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一个重要的成果就是成语,几千年的文化为我们积淀下了无数成语。但是现在的我们在用成语时,很多都已经不是原本的意思或者字面理解的意思了,这就导致成语常被用的意思和我们自己所理解的意思产生偏差,这就令人十分疑惑,不知道该用哪个好。
卷帙浩繁的中华传统文化
我们常用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往往会给我们带来许多迷惑,来看下面这两个例子:
有一次,某电视台报道打击伪劣产品,主持人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管造假者多狡猾,只要我们严格管理市场秩序,加大执法力度,便一定能让他们没有立足之地。"这里说的是"魔高一丈"。
另一次还是这个电视台,讲的是一起贩毒案件,节目的最后,主持人慷慨激昂地说:"贩毒分子再猖狂,也必将在我缉毒人员铸就的铜墙铁壁之下撞得头破血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他们终究是不可能得逞的。"不知细心的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里说的又成了"道高一丈"了。
其实两次主持人想表达的意思都是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但是这两次中"道"与"魔"的对比关系却不相同,一次是"魔比道高",一次是"道比魔高"。难道"道"和"魔"都可以代表正义?到底是"道"高还是"魔"高?傻傻分不清楚。
为了弄清这个棘手的问题,我便搜罗了一些资料,看看到底是"道"高还是"魔"高!
追本溯源:"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到底出自哪儿?
要想知道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就要找寻一下它的源头。《现代汉语词典》中给出的说法是他出自《西游记》第五十回:"道高一尺魔高丈,性乱情昏错认家。可恨法身无坐位,当时行动念头差。"但是其他地方却说《初刻拍案惊奇》才是成语的出处。
那这两本书到底谁先谁后呢?
《初刻拍案惊奇》,也就是《拍案惊奇》的第一部
其实《西游记》准确的成书时间并不是明朝后期,毕竟元末明初就已经出现了《西游记平话》,已经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西游记》的情节雏形。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第一部有完整的一百回的《西游记》版本是刊刻于明代万历二十年 即1592年的《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 该版本又称世德堂本。其中已经基本囊括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内容,当然也包括那句"道高一尺魔高丈,性乱情昏错认家。"
也就是说,《西游记》中出现这个成语最晚是在1592年,还有可能更早,但是由于世德堂本前的版本大多散失,所以具体情况已经无法确定。
世德堂本《西游记》
那么,我们再来看《初刻拍案惊奇》的成书时间。这个就比较清晰了,目前学界普遍认同的说法是它正式成书于明天启七年,也就是1627年。
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西游记》成书早于《初刻拍案惊奇》,所以成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说法应当是出自《西游记》。
但是从字典中我们只能看到它出自"道高一尺魔高丈,性乱情昏错认家。可恨法身无坐位,当时行动念头差。"仅凭这些仍然无法理解成语的具体意思,所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到具体的故事中。
那么,这《西游记》第50回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且先来看一段原文:
老魔王唏唏冷笑道:"那猴不要无礼!看手段!"即忙袖中取出一个亮灼灼白森森的圈子来,望空抛起,叫声"着!"唿喇一下,把金箍棒收做一条,套将去了。弄得孙大圣赤手空拳,翻筋斗逃了性命。那妖魔得胜回归洞,行者朦胧失主张,这正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性乱情昏错认家。可恨法身无坐位,当时行动念头差。
《西游记》中孙悟空大战犀牛精
原来,这一回讲的师徒四人遇到犀牛精的故事。孙悟空去化斋之前讲师徒三人保护在圈内,但是猪八戒抱怨此地不能避冷,便挑唆师父前往孙悟空千叮万嘱不能去的豪华楼台房舍,唐僧不加思考也便就遂了猪八戒。到了那楼台,猪八戒见里面没人还偷拿了里面的三件纳锦背心。唐僧让他还回他还不听,最终三人一起落入妖精手中脱不得身。
知道了这个故事背景,我们就可以来探究一下成语的意义了。
意义演化:佛道修行用语竟变成了儒家修身之学?
如果我们将《西游记》中这个成语的意义解释为正义将战胜邪恶,当然是不妥的,因为这里的唐僧师徒是失败的一方。若将其解释为"妖怪所代表的邪恶力量战胜了唐僧师徒的正义力量",似乎又有些道理。
但是仔细思考就可以发现,这样的说法同样站不住脚。唐僧师徒是自己前往妖怪的洞穴的,而非在双方力量对比之中弱于妖怪的处境下失败的,所以并不能理解为妖怪的力量强于唐僧师徒的力量。那这两种常用的意思都不对,又该作何解释呢?
诱惑唐僧师徒的豪华房屋
仔细翻看词典可以知道,这一成语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即"原为佛教语,告诫修行者警惕外界诱惑。谓正气难以修得,而邪气容易高过正气。"这一含义倒是有些合理,猪八戒想要避冷取暖,这是外界的诱惑以及内心的贪念,他们没有敌得过诱惑而前往妖怪洞穴。猪八戒见四下无人便偷取了别人的衣物,这更是一种诱惑,他们没有抵抗住这些诱惑,最终落入了圈套,也是合理的。
也正因此,诗中"道高一尺魔高丈"的后面紧接着的才会是"性乱情昏错认家",是因为师徒的"性乱情昏"才导致"沾染了邪气"。
这样来看,原初这一成语讲的并非是正义邪恶谁战胜谁的问题,而是一门修身的学问?
