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阖闾为何派人刺杀吴王僚,王位的法统依据是什么?(吴王阖闾杀兄)

吴国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吴王僚就是吴国的君主,在吴王僚死后,吴王阖闾继位成为新一任的吴国国君。在古代王位的传承都是世袭制的,也就是同门之中相互传承,不过最常见的都是父子相传,那么吴王僚和吴王阖闾是父子关系吗?王位继承素来讲究法统的,吴王阖闾王位基于何种法统呢,吴国朝堂认可吗?

吴王僚和吴王阖闾什么关系?

说起两位关系,还得从吴王寿梦聊起。寿梦一共有四个儿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眛,四子季札。其中,季札知书达理,为人宽厚仁慈,寿梦非常喜欢他。公元前561年,寿梦病重,临终前,把季札叫到身边说想让他继承王位。却遭到了季札的拒绝,他说:“自古以来就有礼制规定长子继位,您不能因为父子感情,破坏了老祖宗立下来的规矩啊!”

寿梦拗不过儿子,只好把王位传给诸樊,代理行政掌权。但留下遗命:“兄终弟及,依次相传”,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季札继位。次年,诸樊服丧期满,他想完成父亲的遗愿,于是主动提出将王位让给季札。没想到季札还是拒绝了。

吴国人坚持拥立季札,他便抛弃家室跑去乡下种地,此事只好作罢,诸樊继承王位。诸樊登基后,一直在思考:”若是我活到很大岁数才死,按次序传位,四弟还能继承王位吗?”于是想了一个办法,他亲自带兵攻打楚国,结果战死沙场。

大臣们按照寿梦的意愿,立余祭为新王。余祭知道兄长战死疆场的真正原因,他也效仿哥哥的做法,亲自带兵攻打越国。最终打了胜仗,余祭却让越国的俘虏刺死了。余眛一直很敬重季札,故也不肯登基,坚持让位给弟弟。没想到,季札以死相逼,余眛只好继位。期间,他采纳季札的建议,停止战事,安抚百姓,和各国友好相处,吴国过了几年太平日子。

公元前527年,余眛身患重病,临终前,他重申父兄之命,让季札继承王位。季札再次拒绝了他,还逃到了边邑延陵躲藏起来。

寿梦的四个儿子,都是重情重义、大公无私之人。若后世能以他们为榜样,也不会发生那么多残害手足、弑父的悲剧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吴国的大臣们只好让余眛的嫡长子继承王位,改名僚,是为吴王僚。吴王阖闾的父亲是寿梦的长子诸樊,吴王僚的父亲则是三子余眛。所以吴王僚和吴王阖闾就是堂兄弟的关系。

提供一张价值1亿吴国末代世系图:

吴王阖闾为何派人刺杀吴王僚,王位的法统依据是什么?(吴王阖闾杀兄)

吴国末代世系

按理说余眛死后传位给自己的儿子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啊,为什么后来会有阖闾派专诸刺杀吴王僚的事情呢?

 阖闾为什么派专诸刺杀吴王僚?

前面说了吴王僚和吴王阖闾的关系,两个人为堂兄弟,但是作为弟弟的僚却在他前面登基称王了,这一切都是因为僚的父亲当年没有将皇位传给他的四叔季札。所以僚便取代了季札成为吴国国君。这一点让阖闾非常不满,本来他们的父亲都是一个一个传位的,而他的父亲是第一个做国君的人,而父亲的兄弟都依次坐过王位了,那么现在应该轮到第一个继位的诸樊的儿子来继位才是道理啊。

但是事情偏偏没有按照这个顺序来,所以阖闾对吴王僚怀恨在心,一直想要除掉他。这就是阖闾会上演专诸刺王僚的原因。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杀掉吴王僚,自己来取代他成为吴国国君。

吴王阖闾为何派人刺杀吴王僚,王位的法统依据是什么?(吴王阖闾杀兄)

专诸刺王僚

吴王阖闾成为吴国国君并且将吴国发展壮大,但是他弑君杀弟的事情也不可否认,这个事情说起来是有点无情残忍。但是在古代政治斗争中总是会死人的,要是手软那么死的就是自己,所以也不能说阖闾无情,只能说世事如此,谁也不能逃避,想要成功就要踩着别人的头颅往上爬。

吴王阖闾为何派人刺杀吴王僚,王位的法统依据是什么?(吴王阖闾杀兄)

吴王阖闾

最后说说季札,既然那么贤明,为何不做王呢?阖闾刺杀僚成为新的吴王后,也没什么表示,至少谴责一下吧?季札死后十多年,吴国被灭,九泉之下的有啥感想?

原创文章,作者:赖颂强讲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怎么办,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158117.html

(0)
上一篇 2024年4月30日 下午8:24
下一篇 2024年4月30日 下午8:3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