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学习,家长很头疼,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家长更头疼。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有些孩子就是能够“沉迷”于学习不能自拔,他们真的是因为“自觉”?学习真的有那么好玩吗?
肯定不是,学习一点也不好玩,肯定没有手机游戏好玩,也没有刷小视频来的轻松,那这些孩子为什么会愿意舍弃放松的时间去学习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逼迫”。
这个答案可能有点让大家出乎意料,因为,可能很多人认为爱学习的孩子就是“自觉”,就是爱学习。
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根据自己观察以及结合自己的情况来看,爱学习、学习好的孩子,都是被“逼迫”的。这个所谓的“逼迫”可能与我们平时理解的逼迫不大一样,它可能来自外在,也有可能来自内在的驱动,而来自内在的“逼迫”,力量也会更大一些,也是保证长期沉迷于学习的动力。
下面,重点讲一讲,这个所谓的“逼迫”是如何促进孩子学习的。
来自外在“逼迫”的驱动力
这个“逼迫”可能来自父母的要求与激励,我想,孩子最初的学习兴趣,多半都是来自父母的引导与“逼迫”,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在很小的时候,根本不理解学习的重要性,也不大理解好好学习意味着什么。
他们可能只知道,好好学习就能够得到父母的表扬,只要成绩考得高,就能够得到自己喜爱的玩具,就能够去心心念的游乐场玩,这就是来自外在的学习驱动力。
这也是孩子最初学习的动力,当然,这种驱动力的作用是有限的,只能用于孩子学习初期。
来自内在“逼迫”的驱动力
这个驱动力的产生,可以理解为一种“正向反馈”,当我们因为成绩高而得到一些“好处”后,这些好处就会反过来激励我们更好的去学习,这些“好处”,可能会来自父母的笑脸与表扬,也有可能是来自学校老师的表扬,还有可能来自同学的尊敬与羡慕。
从小到大,我们都知道,有很多“专属权利”都是属于“学霸”的,他们即使是走在校园里,也是自带光环的,我们还发现,即使是校园欺凌,也很少发生在学习好的同学身上,这种种迹象表明,学习好,真的是有“特权”的。
而真正能够促进我们持续学习的动力,却恰好是这些“内在逼迫”的驱动力。
因为,从小到大,能够真正因为兴趣、爱好而投入学习的同学真不多,能够保持这种思想的家长更是少之又少,因为,条件不允许,就业、生活是我们都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习的最终落脚点都在于能不能考上一所“985工程”大学,能不能考一个一本大学,将来能不能找一个高工资的工作,将来能不能考上公务员等等,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
所以说,既然我们了解了学习的动力来源,我们就可以想到如何才能够让自己持续学习。
通过设定持续不断的“正向反馈”不断激励自己来学习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功利性的,学习更是,如果想要有持续不断的学习动力,请一定要带着目的去学习,在我们学不下去的时候,也可以想一想如果坚持学习,自己将能够收获什么?
比如,可能很多同学不知道考入一所好大学则意味着什么,那么,可以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偶像”,他可以是自己邻居家的大学生,也可以是其他伟人,因为,能够考入一所好大学,可是一个人一辈子的身份标签,这种标签可能会让我们受益终身。
持续的学习能力,不能只依靠“正向反馈”,还需要坚强的意志力
因为,只要我们留意观察,就会发现,那些意志力坚强、自律能力强的孩子,往往学习会更好,而那些学习不好的同学,很多都意志力不坚定。
所以说,想要学习好,还得有坚强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确实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我们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做到,比如,通过每天不断减少玩手机的时间,以前每天玩8个小时手机,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慢慢减少玩手机时间,可以做到只玩6个小时,再到玩4个小时,将其余时间用来学习。
长此以往,只要能够坚持下去,效果将会非常明显,收获也会很大。
所以说,我们可以在孩子最初的学习阶段,通过一些外在激励来“强迫”孩子学习,等他们真正尝到学习的“甜头”以后,就会产生内在激励,也就是正向反馈,促使自己“逼迫”自己去学习。
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学习过程,希望对于不爱学习的同学有点启发。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4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