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勇者》成小学生最爱,好听的儿童歌曲都哪去了?
“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陈奕迅的这首《孤勇者》在近两年中几乎风靡全国——不是在成年人中,而是席卷了全国中小学,课间学生哼唱的、课上做音乐表演的,几乎都是这首歌。
这好笑又尴尬的场景不禁让人心生疑问:孩子们都在唱大人的歌,儿童歌曲去哪儿了?像《让我们荡起双桨》这样隽永优美的儿童歌曲,为什么没有再出现?
《孤勇者》走红,
孩子不唱儿歌唱流行歌
家有两岁萌娃的孙先生打开音乐平台,输入“儿歌”两个字,想给孩子找找早教的儿歌听,上下滚动鼠标选了半天,“实在没有什么新鲜的,算了,还是听轻音乐吧。”孙先生说。
这样的经历相信很多家长都有同感,想给孩子找启蒙的儿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音乐平台翻到视频网站,最经常出现的还是自己小时候听的《小星星》《雪绒花》《小燕子》。“新的儿童歌曲也不是没有,但不太好听,我自己就不喜欢,也不想给孩子听。”在孙先生的印象里,很多新创的儿歌没什么美感,不少歌曲都是“功能型”,比如教孩子好好吃饭或认识某样事物,“词都很简单粗暴,比如‘爸爸的爸爸是爷爷’,或者直接就唱‘好孩子不挑食’。”在他看来,好的儿歌应该旋律好听歌词优美,“哪怕不是特别有文学性,但至少让孩子接受美的熏陶。”
学龄前的孩子家长苦于找不到好听的新儿歌,家有小学生的家长则发现,孩子们根本不听不唱儿歌,在同学间传唱的已经是成年人听的歌曲了。陈女士的孩子上二年级,近一年来把陈奕迅的《孤勇者》唱了无数遍。
“她自己也说不清是从哪学来的,就说同学们都在唱,还有学乐器的同学,吹拉弹唱都是这首歌。”陈女士说,早两年她的女儿还用《卡路里》当背景音乐跳过操,“前一阵‘挖呀挖呀挖’在全网火了,很多小朋友都跟着学,我一听背景音乐,这不是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吗?”陈女士感觉有点莫名其妙。
在B站上浅搜一下“孤勇者”,幼儿园版和小学生版层出不穷……
“小孩子爱唱《孤勇者》很容易理解,我相信他们不是因为看懂歌词才喜欢,孩子们还没有那么强的理性思维,就是旋律上口好听。”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常务副主席、著名乐评人金兆钧说,《孤勇者》和很多“洗脑”歌曲一样,它的旋律和节奏型非常适合传播,“大人们可能会根据理性思维分析歌词,但小孩子一般是出于本能,喜欢好听好唱的音乐。”
“蹲下来”创作
不能小看孩子的审美
到底什么样的歌曲会被孩子们喜欢呢?金兆钧说,总原则只有一个——是那些创作者“蹲下来”为孩子创作的歌。
“词曲作者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他们所看,想他们所想,而不是站在大人的角度替孩子畅想未来,那孩子肯定不爱听。”金兆钧以《让我们荡起双桨》为例,著名词作家乔羽描写的是孩子们做完作业,在北海公园水面上玩耍的场景,就很符合孩子们天真爱玩的心境。“想创作好的儿歌,还得蹲下来,和孩子们玩到一块去。”金兆钧说,现在时代发展那么快,孩子们课余时间都能上网,对外面的世界非常了解,眼界已经很宽,但有些儿歌创作者想到孩子的课余生活,还只写跳皮筋、跳绳,那必然没有受众。
说到孩子们喜欢什么样的音乐风格与旋律,金兆钧想起来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件事。当时,他随着很多音乐家为希望工程的孩子收集歌曲,最后把收集到的歌曲给山区的孩子听,“我都没想到,最受孩子们喜欢的歌是李健的。”金兆钧说,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甚至都没出过山沟,更不知道李健是谁,就是觉得歌曲好听,“当时李健是歌坛上很年轻的音乐人,被孩子们挑中了,说明音乐欣赏能力的与时俱进也是种本能。”
