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网络成瘾,是现在令很多家长朋友头疼的问题。不管是7/8岁的孩子,还是14/15岁的孩子,甚至是20/30岁的成年人中,都存在网瘾者这个特殊群体。可能有的家长朋友的观念认为,与自己无关,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下面是关于孩子网络成瘾的真相,大家可以看看,看看你和你的孩子“中枪”了吗?
真相1:网络成瘾与家庭问题息息相关
孩子网络成瘾,其实仅仅是一个幌子,其背后往往有一个声音,就是他们正在抗议遭受到的家庭教育问题所带来的伤害。有专家对此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通过对接受治疗的孩子的分析发现:排名第一的伤害是父爱的缺失;排名第二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兼有溺爱和控制。
另外,夫妻的关系也会对孩子成瘾带来影响,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比较融洽,孩子就能健康成长,这样的孩子是不太容易出现网瘾问题的。夫妻关系不和睦,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良好的相处模式,往往促成孩子成瘾性人格的形成。
真相2:网瘾是孩子麻痹痛苦的错误方式
成瘾是解决痛苦的一种方式。举个简单的例子,抽烟的人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大量抽烟呢,没错,在极度焦虑的情况下,在焦虑给人带来巨大的痛苦时,人们会采用属于自己的成瘾的方式来降低痛苦,麻痹自己。
每个人的方式有所不同,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孩子选择抽烟、酗酒,或者选择早恋,还有的孩子选择了网络。
表面上看,有网瘾的孩子是主动上网去找快乐,实际上却是被动的在逃避,逃避学习上的、生活上的压力和痛苦,通过这种方式来麻醉自己。
孩子其实对于自己过度上网的事情,也是能够感到非常难受的,只是,他们缺乏能够给他们正确引导的父母,或者师长。
真相3:父母消极的榜样作用
孩子身边一直有一个老师,就是父母,如果父母不能在孩子面前带好头,那么孩子出现问题的概率会更大。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展现自己处理焦虑的方法不当,或者消极的话,那么孩子往往难以合理处理自己遇到的冲突,从而更容易形成上瘾行为。
如果父母认为网瘾只是孩子单方面问题,而不去反思自己,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就算矫治孩子的网瘾,让他重新回到父母的身边,他们也很容易复发。因为孩子在试图摆脱网瘾时,父母处理情绪的消极行为,会容易让孩子再次走上歧途。
也就是说,孩子网瘾的产生,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孩子用网瘾的方式抗拒家庭问题,父母又用不当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与父母之间,不断地进行“拉锯战”,导致孩子和父母的关系非常紧张。
真相4:透支快乐后行为极端
兴奋时,大脑会大量分泌一种让人快乐的物质,叫做多巴胺。当你做某件事情,对你产生兴奋的影响时,大脑就会分泌这种激素,长时间被作用于这种舒适的刺激之下,大脑会形成了一种奖赏系统:你兴奋,就给你快乐做奖赏。
但这种让人快乐的物质并非源源不断,随着时间流逝,这种物质的分泌水平会降到极致,在下网后,人体验不到快乐。随之而来的就是焦虑和烦躁,于是就加强了上网的渴望。
网络成瘾后,每天的上网时间都很长,这种让人快乐的物质就会透支,感觉也从兴奋渐渐变得麻木。透支到最后,无论上网与否都不快乐。孩子的生活态度会渐渐变得悲观、黑暗,甚至出现暴力倾向,心理变态。这就是为什么网瘾孩子容易走向犯罪。
真相5:网瘾体现了孩子的需求
我们发现,沉溺于网瘾的孩子,喜欢做两件事,一是上网聊天,二是玩网络游戏。
网络是虚拟的,而且网络世界可以屏蔽我们现实中的缺点,以及我们不想面对的问题,因此,网络能够实现很多我们在现实中无法完成的事情。于是,你会发现生活中,不善于人际交往的人,可以在网上成为社交达人。
而那些在生活中,总被他人欺负的人,可以通过网络游戏里的角色,成为一方霸主。显而易见,网络中的这些孩子,都能够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快乐。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自身某些需求难以获得满足,这个很正常,因为他们能力还比较有限,心智不够成熟,社会阅历和学习的知识也不足。父母做为孩子朝夕相伴的“良师益友”,如果也没有办法帮助他们获得这些情感需求,那么这些孩子就会选择自己认为可行的方式去满足,并且形成依赖。
真相6:初一、高一和大一是网瘾高危期
在初一、高一和大一这三个阶段,孩子的学习、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容易出现不适应,容易以逃避现实的方式去面对。家长往往不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和心理需求。很多孩子都是初一、高一和大一开始网络成瘾,等到初二、高二和大二成绩下降了,家长才意识到孩子的网络成瘾问题。
当然,网络成瘾不是某个年龄阶段的问题。即便安然度过这三个阶段,网络成瘾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当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需要有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去应对,否则,成瘾行为依然会找上我们。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3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