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读高一的男孩处于抑郁状态,每天除了玩手机游戏,其他啥也不想做,连饭都不想吃,整天宅在家里,不愿意去上学。
孩子的父亲来找我,他非常焦虑,担心这样下去,孩子考不上大学,未来没法工作。他说他现在把他手机没收了,严禁他触碰手机。但是于事无补,孩子更加抑郁了。
我本来要先处理一下这个父亲的焦虑情绪,但他拒绝了,他不觉得是自己焦虑,而是直接把孩子送了过来。
在咨询室里,略微引导之后,孩子就开始滔滔不绝地吐槽他父亲,他说父亲非常严苛,期待极高,他感觉自己根本达不到,很累,啥也不想做。
孩子说,他之所以想玩手机,就是感觉只有在玩手机的时候,他才能稍微逃脱父亲带来的压抑。
于是我跟孩子约定,我可以说服你父亲允许你每天玩一到两小时手机,但是你要去上学。
孩子同意了。
他父亲当时也同意了,但是一回到家,他父亲就变卦了,看到孩子玩手机,就又把手机没收了,并且斥责我给的是馊主意。
咨询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要让家长承认自己焦虑,确实难度比较高。很多家长的思路都是,孩子表现不好就是孩子不努力,孩子读不好书就是孩子笨。
其实家长心里也很苦,也有很多委屈。他们之所以会归因于孩子,无非是感觉自己含辛茹苦,为孩子提供一切资源,结果却是如此不堪。他们的期待是不合理的,教育理念也有很多误区。
美国著名作家丽莎 • 舒格曼通过二十多年的观察,总结出了家长在孩子教育上陷入的误区。她在自己的著作《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做不焦虑的父母》一书中,详细阐述了这些误区,给出了合理的应对策略。
一、家庭教育都有哪些误区?
在《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做不焦虑的父母》中,舒格曼列举了18个误区,比如家长们认为现代科技会毁掉孩子,认为孩子需要通过课外培训班学习更多的技能,认为孩子应该安静等等。
这18个误区,我们大致归纳一下,可以归为三大类:
1、在关系层面,视孩子为弱者,所以家长要干预和包办一切
人类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成长期太长,孩子在成年之前,有十几年时间都要依赖父母。因此在关系上,双方是不对等的。
家长会因为这一点把孩子当做弱者,对待的方式常常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溺爱,一种是严苛。但不管是哪一种,产生的结果都是家长干预和包办了孩子的一切。
孩子的独立意识发展受挫,长大后就变成了妈宝一类的人,或者媒体上常见的只会考试的学生。
2、在能力层面,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让孩子学习更多的技能,提升智力
这种现象目前是愈演愈烈,家长给孩子报了无数的培训班,将孩子压得喘不过气来。而且培训班价格昂贵,良莠不齐,给家长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但家长们依然乐此不疲,认为可以让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从而获得更强的社会竞争力。
3、在人格层面,无视孩子的成长性,打压和控制一切
这一类比较典型的就是视现代科技为洪水猛兽,尤其是手机、游戏之类。
我碰到的那个个案就属于典型案例,实际上之前接触过不少家长,都在抱怨自己还在在手机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他们所采取的措施也跟那位父亲类似,直接没收手机。
二、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误区?
家长们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中陷入误区,主要原因有:
1、不合理的期待
每一个家长口中都有一个不存在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常常报以极高的期待,这个期待的背后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完美的”,他们不能接受自己孩子的不完美。
可是实际上家长们也不清楚什么样的孩子是完美的孩子,他们只不过刚好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表现出来的优秀一面,于是将所有那些优秀一面结合在一起,当做标杆在要求自己的孩子。
如果自己的孩子达不到,他们就非常焦虑。
2、忽视孩子的成长规律
人从出生到长大,有一条成长规律。而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在不同的阶段又有不同的特点。有的孩子可能发育会晚一点,有的孩子可能发育会早一点。
他们是人,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业品,并不能长成一模一样。但是家长们似乎不太愿意接纳这一点,总是希望8岁的孩子就有成年人的思维,吹捧少年天才。
3、忽略社会发展的趋势
手机、游戏,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家长们自己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却对孩子接触这些东西视若猛虎。
他们希望孩子去丢沙包、踢毽子,自己却躺在沙发上刷小视频、看直播、打游戏。
三、如何应对?
要怎么应对,舒格曼在《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做不焦虑的父母》中已经给出了很具体的方法,无需赘述。
舒格曼强调得更多的是家长自身需要具备的能力。
首先家长必须放弃不合理的期待,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接纳社会现实,放弃培养完美孩子的想法。
那些技能并不是最重要的,家长要教会孩子最重要的能力是跌倒后继续爬起来,培养孩子的勇气、乐观的精神。
技能其实任何时候都可以学习,但意志力、人文素养、科学精神这些素质的培养需要从小进行。
其次,家长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在亲子关系中,家长并不是主导者,而是陪伴者和帮助者。
比如孩子遇到挫折,家长要做的是鼓励其勇气,提供帮助,而不是为之代劳,或者是认为孩子不行,打击孩子。
最后,家长需要保持自我反省和觉察,在家庭教育中时刻保持清醒。
舒格曼在《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做不焦虑的父母》中提供的方法都非常好,但有一点前提,就是家长需要处理自己的情绪。
比如开头案例中的父亲,他孩子的问题其实就是源于父亲,而这位父亲连自己的焦虑都意识不到。
实际上要觉察自己的情绪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这需要长期的训练和方法。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学了很多教育知识,但毫无用处的原因。
那么,为了自己的幸福,为了孩子的未来,请家长们先关注自身,时刻保持自我觉察。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8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