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书院对网瘾少年进行非人道的行为改造,致使青少年身心遭到重创引争议

网瘾问题是家庭教育中最令家长头疼的问题之一,导致孩子出现网瘾倾向的因素也往往十分复杂。家庭教育的缺失、两代人交流的隔阂与孩子走上网瘾歧途有着极大关联。将纠正孩子网瘾行为的责任托付给他人,无疑是在亲手葬送孩子的未来。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树立家长的榜样作用,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才是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电子产品的关键所在。

最近《导演请指教》正在上映,每个导演每期拍一个微电影,而最新播出的一期节目——《五行书院》引起广大网友热议。这部时长仅为十几分钟的微电影由金马影后惠英红和新生派偶像演员荣梓杉、卜冠今倾情演绎,凭借着深刻的情节和绝佳的演技,《五行书院》在节目中获得了超过200票的高分。

这部教育尺度不亚于《我不是药神》的微电影,其实改编自真实的“网瘾少年”豫章书院事件。豫章书院借着教育、改造网瘾类少年的旗号,对网瘾少年进行非人道的行为改造,致使青少年身心遭到重创,行为产生异常,如同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此事件当年轰动一时,备受社会关注,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当代家长在教育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中的略带偏激。红家长今天将与各位家长一起探讨,在电子产品大流行的时代背景下,家长应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使用电子产品,防止豫章书院的网瘾少年悲剧再度重演。

暴力戒除孩子网瘾等于家长亲手毁掉最爱的人

一位《五行书院》观影者在评论区这样写道:“这跟亲手杀了一个自己最爱的人是一个感觉。”相信看过影片的家长都会明白,电影中被妈妈视作“网瘾少年”的小五其实本性并非如此。他玩游戏的初衷是想挣点钱,帮妈妈分担家庭的重担。只因母子之间缺乏沟通,致使妈妈单方面觉得他就是一个“问题少年”,也最终导致了妈妈亲手将儿子送进非人道戒瘾所的悲剧。

家长陪伴的缺失将许多家庭拖入了亲子关系紧张的泥潭。在现实生活中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将自身的想法、观念强加在孩子身上的父母并不少见。这类父母因为不善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进而看不到解决的出路,就索性把改变孩子的希望寄托给了影片中的这种“五行书院”。也许,家长有时会认为强制解除孩子的网瘾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殊不知暴力解决法将亲手将自己的孩子送入人间地狱。

因戒除网瘾而致伤、致残甚至致死的事件早已不是孤例,但是以戒除网瘾之名伤害青少年的事件依然不断出,这类现象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代家长在教育孩子上行为常常略带偏激的问题。父母与孩子缺乏有效沟通,久而久之矛盾越演越烈,最终导致彼此之间出现分歧、隔阂。有的父母甚至把孩子送到戒除网瘾的学校,与其说是为了孩子好,不如说是这种行为是在推卸家庭教育的责任或是寻求自我的心理安慰,这更是错上加错,不仅无益于网瘾的戒除,还可能让孩子产生更强烈的遗弃感,加剧孩子的逆反心理。

网瘾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网瘾少年背后是缺失的亲子沟通

导致孩子出现网瘾倾向的因素十分复杂,与青少年个体心理特点和家庭教育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心理不成熟、交往经验和交往技巧缺乏等原因,孩子在青少年时期的交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自闭、防御、自卑、交往恐惧、自我中心等问题,而网络的虚拟性恰恰能使他们逃避在现实交流中必须要面对的压力。尤其是一些具备社交功能的网络游戏,给青少年打开了释放压力的窗口。再者,青少年正处于性意识从萌发到日渐明确和成熟的阶段,但由于心理发育尚不成熟、意志力薄弱,他们也难以抵御互联网上的色情、暴力信息,从而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更需谨记一点的是,孩子网瘾问题的出现往往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两代人交流的隔阂有着极大关联。有研究表明,控制型、忽视型、溺爱型、严厉型家庭教育模式下的青少年,最容易染上网瘾。在“控制型”家庭,孩子易产生敌对情绪;在不管不问的“忽视型”家庭,孩子孤僻冷漠、敏感、多疑、缺乏同情心;“溺爱型”家庭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好逸恶劳;“严厉型”家庭的孩子,不善于与父母情感交流,情绪极度压抑。

因此,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远离网瘾至关重要。家长应该深知自己对子女网瘾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绝不是花钱请他人解决就能了事。与其所托非人,不如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多陪陪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引导孩子理性地接触和运用网络。当孩子出现网瘾问题的时候,家长不仅要思考是不是孩子出了什么问题,我们该如何纠正他们的问题行为。更多时候家长应该学会自省,想想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如何帮助他们,或者我们是不是有什么可以改变的地方。而这些问题,恰恰才是真正帮助青少年纠正问题行为的关键。

发挥榜样作用,在陪伴中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信息化,电子产品已经成为每个家庭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之一。虽说网瘾百害而无一益,但家长也绝不能因为孩子可能染上网瘾而因噎废食,彻底断绝孩子与电子产品的接触。如何在规范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行为,让电子产品真正发挥出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一面才是各位家长需要关注的问题。

