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好的方面。
因为沉迷手机,我们浪费了很多学习的时间,本来是打开手机看消息的,却聊天聊半个小时。
还有很多人沉迷于打游戏,追剧,看小说,晚上熬夜到两三点,这些都是对于我们的健康是很不利的。
爱因斯坦说过: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所以对于手机,我们善于利用他们做一些有用的事情,就会受益匪浅。
有很多人说我知道学习,知道自己还有工作,可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所以今天我从四个方面来说一下,如何无痛戒掉手机,实现自律,提高自己工作学习效率。
定个小目标
首先我们需要定个目标,想要合理地利用手机学习,我们需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明确自己的路线。
查士德斐尔爵士说过: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所以确立一个好的目标是很重要的,它可以为我们指明前路的方向。
另外我们需要思考一下,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手机可以帮助你什么。
比如你想要读书,增长自己的见识,那么手机里有很多软件可以进行自由阅读,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做笔记和标注也很方便;
你想要考证,利用手机你也可以发现很多资源,网上也有很多教程和学习经验分享,可以避免你踩坑;
你想要学习英语,利用手机可以听英文歌,看美剧,听TED演讲······
现在了解知识变得很容易,所以手机不是简单地让你来进行娱乐,放松心情,我们可以利用手机,利用好自己手边的工具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关闭手机通知。
我们每次打开手机都会发现系统推送给我们很多东西,并且标题引人注目,很多还都是你比较感兴趣的内容。
我们现在可以回想一下,我们每次打开手机忙正事的时候,是不是收到了很多弹出来的消息,分散了你的注意力,等过了几个小时,你从这种情况中缓过来时,你发现,已经过去了几个小时。
另外一种情况是:手机软件的图标会显示未读消息数,对于一些有着轻微强迫症的人来说,看着特别不舒服,就想点进去把小红点消掉。
所以这些事情还是很耽误我们想要学习的,虽然我们控制不了自己被这些无用的消息所干扰,但是我们可以手动改变这种环境,给自己一种比较清净的学习工作环境,提高自己学习的专注程度。
但是这也不代表着你需要关闭所有的消息通知,对于微信上的有些信息,我们还是要进行保留,屏蔽掉不重要的群消息。
调整手机软件位置
把学习类软件放在最显眼的地方,游戏和娱乐类软件放在很难找的文件夹里
我觉得卸载这些软件不是最有效的办法。最根本的还是改变你的想法,让对这些游戏没有兴趣。
将软件位置调整好,静下心来学习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每天的时间还是挺紧迫的,玩游戏会浪费很多时间,就会想到:还是有空的时候再去玩一玩。
你给你的大脑提供了这个想法后,就不会每次都会沉浸在想要玩游戏的心情里了。
这个是我亲身实践过的,过去了好几个月,我没有打开过我的游戏,打开娱乐软件的次数越来越少,一是因为每次找到都不容易,而是我现在已经养成了学习的习惯,对于现在来说,我每次打开手机,想的是,我今天需要干什么,需要学习什么。不由自主地就去看一些和学习有关的知识。
列出每日的计划:
上帝给每个人同样的时间,只有那事半功倍的人才能有过人的成就,也只有知道计划的人,才能事半功倍。 —-刘墉《超越自己》
列出你的计划,你会对你所做的事情更加清晰,可以把每天的计划列出来,写在便签里,放到桌面上,比如这样:
这样,当你打开手机的时候,不会因为不知道要干什么,就决定去看一会小视频,去开一把游戏。
打开手机第一眼就是你今天的任务清单,会让你心里不自觉地想要去完成这些事情,再去玩,内心会有紧迫感。
不要拖延
博恩·崔西说:要达成伟大的成就,最重要的秘诀在于确定你的目标,然后开始干,采取行动,朝着目标前进。
要想达到成就,就要明确目标,然后开始干!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但是最重要的是开始行动,只想不做是不会获得成就的!
所以当你脑子里出现学习的念头时,就要立马去实施,不要说我在等几分钟,玩几分钟,然后你就会发现已经过去几个小时。
就算实施不了,也可以用一个小本子记录下来,记录下你要学习的东西,等到你不知道该干什么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看一看。
真的不要拖延,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但却也能拖垮你对学习的热情!
我曾经就是因为拖延,很多事情都没有做成,现在想想,如果我当时立马就去实施我要学习的想法,也许我现在可能会得到我想要的生活。
但是任何时候做一件事都不算晚,只要你现在就开始行动起来!
所以当想到什么就要制定计划,快速实施,要学会走出舒适区,不惧怕未知的挑战,快速思考并立即行动,才能把握机会,距离自己的梦想更进一步!
生活刚开始都会很难,慢慢地都会变好,所以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吧,朝自己的理想进发!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9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