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上学!”孩子不想上学,根源可能是这些
某天清晨,孩子到了学校门口,哭着喊着不要上学,或者某天早上,孩子从被窝里死活不肯起床,即使起来了,也是各种不舒服,说自己在学校里遭受了什么看似不公平的事情。从此以后,家长就和孩子开始了拉锯战。孩子一天比一天要求多,一天比一天混蛋,家长感觉自己一天比一天焦虑,一天比一天老,一天比一天糟糕。
小到小学一二年级,大到初中高中,孩子有厌学情绪不足为奇,就总体比例来说,真正发展到不上学这个地步的孩子不多,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但是这件事放到各个家庭当中,就是百分之百,给父母、亲人、以及孩子可能会带来巨大的伤害和无法挽回的后果。
我们先来说说孩子是什么情况不上学,也就是分析一下原因。
1、假期之后
很多孩子哭着喊着或者找各种理由拒绝上学往往都是一个假期之后,可能是五一、十一这样的小长假,也可能是暑假寒假之后,亦或者是周末之后的周一。
为什么会这样?也许只有一个简单的原因—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这是很多孩子最初不上学的真实原因,没有什么大事,只是因为不想面对老师的“刁难”。而后则演变为更多的“原因”,比如他们会说自己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不好,不能面对老师,跟不上进度,身体不舒服等等奇奇怪怪的理由。
2、人际困扰
人际困扰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实实在在的问题,现在的小孩子好脸面,有虚荣心,因为一点点同学之间的矛盾也会让他们“玻璃心”“泛滥”,说什么都不能面对,好像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
这些事情在家长和老师这样的成年人心里或许不是问题,但孩子却接受不了。如果作为家长的你发现自己家孩子“玻璃心”就一定要反思一下自己家里的教育是不是出了问题,过分保护孩子。
3、父母(家庭)的问题
厌学乃至拒绝上学的孩子,往往是家长先出了问题。也许平时的生活中就对孩子没有底线,孩子想怎样就怎样,想吃什么买什么,想玩什么买什么,在这样无规矩的教育之下,孩子没有是非观念,或者说,即使有是非观念,也没什么畏惧的,因为他们觉得是与非根本就无所谓,反正也没有惩罚,我还依旧过着自己“逍遥”、“快乐”的生活。说白了,就是惯的。就算不是父母惯的,也是老辈惯的。
另外,孩子有厌学情绪是正常的,我们小时候也是一样,但发展为“我不要上学,说什么都不去!”往往是家庭本身出了问题,父母的交流方式,父母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值得反思。
应该怎么办?
首先,底线守住。
家长不要在孩子的软磨硬泡下没了底线,抱着“只要他高兴就好”的态度。如果家长没有底线,那么孩子就越来越过分,越来越出格。这就好比一个圈,在孩子施加的压力下,家长的圈不断扩大,直到毫无约束力。
什么是底线?底线应该是什么?
恐怕这也困扰着很多家长。你可以学习不好,但不能不上,这就是底线。学习好不好是能力或习惯的问题,而不去上学就是态度问题。
其次,改变。
无论孩子还是成年人,想要改变,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家长要做的,是改变自己,然后才是改变孩子。不要自己没改,却一味要求孩子。
最重要的是改变现在的状态,变被动为主动。很多家长在孩子不上学了之后就处在“弱势”地位,孩子说什么都答应,只为“哄”他去上学。所以接下来,家长要掌握主动权。最起码电视、电脑、手机不能再让孩子玩了,做饭也不要可着孩子的口味,要粗茶淡饭,如果孩子不吃,那你就爱吃不吃。我只负责让你吃饱,没有义务让你吃好。要让孩子觉得,在家呆着没有上学好,他才会向往学校。如果在家好吃好喝,不喜欢吃了就点外卖,还可以手机电脑随便玩,他肯定不爱上学,如果是我的话,我也会想方设法继续呆在家里。
所以家长肯定是要改变的,改变对待孩子的方式,改变家庭教育模式,改变自己的认知。
说到改变认知,很多家长又变得焦虑,听讲座、买书、做心理咨询,拉着孩子一起咨询,我想说的是,没有一种教育方式对所有的孩子都有用,你可以学,但尝试就要有失败的准备,不要抱着那么大的希望,好像听某个专家说了哪句话,就迫不及待的用在孩子身上,以为这个办法肯定好使,如果那样,所有的孩子都会优秀。所以,在你无计可施的时候,不妨稳定下来,守住底线,放松自己,哪怕静下来看
看书(不是教育孩子的书),都比你狂躁或者顺从孩子要好。正如白岩松所说,如果你不懂怎么教育孩子, 那就先学会闭嘴。
孩子不上学是问题的爆发,而这个问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很长时间积累的结果,所以让孩子回到学校也不是一天就能解决的问题,接下来还会跟大家分析几个案例,孩子由不上学到上学,希望能给家长一些启迪。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9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