大多数家长首先担心的是孩子因使用电子产品而影响生理健康。因此,红家长建议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前,家长适当调亮环境灯光,同时把电子产品的亮度调低。监督孩子在使用电子产品时保持良好的坐姿,使用后通过做眼保健操、眺望远方等方式缓解眼睛疲劳。严格控制孩子的用眼时间,并提醒孩子熄灯后千万不要再看手机和平板,以免引起黄斑变性、干眼症、未来的白内障、甚至视力丧失等问题。

重要的是家长发挥出榜样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个家长都不要忽视自己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力。应尽量减少家里的电子产品数量,或很好地将它们隐藏起来,尽量不当着孩子的面玩电子产品,也不把电子产品作为“交易筹码”,说出“好好吃饭就给你玩”之类的承诺。

当孩子表现出沉迷电子产品的倾向时,家长应适当干预,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用其他玩具吸引孩子,或跟孩子来一场家庭游戏。可以多给孩子买一些开发智力的玩具,像积木、拼图等智力拼装玩具,这些玩具不仅有利于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和动手能力,还能分散孩子的兴趣。

如果电子产品没有减少孩子和家长的交流时间,也没有影响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那么说明孩子还没有完全沉迷于电子产品。既然父母不可能让孩子完全脱离电视和电脑,那么就尽量让孩子在娱乐中学习,受到教育,让孩子接触到电视和电脑中的积极信息。从好的方面讲,孩子其实通过电子产品会学到很多知识,开阔孩子的眼界。家长也应增加陪伴,与孩子互动,参与到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活动中去,以此增加彼此之间相处的机会。

孩子犯错前,家长引导的方式决定孩子未来的方向;孩子犯错后,父母善后的方式关乎孩子一生的高度。网瘾问题并非洪水猛兽,保证积极的亲子沟通、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红家长始终相信,我们的孩子将在这样温馨的家庭氛围中茁壮成长。希望世间再也没有五行书院,也盼望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健康向上的童年。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10199.html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5日 下午11:17
下一篇 2022年4月15日 下午11:21

相关推荐

  • 买小孩手机爱打游戏的孩子

    买小孩手机爱打游戏的孩子   如今几乎小孩都人手一个手机的时代,给不给孩子买手机似乎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但还是建议如果真的有需要,等孩子上了初中或者高中后再买,而且使用手机…

    2022年2月19日
  • 带家长寻找孩子网络成瘾的根源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一个人才会不顾一切地执迷于一种对自己有害并且能让自己亲人痛苦不堪的事? 其实,对这一问题我早已做过成熟的思考,我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我认为,像所有的成瘾行为一样,网…

    2022年4月1日
  • 戒除青少年的网瘾需要社会的支持(儿童戒网瘾学校)

    戒除青少年的网瘾需要社会的支持(儿童戒网瘾学校)   戒除网瘾?目前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主要是分成3种,第一种是无条件的接纳孩子沉迷网瘾,等孩子自己哪一天玩够了,自己醒…

    戒除网瘾 2022年8月1日
  • 孩子长期沉迷网游会变“脑残”?这可不是吓唬你!

    玩游戏会上瘾这件事,就和烟抽多了有瘾一样,是个有着普遍共识的事情,想必不用我再多说。 但是,“长期打网游会改变大脑结构?!”估计会让大多数人震惊吧。 最近,有这么一条新闻就出现在了…

    2022年4月3日
  • 初中生沉迷游戏怎么办(初中生沉迷于游戏怎么办)

    之前我们聊了小孩子迷恋手机的解决办法,今天我们来说说中学生沉迷手机的解决办法。首先我们要明确地知道,中学生和小孩子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有很强的叛逆…

    戒除网瘾 2022年5月2日
  • 网瘾属于什么瘾(什么程度叫网瘾)

    网瘾是网络成瘾症的简称,是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

    戒除网瘾 2022年5月8日
  • 求戒网瘾(戒网瘾怎么戒网瘾)

    导语:对有些人来说,戒除网瘾是永不过时的话题   今年9月,游戏日报曾报道过一篇关于多家网店售卖开光灵符,称其可帮助孩子戒除游戏网瘾的文章。十月长假期间,小游君还真入手了…

    2022年5月13日
  • 已注册防沉迷怎么解除

    腾讯健康系统实名认证是之前推出防沉迷的一个功能,当你陷入游戏的时长超过后,会被迫下线,如果你当初进行了实名认证,现在想要修改的话,机会来了!一起来看看本站提供的腾讯健康系统实名认证…

    2022年3月31日
  • 网络成瘾9条诊断标准,你家孩子有没有中枪?

    网络成瘾的自我判断标准 ,看看你离网瘾还有几步? ①对玩游戏的渴求(玩游戏的行为、回想玩游戏和期待玩游戏支配了个体的日常生活); ②不能玩游戏时出现戒断症状(表现为易怒、焦虑、悲伤…

    2022年4月9日
  • 孩子沉迷手机后成绩一落千丈,现在自暴自弃怎么办?

    孩子沉迷手机后成绩一落千丈,现在自暴自弃怎么办?   很多父母应该都有同感,孩子好像自从接触了手机游戏之后,不仅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而且脾气也变得十分暴…

    2022年2月18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