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需要先看清孩子背后的心理缺失,才能根治孩子网游成瘾!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各种便利,用的不好则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不良的影响。

比如自控力比较差的孩子,如果没有大人的时刻监督、正确引导,就会很容易沉迷于网络。

现在就有不少的孩子有游戏网瘾,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们先别着急,追根溯源地去研究一下,很可能是心理因素导致孩子沉迷于网络。

我的一位朋友的孩子以前就是天天抱着手机、平板不离手的,这位朋友本身不反对孩子上网,但是孩子这种视手机如命、被网络牵着鼻子走的做法她则是完全反对的,不仅会耽误学业,还会对视力、健康造成影响。

为了不让孩子沉迷网络、沉迷游戏,她咨询过很多专家,也和孩子促膝长谈过多次,后来才知道是自己平时忽视了孩子,使得孩子在家里感受不到关心和温暖而不得不转向游戏,从游戏里寻找存在感。

看着这位朋友的经历,也许有很多家长会觉得“眼熟”,的确,因为现在的生活压力比较大,家长们自己也忙于工作从而想要为孩子的发展提供经济上的支持。

然而,顾此失彼,却忽略了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这真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像我朋友这样的家庭教育模式属于忽视型,错误的家庭教育模式以及孩子对自我认知的不足都容易让他们染上网瘾。

 孩子玩游戏上瘾,父母先看清背后的心理缺失,先识别才能根治

孩子为何沉迷网络?

第一,家庭教育模式带来的影响

忽视型、放纵型、控制型的家庭教育模式都很容易让孩子染上网瘾。忽视型的家庭教育模式就如上文我这位朋友一样,对孩子的教育不上心。有的家庭是出于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经济条件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和关爱,而有的家庭则是家长们完全没有为人父母的自觉。

无论是哪一种,当孩子感觉父母对自己漠不关心,那么就会转向其他途径寻找自己的存在感,或者寻找可以让自己摆脱烦恼的东西,而网络游戏就是途径之一。

放纵型教育模式好的一面是家长会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让孩子无拘无束的成长,而不好的一面则是太过溺爱孩子。

朱熹曾说过:“溺爱者不明”,意思就是当我们溺爱一个人的时候就会看不清他的缺点和不足。

在放纵型教育模式下,父母会很容易因为过于溺爱孩子而看不到孩子已经沉迷于网络的现象,从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及时教导。

这不得不让人想到柳宗元在一篇古诗文中写过的一句话:“虽日爱之,实则害之”。

控制型教育模式和忽视型教育模式相反,在控制型教育模式中,父母对孩子过于“关注”,时时刻刻掌握着孩子的动态,给孩子的生活设置各种条条框框。

所谓物极必反,长此以往,孩子很容易起逆反心理,和父母对着干故意玩游戏;或者通过沉迷游戏来发泄自己的压抑和不满。

 孩子玩游戏上瘾,父母先看清背后的心理缺失,先识别才能根治

第二,自我认知不足和自我价值感缺失带来的影响

家长们别觉得只有成人世界的生活才有压力,实际上,孩子的世界也存在压力。天天被耳提面命告知要注重学业的他们一旦成绩或者其他方面落于人后,又或者在同龄人中受到排挤进而难以融入人群的时候,他们也同样会失落、迷茫、无助、自我怀疑。

如果这时候家长们没有及时正确的引导他们从各种阴影中走出来,没有引导他们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没有及时排解他们心中的郁闷的话,他们会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从而想着“躲”到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来排解不快、寻求价值。

 孩子玩游戏上瘾,父母先看清背后的心理缺失,先识别才能根治

如何让孩子合理上网、告别网瘾?

第一,视情况,多种教育模式相结合

教育应当做到有的放矢,该严的时候严,该松的时候松。比如说孩子的兴趣、爱好方面的培养家长可以采取放纵型,让他们做打从心底热爱的事。

而涉及到学业、品格的培养上,就可以给孩子设置要求。既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对他们的爱,又要不断引导他们往正确的路上走,做到严而有爱,爱而有度,从而避免孩子因为缺爱、溺爱或者感到压抑而沉迷网络。

 孩子玩游戏上瘾,父母先看清背后的心理缺失,先识别才能根治

第二,带孩子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自我

李白就曾说过:“天生我材必有用”。人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父母需要带孩子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短处和长处,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再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孩子的自我发展提供帮助。

比如孩子学习虽然不好,但是体育好,那么我们可以让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比赛来获得自我认可;

