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北部,有着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曾经一年出鱼5000几万斤,因为过度捕捞为保护生态环境,禁渔长达10年时间了,那么现在青海湖里的鱼,最大的能有多大呢?
青海湖是高原冷水湖,生产的湟鱼很有特色,肉质紧致鲜美,是当地最有名的特产之一,这种湟鱼属于鲤鱼,因为全身几乎没有鳞片,所以又叫做青海湖裸鲤。
早在20世纪这种鱼产量惊人,最大的鱼王甚至有十多斤,一般都是在一斤到三四斤左右,但是因为六十年代的自然灾害,当地人们大量捕捞这种鱼做了救命的粮食,因为有湖里大量的湟鱼作为果腹的食物,当地的人才缓解了灾荒,挽救了很多人的性命。
而且附近省份的人也闻讯驱车跑去求援,捕捞运回大量的青海湖湟鱼,当作救灾的食品,青海湖湟鱼救过很多人的命,但是因为大量的食用,再加上后来捕捞贩卖,这些湟鱼数量急剧减少,而且因为湟鱼的生产速度缓慢,直接导致了过度捕捞后的青黄不接,眼看着鱼越来越少,国家把青海湖湟鱼列为濒危物种。
生态链条是一环扣一环,其中一个物种出现濒危,影响的是整个生态链的健康有序发展,所以湟鱼资源直接影响着青海湖区域的自然保护,关系到当地的环保事业。
青海湖作为高原地区的湖泊,是天然形成的内陆湖泊,非常罕见,因为它是从连接黄河的淡水湖逐渐演变为咸水湖,因为逐渐失去和淡水河流的连接,湖泊内水分不断蒸发,在湖泊面积不断缩小的情况下,湖水不断累积盐分,逐渐成了咸水湖。
青海湖的面积始终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根据勘测它的形状也在缓慢变化中,面积最大的时候,湖泊为2万多平方公里,随着不断被周边的山体围拢,水分蒸发,湖泊面积达到了21世纪初,已经只有4200公里左右了。好在后来随着自然河流的汇入,青海湖停止了面积不断缩小的过程,又开始慢慢扩大了几百公里,根据地质专家的勘测分析判断,未来青海湖还能在汇入更多河流后变得面积更大些。
作为这样特殊的咸水湖,盛产的鱼类并不多,早前还是淡水湖的时候,随着黄河的水流带来的多种鱼类,都在高度盐分的水体里无法存活,逐渐消失了。
最终只有青海湖湟鱼等四五种鱼类适应环境留存下来,其中又以湟鱼为首数量比较多。
虽然经过几次的禁渔保护,但是收效并不明显,甚至这种湟鱼一度被吃到差点灭绝。已经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青海湖湟鱼,从八十年代到现在经历了先后六次的封湖禁渔保护,距离最近的一次禁渔是在2021年开始,为期十年的禁渔期。
早年间,湟鱼的数量多,重量大,一年能最多出产5000万斤湟鱼,最大的湟鱼能有一百多斤,然而经过了多年的保护之后,湟鱼最大的能有多大?
咸水湖里的鱼,生长速度很缓慢,尤其是在鱼苗比较小的时候,每年甚至只能长几十克左右,甚至一条半斤左右的鱼,要生长七八年的时间,此后才会增加生长速度。
这一方面是因为咸水湖的原因,适合鱼类的食物比较少,另外青海湖区域的气温很低,每年温暖的季节持续时间很短,鱼类能够吃到食物的时间也很少,所以生长速度就会很缓慢了。
现在经过了禁渔保护,青海湖的鱼群得以休养生息,慢慢恢复了生机。而且在繁殖季节,大量的洄游鱼群又重新出现了,湟鱼的数量也开始增加了,但是当地的鱼类生态还是不太乐观。
这个湖泊水深都在20米,目前最新的数据是湖域面积达到了4600多公里了,已经成为一个超级壮观的高原蓄水池。但是因为高度盐分的原因,这个水体的资源目前还无法作为其他用途。
而青海湖湟鱼对于这个湖的重要性非常关键,甚至达到了鱼水共生的程度。因为有这种湟鱼在,湖里面的生态环境才会趋于一个动态的平衡,一旦鱼类资源被破坏殆尽,湖水的情况和水生动植物等情况也会很恶化。
所以说这种不长鳞片的湟鱼,对于青海湖来说是具有非凡意义的,也是这个湖泊中的鱼类核心构成,占据了总资源数量的95%以上,在国家进行禁渔保护后,根据2021年的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湟鱼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0万吨左右了,比此前开始保护的初期阶段,增加了40多倍的数量,现在青海湖里的湟鱼,最大的也就只有二三斤,虽然和其他鱼类体积不能相比,但是已经出现了很好的恢复态势,可见国家的禁渔政策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原创文章,作者:赖颂强讲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怎么办,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153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