答案是肯定的,一些道教、佛教和理学的典籍中的记载也印证了这一假设。
道教早期的典籍《性命圭旨》中记载:
古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正定之时,或闻种种善恶之声,或现种种达顺之境,总是魔障,不可着他。又须反观一身,四大皆是假,合如梦如幻,全体非真,但正此心,魔自消减。
《性命圭旨》中的相关记载
可见这一成语在道教中是对修行之人的告诫之语,即心中的种种杂念都是"魔障",只有保持"正心"才能消除"魔障",取得进步。
此外,道教中还有"魔考"的说法,即当修道之人要进步一尺的时候,将会有一丈的天魔来考验他,唯有通过了此等考验才能取得道行的进步。
这一道理放在我们生活中也比较容易理解,有的时候我们会在某一件事情上陷入瓶颈期,要想进步一点点就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此时我们更要沉下心来,面对挑战、克服挑战,才能突破瓶颈,获得进步。
除了道教,佛教和儒家的理学也讲"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清代后期的一部博物之书《书隐丛说》中有一条关于"内魔外魔"的记载:
释氏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家云"丹将成魔辄败之",夫道与丹即理也,魔即欲也,人心欲多而理少,故云然耳。
这里借用佛道之语来阐发理学思想,同样是在说,"魔"就是人心中的欲望,人心总被欲望蒙蔽而少"理",所以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同样是告诫我们要懂得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欲望,也就相当于道教中所说的"魔障"。
《书隐丛说》中有关“内魔外魔”的记载
这里的用法就颇有些讲修身的意味了,中国的儒学自古以来就强调修身,这一方面可尊孟子为"祖师爷",他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不知道影响了多少后世文人。后来理学横空出世,更是宣扬"存天理,灭人欲",强调"君子的完美人格",对士人的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宗教用语阐发出世俗的修身的含义也并不奇怪。
至此我们可以得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原是宗教用语,佛教和道教都用,有两层意思:
- 修行过程中境界越高,进步越难、困难越大,想要有一尺的进步就得克服一丈的困难,大有劝导修行之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意味
- 修行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魔障干扰人的修行,且神出鬼没,防不胜防,须平心静气,潜心修炼方能克服。
后来这两层意思被后代理学家阐发,变成了教导人们如何修身的学问,即人心中欲望多于"理",只有坚持本心,不被欲望所蒙蔽才能培养出高尚的人格。
修行之人通过“参禅”来平心静气
那么,我们现在常用的正义战胜邪恶的意思去哪了呢?
别着急,继续往下看。
正义邪恶:到底谁更胜一筹?到底是"道高"还是"魔高"?
在紧接着《西游记》面世的《初刻拍案惊奇》当中也出现了这一成语,《初刻拍案惊奇》是一本故事集,每个故事后面都会有一句定场诗。在第36章的故事"东廊生怠招魔,黑衣盗奸杀生"后面有这样一句定场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冤业随身,终须还帐。"这里面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意思便是说双方的手段一个比一个高明。
为什么这么说呢?还是先来看一下故事本身。
这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个名叫张生的秀才要去考科举,在路边过夜,看见有一个怪物在吃他的马和奴仆,便慌忙逃走,经过一个女人引导躲在一个山洞中。正巧碰到一伙儿强盗杀了附近的村民并在此地分赃。不久后,张生便被附近失窃的村民发现,村民们以为他是强盗同伙儿就将其扭送到衙门。
正巧县官与张生是老相识,张生就将他听到的强盗分赃细节告诉县官,最终那伙儿强盗人赃并获。最后真相大白,原来并没有什么鬼怪吃人,而是被杀的村民化作冤魂故意将张生引到洞穴让他保留证据证据为他们报仇雪恨。
《初刻拍案惊奇》当中“张生遇鬼”的故事
这样说来,此处最终赢得胜利的是无辜的村民,强盗们悄无声息地杀掉了他们,此乃"道高一尺",村民们化作鬼魂引导张生保留证据最终报仇,此乃"魔高一丈"。
原来最初的"道"与"魔"并没有严格区分谁是正义,谁是邪恶,它所表示的意义只是"强中自有强中手"。周恩来总理在《"四八"烈士永垂不朽》中写道:"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政协决议、停战协定和整军方案的实施,是决不会顺利的"。便是这个用法。
照这样看,我们后来非要认为"道"代表正义,便非要让他"高一丈",以至于闹出"道高一丈,魔高一尺"的笑话来,自是认知的成见使然。
结语:运用成语切忌"想当然"
看到这,总算是搞清楚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原本是宗教用语,演化到现在,常用的比喻意义有这样几个:
- 比喻人到一定境界后取得一点点进步就要克服巨大的苦难。
- 比喻人面对的内外诱惑非常多,要想达成目标或养成好的人格,就要注意克服,不要被欲望蒙蔽。
- 比喻一方的力量高于另一方,强中自有强中手,"魔"并不一定就是"邪恶"。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我们之所以会对这个成语的用法产生疑惑是因为我们固定地以为"道"就是正义,"魔"就是邪恶,正义怎么能弱于邪恶呢?其实这只是一个引申义,没有固定的所指。只有抛却成见,从真实的用例入手,往往能对成语的含义有更深刻的理解。
原创文章,作者:赖颂强讲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怎么办,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156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