可而形成的。”
你成长过程中应该有更多的优秀学生的陪伴与滋养。
当然,真正的思想者还必须能享受孤独。
既要灌输热烈的感情,又要拥有坚强的理智。
唯其如此,才能在碎片化的喧嚣世界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9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