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林(化名)读高二了,一年来,先后买了七部手机,无一例外,都被母亲无情地没收了。
林林读初中时,她的母亲曾自豪地复述了他的一句话:“我不敢像你们(同学)去外面打游戏,我妈知道了,一定会打断我的腿!”
从小,林林的母亲就禁止孩子用手机,哪怕是那种功能非常单一的手机也不给他买。有一年,林林暑期到大爷家耍,一个人第一次,单独坐车出门,他的母亲都没让他带手机,以方便联系。
母亲在一所高中教书,母亲可能见多了许多因使用“手机”而自毁前程的学生,禁止学生把手机带到学校,是许多学校明文规定的,身为教育者,当然一视同仁,要求自己的子女执行。
孩子进入了青春期,母亲的威力再也抵挡不住“手机”自带的魅力。林林刚开始是拿家里人的钱去买,被发现后,家里人团结一致,保管好钱,不让他有机会有钱。尽管如此,孩子还是会不断地买回手机,从一手到二手,从贵到便宜。
这些言行的背后是父母的心声:“孩子,你玩手机,你的人生就玩完了!”
孩子的心声:“心心念念的手机,为何不能真正拥有你?”
父母与孩子对待手机的冲突是如何形成的呢?
1、手机越来越成为老少皆需的社交产品
互联网时代,手机的功能日趋强大。一机在手,可以网购、聊天、查资料、娱乐(看抖音,新闻、K歌……)
个人离不开手机,社会更需要手机。去医院需微信挂号、看病交钱,出门坐车,各种扫码……没有手机可谓“寸步难行”。
孩子也像大人一样,渴望有一部手机,给生活、学习带来便利。
2、我们的心理越来越依赖手机
视野范围之内没有手机的“倩影”更是让人“惊愧不定”
我们会担心是否错过重要的信息:未接的电话,没看到的新闻,群里重要的通知……
如果手机不幸丢失,于机主无疑是一场突临的灾难。里面有我们的钱钱和许多隐私:照片、私密日记、微信好友的交往记录……
这时,在未知的想象中,大脑呈现许多不好的画面:钱还在否?心里的事别人知道了,会怎么想?心生的焦虑和不安难于控制……
有一次在动车上,一个刚上车的女孩惊呼一声:“谁拿了我的手机?”声音中掩饰不住内心的慌乱和着急。
“哦,在包里。”女孩长出了一口气,像泄气的皮球发出一声叹息。
3、许多事因手机而被“拖延”
人的天性都是避苦趋乐的,那些需要我们动脑筋,费时又费力的事,比如解不开的方程式,记不住的英语课文、化学反应式,处理不好的同学关系等,孩子会选择逃避的方式对待,而看看手机,就是最直接、最简单、最方便的回避方法。
似乎眼都不曾眨一下,几十分钟就过去了。心里愉悦的感觉,真的会让时间“停留”。
随时间“停留”的事,因手机而被“拖延”。
生活、学习需要手机,我们对手机如此依赖,时间久了,我们会失去自律性,被其“拖延”或被 “误入歧途”。
家长对手机的好、坏明察秋毫,为了杜绝手机的“坏”,最好的办法就是忍痛割爱,毫不犹豫舍去手机的“好”。
心想:“没有了手机,所担心的事就不会发生,孩子就会专心学习了!”
可好产品即使看不见,也会说话,他天天都在对孩子说:“这里有一个精彩的世界,来看看吧,来看看吧!”
事件就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冲突之中,父母越不给自己买手机,自己越要买,想方设法地买。父母越不让玩手机,自己越要玩。
面对手机,孩子与父母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言行冲突该如何解决呢?
首先,家长要调整认知
1、孩子对手机的需要,家长不能单纯的理解为“青春期逆反”
青春叛逆是大多数家长都能感知到的孩子的言行,常听一些父母说:“我说一句,他顶十句;我叫他往东,他偏要往西。”
这些表面的言行所隐藏的孩子内心的需求,一些家长没有深思过。
孩子内心的需求是什么呢?