又或者孩子喜欢画画、跳舞、书法等,父母也可以带他们参加培训、活动。当孩子寻找到自己的价值、自己的爱好,就能够放下手机、平板,避免被网络、游戏“操控人生”。

 孩子玩游戏上瘾,父母先看清背后的心理缺失,先识别才能根治

第三,组织孩子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孩子不仅需要老师的教导、父母的关爱,还需要朋友的陪伴。老师也有放学回家的时候,父母也有工作忙碌的时候,这时候孩子可能会因为无所事事或者内心孤单从而拿起手机,可是如果孩子有同伴可以一起玩耍,那么就可以大幅减少玩游戏的频率了。

另外,孩子要是在放假的时候还知道有少年宫、博物馆、图书馆等等地方可以去玩的话,也可以避免自己沉迷网络。

所以父母们在自己有空的时候可以多带孩子参加各种活动,让孩子接触更多利于成长、又有意思的事情,接触更多的玩伴,以此通过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来帮助他们抵挡住手机的诱惑。

 孩子玩游戏上瘾,父母先看清背后的心理缺失,先识别才能根治

父母对孩子太过溺爱、常常控制孩子,或者孩子缺少他人的关爱、缺少对自己的认知、缺少对自我价值的认可,以及太过孤单、无所事事等都会导致孩子有不同程度上的心理缺失进而沉迷网络、染上网瘾。

要改正孩子的这个缺点就要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家长可以借鉴上文也可以咨询专家,当然也欢迎提出自己的看法。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4775.html

(0)
上一篇 2022年4月6日 下午7:31
下一篇 2022年4月6日 下午7:34

相关推荐

  • 孩子经常玩手机游戏怎样远离网瘾

    现在的孩子很注重内心的感受,如果父母自身的素质低,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同时又不懂网络知识,只会大骂网络是洪水猛兽。这些简单粗暴的方法,不但不能给孩子建立起治愈网络成瘾的信心,…

    戒除网瘾 2022年2月24日
  • 小孩游戏上瘾咋办

    如果家长觉得难以琢磨孩子心理,也可以在寻找专业的机构帮助引导孩子建立手机网络、学习、作息、运动等的边界,让孩子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   山东济南的赵妈妈反映,孩子有网…

    戒除网瘾 2022年3月13日
  • 疫情戒网瘾(戒网瘾新闻报道)

    掐指一算,我是从1月23号开始宅在家里的,到今天已有二十天了。 因为众所周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我宅在家里,开始时还有点沾沾自喜,不用再每天凌晨五点钟就起床急匆匆上班,不用为工作的…

    2022年5月12日
  • 怎样让放下手机,戒掉网瘾,还孩子未来?

    我们的身边常常会看到机不离手的孩子、日夜泡吧的孩子、彻夜不眠的孩子,他们整天沉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肆意遨游。有的父母说服、教育、打骂,换来的是说谎、激惹和争执,却难以改变现状,以致很…

    2022年4月13日
  • 怎么教育喜欢玩手机的小孩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玩手机(怎么教育喜欢玩手机的小孩) 小江父母平时工作比较忙,在他小的时候经常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基本上爷爷奶奶看他的时候就是看电视,看一天父母什么时候回家电视里什么时…

    2022年11月29日
  • 分享3个成功摆脱了手机上瘾的绝招给你!

    这个月,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睡觉前再也不会玩手机,也不会感觉到一丝丝焦灼,睡觉质量也保持得很好。 很多人以为我做自由职业,一定是个非常自律的人,其实你们都想错了。 …

    2022年4月13日
  • 上网多少个小时算网瘾(网瘾一天玩多久)

    “网络成瘾”已成为一种普遍社会现象,很多孩子喜欢上网,常常因此被贴上“网瘾”的标签。确实,不少同学从喜欢上网、习惯上网,慢慢演变为网络成瘾。 这些孩子每天玩手机乐此不疲,开始厌学,…

    戒除网瘾 2022年5月10日
  • 沉迷手机的女儿

    家长要改变教育方,不要忽视了精神,情感上的关爱。孩子也并不认为游戏是“精神鸦片”,如果家长处理不得当,你们的过激行为激起了他的逆反心理,从而猛烈反。   殷先生的孩子上初…

    戒除网瘾 2022年3月14日
  • 2021青少年沉迷网瘾案例(青少年网瘾典型案例)

    10年前,一位高材生引起全国的轰动。 他叫靳爱兵,以647分考入吉林大学,是全家的荣耀,但谁也没料到,他竟蜗居网吧四年,最终沦落为网瘾少年。 靳爱兵大一时,玩了一款叫“魔兽世界”的…

    戒除网瘾 2022年5月4日
  • 这个逆袭的哈工大“网瘾”大学生也曾逃课、挂科、留级……险被退学!

    努力学习非常重要! 他曾是个网瘾少年,大学前两年,逃课、挂科、留级,混到了退学的边缘。从大三起,他迷途知返,并且凭借努力逆袭成了专业第一名。他叫曾强,是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建学院的学生…

    2022年4月11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