金兆钧感慨,当今的孩子们听歌范围更广,风格更多样,对听感的要求更高,“我看B站上年轻人喜欢的作品,电子的、跨界的、技巧丰富的、国内的、国外的都有,我们不能用老眼光去看待他们,用我们以为孩子喜欢的音乐风格创作。”在他看来,相对年轻一些的音乐人确实更接近目前孩子们的欣赏口味,不妨鼓励年轻人多创作,为他们创造成长的平台。
“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引导,年轻音乐人在创作时髦音乐的同时,可以多学习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的音乐元素。”金兆钧说,现在的年轻人多成长在都市中,可能对民族民间的音乐元素不太熟悉,不妨从社会层面呼吁他们不忘我国传统音乐的“富矿”。不过他并不十分担心年轻人在一味追逐时尚中忘了自己的文化之根,“很多业已成名的音乐家,都在成熟后将艺术的眼光转向老祖宗的音乐,这也是传统文化的内在力量决定的。”
好歌推广难?
不妨试试影音联动
虽然不少家长觉得好听的新创儿歌很少,可事实上,华语乐坛中的儿歌创作一直在进行,其中还不乏词曲名家加入,可为什么这些歌曲很少被听到?
2005年前后,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苦于孩子们没有儿歌听,开始以古诗词为歌词为儿童创作了数十首“新学堂歌”,这些歌曲在教委等相关部门,以及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和部分学校的支持下,在一部分孩子中传开,但谷建芬也曾向艺绽君感慨,为歌曲传唱寻找场地、排练演出很不容易。诚然,在现在这个移动互联时代,仅凭线下演出,歌曲传播非常有限。
即便是谷建芬都会烦恼自己的歌曲难以推广,其他音乐人的儿歌创作更是在“为爱发电”。
近几年,古琴家贾建军曾为多首古诗词谱曲创作,“我从事的古琴演奏就是为了推广传统文化,但古诗词的受众更广,我希望孩子们能把古诗词唱出来,就能更生动立体地感受传统文化。”带着一腔热情,贾建军创作了《村居》《秋思》等20首左右的童声合唱歌曲,之后突然发现不知如何让歌曲触达孩子。后来,他自掏腰包几万元录制歌曲,又托付在学校工作的朋友向校方推荐,校方听了歌曲小样,把作品引入了课堂。“一位老师跟我说,孩子们唱了这些歌,从歌曲旋律中就能感受到不同诗歌的情绪和意境。”贾建军说,他自己作为“个体户”,没有什么推广的渠道,只是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为孩子们做点事。
“其实很多人忽略了一点,现在大家传唱的经典儿歌,在它们诞生的时候,也不是单独作为歌曲传播的。”金兆钧为儿歌创作者支招,正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主题曲,《小燕子》是电影《护士日记》的主题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是电影《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曲,“这些歌曲当年都是和影视作品一起推出、传播开的,我们不能忽视视觉呈现的作用,小孩子很容易被视听一体的内容感染。”
金兆钧说,当年的小孩子看电影,现在的孩子们基本都在刷视频听歌,近几年很多国漫作品火起来,也带动了相关原声音乐向孩子们传播,优秀创作者不妨借鉴这个思路,多在优秀的影视音乐中发力,推广作用可能会事半功倍。
END
艺绽热门阅读文章
为了跟王子文演好特殊爱情戏,尹昉这次到底有多拼?
中国美术馆60年馆庆观展攻略!这些镇馆宝藏错过就是巨亏
独家|何赛飞回应“痛斥梅花奖”
《隐秘的角落》热播三年后,话剧《坏小孩》竟然演出新鲜感?
本期作者、编辑:韩轩
本期监制:周南焱
原创文章,作者:赖颂强讲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怎么办,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151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