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孩子厌学的多吗?
前几天,一位家长向我咨询,“我孩子不上学了,天天在家玩手机,怎么办?”
我问她:“孩子小学时候成绩挺好的,可是上了初中,你看看她现在那学习成绩,有没有对学习产生兴趣,孩子上初中了,怎么突然就对学习没兴趣了?”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她说:“我跟孩子沟通了好多次,讲道理、谈心、鼓励、安慰,可是没什么用,有时候孩子就是不听我的,我也很生气,可是不管用。”
我问:“你是怎么做的呢?”
她说:“孩子之前从来不上进我也不催,这次期末考试下滑了不少,我有点着急。”
我问:“孩子初中成绩下滑后,你怎么做的?”
她说:“她以前都是很积极上进的,我给她自主学习的空间,但是她在学习之后就开始放松,各种磨蹭。我一催她,她就高兴得不得了,每次都要说‘你快一点啊’,到时间她就开始哭,我才着急起来,然后我一催她,她就开始烦了。”
这样的亲子冲突也常常在我们的教育中“闹得鸡飞狗跳”。我们以为孩子进入了青春期,有了逆反心理,但其实每个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属于内向型的孩子,就会造成他们对我们的“敌意”。
“敌意”并非因压制而转化为压制,而是由于惧怕而变得听话。
当然,这种惧怕是不长久的,可能长期下来就会形成一种压抑,但是在当下不只是有可能会爆发,就像是病毒,持续的爆发会让我们和孩子们都受到威胁,并且在长期的压迫下,终将会爆发。
“敌意”的背后,是父母的“恐惧”
很多人,通常都会认为,自己有一种主观意识,如果不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就不会有这样的生活。
父母的“恐惧”,是对孩子生活的干扰。
前几天一个很火的视频,很形象的描述了在孩子的世界里,父母的情绪不容置疑,而父母的“恐惧”就会导致“如果”不被允许,孩子就没有机会去尝试。
如此这般,父母对孩子的“恐惧”就会大大降低,孩子也会学会更多“本我”的思维方式,比如把恐惧当成“你”,“我”要怎么做,而不是去选择怎么做。
4、共情
共情是指孩子思考并将自己的情感真实的表达出来,是理解这个情绪的过程。
当孩子被允许、被理解时,他的内心也会变得平静,而且这种平和的情绪就会转化为一种力量,会带来更好的行为和自信。
他不再需要父母的批评和指责,也不再会顶嘴,而是接受父母的教导,这就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
有时候父母只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1、停止无意识的说教
。
“怎么这么简单的知识你都不会?怎么这么难理解。”
“要吃你就吃个够,你是怎么吃的?”
“今天早饭要吃多少?快点吃,不然饿了你就没有时间吃早饭了。”
父母不知道的是,这个过程可能就是12年,如果不学习这12年的知识,那这12年的知识就会成为你的黑洞,再也没有时间去吸收,吸收。
如果我们给孩子过多的压力,也会影响孩子的精神状态,甚至让孩子产生抵触,逐渐失去了自我意识,变成一个坏孩子。
2、给孩子树立信心
。
当孩子看到自己努力过后,就会相信自己的能力,在下一次考试时,因为自信而来的动力,慢慢变成一种良性循环。
所以,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信心,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不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更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多一些耐心去鼓励和表扬孩子。
这样,孩子就会慢慢产生“学习的动力”,孩子会在学习上主动学习,并不是家长和老师逼着去学习,而是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家长以身作则
。
孩子如果总是一个人学习,也没有什么兴趣,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看书,多去学习,并给孩子做好榜样,孩子的学习兴趣也会不断提高。
二、家长要适当的监督。
平时有的家长把孩子交给老师,自己转身就去做其他事情,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把手机作为自己的朋友,和家长关系越来越远。
家长要养成经常和孩子交流的习惯,多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活动,让孩子从现实生活中获得胜利,从而避免在手机中寻找乐趣,这样才能逐渐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三、多带孩子外出旅游
。
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榜样,不要让孩子因为沉溺于手机而导致厌学,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出去旅游,在玩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孩子从手机中得到精神粮食,要知道,在玩耍的过程中,家长要从精神粮食到精神粮食,孩子是最容易被家长忽视的。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71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