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沉迷只能玩一个游戏吗

防沉迷只能玩一个游戏吗?

答案是否定的。

游戏不可能人人都玩,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现象也是存在的。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4%。12—16岁的青少年是网瘾高发人群。虽然目前尚缺乏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但既往研究显示,游戏成瘾的流行率为0.7%—27.5%。

孩子沉迷网络6大征兆

产生耐受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网会产生耐受性。最初,孩子可能玩10分钟就满足了,之后却需要越来越长的时间时,说明他可能已经对上网成瘾。

对其他事情丧失兴趣

如果一个孩子过去很喜欢踢足球、与小伙伴们一起玩或者喜欢爬树,现在却对诸如此类的事情丧失兴趣,而只喜欢花上几个小时玩上网,说明他可能已经对上网成瘾。

控制力下降

成瘾者通常控制力下降。如果父母强行不让他们上网,他们可能会有一些不良表现,但不一定是成瘾表现。

撒谎

撒谎称自己没上网,偷偷将上网带进卧室或者在其他隐秘的地方玩,又或者通过欺瞒着父母的方式让自己多玩一会儿,所有这些都是成瘾表现。

回避负面情绪

成瘾者往往借助药物或者某种活动和行为避免自己出现负面情绪。上网的孩子如果回避悲痛、压力或者负面情绪可能是成瘾的一种表现。例如,如果你的孩子在和人打架或者和父母争吵时总是情绪失控,说明他将可能在用这种方式应对负面情绪。

成绩下降

成瘾者通常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玩电子游戏或上网的行为上。如果你的孩子花费大量时间在网上玩游戏,你就很难说服他是否成瘾。即使他在成绩下降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退步,他也不能说他是不上瘾。成绩下降也是成瘾的表现。如果孩子在成绩下降的时候,他更愿意花时间在网上玩游戏,而不是花时间在网上玩游戏。

撒谎

撒谎称自己没玩游戏。撒谎称自己没玩游戏。

用手机看动画片。明知故犯了,为了掩盖事实,撒谎说学校放假,谎称做作业时查阅资料。

老师教育

学校放假了,有的家长对孩子玩手机的行为表现表示赞同,但也有的家长为了不答应孩子的要求,以各种理由拖延,导致孩子对手机的痴迷。

孩子的自控能力差

在心智还未发育成熟的阶段,对孩子的自制力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坚持,因此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是很正常的。

而且孩子玩手机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当孩子玩手机玩游戏时家长不需要干涉,但要严格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否则会造成孩子的叛逆心理,继而导致孩子的成绩下降,家长也难以教育。

让孩子脱离手机游戏的四个方法:

1. 和孩子制定规定玩手机的时间

之所以孩子不愿意放下手机,就是因为觉得无聊,手机可以用来放松心情,能让人安静。所以在家长不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候,孩子反而更愿意放下手机。

2. 和孩子制定玩手机的时间

如果家长已经发现孩子玩手机上瘾,想让孩子放下手机的时候,可以和孩子制定玩手机的时间。在孩子玩手机的时候,家长可以跟孩子制定一种玩手机的规则,如果孩子愿意遵守规则,父母可以在玩手机时间上给孩子设置一系列的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家长可以给孩子一定的鼓励。

3. 和孩子一起制定玩手机的规则

如果父母强制要求孩子放下手机,只会导致孩子对父母产生反感。孩子会觉得“你们都玩手机,为什么我不能玩”,慢慢的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不喜欢和家长沟通,疏远父母。

所以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制定每天玩手机的时间段。

在什么时候玩手机,玩多久,家长一定要把关。这样不仅能够和孩子进行时间的约定,还能够帮助孩子形成规则意识。

制定玩手机的规则,家长一定要和孩子一起遵守,不要让孩子觉得这是一个负担,这样孩子对于家长的命令产生反感和抵抗。

作为家长也要和孩子一起制定玩手机的时间,同时也要和孩子一起遵守规则,这样不仅能够让孩子不排斥家长,同时也能够让孩子对于家长产生一种敬畏感。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70930.html

(0)
上一篇 2023年4月27日 下午1:35
下一篇 2023年4月27日 下午2: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