拥有一个手机,对于孩子来说,更像是穿上一件人人都有的时尚的外衣。可以方便地了解到,同学之间共同的话题,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
而我们的父母对孩子的未来有太多的担心和焦虑,想放手却不敢放手。特别是孩子不如父母期待的样子时,会更加加强对孩子的掌控。
2、青春期是孩子自我同一性形成的时期,要允许孩子去发现自我。
著名的心理学家艾里克森人格理论认为,12-18岁是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时期。
青春期,孩子所处的环境扩大,视野越来越开阔,不再是单纯的校园——家的生活,还有对社会现象的了解,人际关系的探寻。他们对于自我的认识,需要不断地在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中去整合——自我同一性。
他们会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在别人眼里怎么样,我的优点是什么,我的缺点是什么,如何去克服。我的能力如何?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手机可以作为孩子探寻自我而使用的简便工具,在各种新闻报道中,网友的评价中去判断事件形成的原因,自己的看法,在别人的人生中思考自己要过怎样的人生。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主要起引导和督促的作用,要适当放手让孩子去实践,在实践中去认识自己。
3、青春期孩子的思维已由感性思维,逐渐过程到逻辑理性思维。
青春期的孩子记忆能力最强,思维由感性思维向逻辑、理性思维过度。他们有时会冲动,控制不好情绪和言行,但在家长的鼓励下,他们是有潜力管理好学习和娱乐的。
管理自己的过程,就是逻辑思维不断形成的过程,孩子会慢慢“自律”,理智地使用手机。
这需要家长的信任、尊重,需要家长给他们时间和空间。
4、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有掌控感,才会更积极地生活和学习。
有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对自己的生活有掌控感,我们才会更积极、主动、充满热情去生活和工作。我想,对于孩子也是一样的。
把对手机的使用权归属于孩子,让他自己安排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用手机,看什么内容,看多久。
让孩子学着做一个自己对自己负责的人。
试想,如果林林的母亲在初中孩子的课业还不十分繁重时,给他买一个手机,引导他合理、有效地使用,让手机成为学习的工具,就不至于在高中时这么纠结了,毕竟为了高考,主要的精力似乎是应放在学习上,输不起的心理,更让家长不敢让孩子使用手机了。
其次,给予孩子心理辅导。
1、手机是生活、学习的工具,我们是在使用工具,而不是被工具使用。
智能手机上各式各样的APP,可以查字典、看小说、新闻……相比于纸质工具书,确实先进了许多,可以节约许多查阅的时间。
把手机当作学习的工具,是学生使用手机最主要的目的。
就像一辆心爱的车车,不管外表多么的耀眼、令人动容,都是我们开着它走,而不是它带着我们走。
这点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成人都是重要的。
2、沉迷手机,是一种心理上对手机的依赖,是负面强化行为,结果是无力自拔。
对手机爱不释手,忘了时间和空间,半夜躲在被子里看手机或者因玩手机而误了背课文……这种现象可能是每个孩子都会做一次的,受到的批评教育也是有的。
表面的教育不能杜绝这种现象的再次发生。重要的是对这种行为有深层次的心理认知。
在手机上听听音乐,看看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新闻,确实能让孩子们劳逸结合,但学业上一遇到困难就去玩手机,时间久了,对手机就会形成依赖。
看手机时,孩子的心情是放松和愉悦的,但这只是暂时缓解了学业的压力,学习上搞不懂的、不会做的题,依然会再次让孩子难受,为了逃避挫败感,就再去玩会手机。
结果是看手机的频率越来越高,玩的时间越来越长,不知不觉,对手机就形成了依赖。打游戏也是一样的道理。
最后,共同制定双方都能接受的,对手机的管理办法
家长认识到孩子对手机渴望的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孩子意识到心理对手机依赖的危害。家长与孩子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督促,父母与孩子一起,合理制定双方都能接受的,对手机的管理办法。
如何制定呢,建议如下:
1、明确孩子用手机的目的
给孩子买手机,是辅助孩子学习,手机是孩子学习的工具。
2、规定孩子自主用手机的场合和时间
让孩子根据自己的作息时间,制定使用手机的地点、场合、时长、浏览的内容。
3、在学习中找到身心愉悦的方法,替代玩手机带来的快感。
最近听樊登讲《考试脑科学》,这是新疆一所著名高中的校长经过层层传递交给樊登的。书中讲到“行动效应”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行动效应”就是一开始不想学习,可试着去学了后,越学越有兴趣,乐在学中。如孩子在学习中遇到了解不开的方程式,通过自己的反复演算,最终解开了。这时,心中的喜悦不言而喻。
孩子在学习中体验到了克服困难带来的自豪感和喜悦感,就会慢慢淡化使用手机或打游戏带来的身心愉悦感。
父母要鼓励,引导孩子找到学习中的乐趣。
4、制定一些奖励的办法
要求孩子每天记录使用手机时自律的程度,家长帮着督促。手机管理得好,学习有进步,可以给予孩子一些奖励。
如带孩子假期去旅行,让孩子查阅资料,规划路线,网上订住宿,让孩子认识手机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知识,同时自己也有成人感。
在生活中、大自然中感知知识的运用,让孩子热爱学习。
5、让手机有一个固定的“家”
学习和休息时,让手机单独呆一个屋。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减少对手机的关注。
成长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家长开导,督促,孩子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这种习得的学习模式,能帮助孩子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其它诱惑。
孩子能自律、独立、健康地成长,才是父母对子女最好的教育。
写在最后
科技的发展和运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只能顺应。早接触,早出问题,早想办法解决才是对待手机应有的态度。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丹比萨·莫约
不管现在孩子是否会管理手机,父母是否担心手机会影响孩子的学业。只要家长和孩子识破了手机的真面目,大家就可齐心协力,合理使用手机,让手机成为有用的工具。
父母可放心地给孩子配一个手机,孩子可自豪地说:“心心念念的手机,我能够真正拥有你,掌控你。”
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需要把目光放远一点,耐心一点。
静待花开!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9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