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孩子厌学不肯上学为什么普遍都有?
首先,小编要知道,无论是厌学还是不肯上学,本质都是情绪和情感的问题。
比如,孩子厌学,也许是讨厌理发,也许是讨厌做饭,也许是讨厌穿着打扮,但更多的可能是一种内心的冲突。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除了厌学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会面对更加严重的学业压力,如果他们得不到理解,可能就会出现焦躁、焦虑、抑郁的症状。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做父母的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呢?
首先,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即使他们的想法非常荒唐,我们也要尊重他们,这样才会更好的和孩子交流。
其次,学会尊重孩子,就算他们的想法看起来非常荒唐,也不要立即反驳,更不要给他们下结论,而是要引导他们学会自己去思考。
第三,跟孩子商量好,他们可以用什么来消磨时间呢?比如说做游戏机之类的,但是绝对不能玩太多的游戏。
最后,父母和孩子一起商量,用其他的方式,比如说给他们报个补习班,或者带他们去做一些户外活动,减少一些电子产品的使用,甚至是暂时的隔离,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充实起来。
第四,父母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和同龄人一起玩耍,在户外活动中认识更多的朋友,这样才会让孩子沉迷电子产品。
父母不要让孩子沉迷手机,其实很简单,只要父母肯放下手机,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更多有趣的事物,玩手机的时间就会降低。
以上是父母要想要避免孩子手机成瘾的一些方法。
03
我是怎么帮助孩子走出“手机瘾”的?
首先,父母们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那就是玩手机不是问题,而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我觉得,父母们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去了解孩子们所玩的游戏,并且玩的是哪一款游戏。
就像你认识一个上了大学的男生,你跟他聊得最多的可能就是游戏,而他沉迷于游戏,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没有人陪他玩,你才可以玩的更多,所以,真正做的是了解孩子,跟孩子搭建沟通桥梁。
如何跟孩子搭建沟通呢?
第一,一定要理解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对你说狠话的时候,千万不要说“再这样,我就打你了”这样的话,这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并不是真的要打,如果孩子真的想打,那就一定要去了解孩子的需求。
第二,在孩子说出感受的时候,要无条件的接纳孩子。
用孩子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家长会觉得这是孩子想要的。但家长也要先接受孩子的感受,之后才能去了解孩子,看到孩子的需求,做到理解和接纳。
第三,把理解转化为有效沟通。
不能一上来就说“我不知道”,更不能对孩子做出批评的行为,而是要对孩子表达出共情,同时表达出你的理解,而不是让孩子进行自我辩护。
第四,营造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
多进行亲子活动,用轻松愉悦的情绪来影响孩子,以轻松愉快的情绪去解决问题。
第五,不要滥用禁果效应。
经常性批评孩子,就会阻断孩子与你之间的沟通,从而导致亲子关系出现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想要把孩子教育好,但是不知道如何和孩子沟通。
《论语·子》曾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所以家长要时时处正孩子的言行举止,特别是处在混乱的状态下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
我们都知道,孩子进入小学是很关键的阶段,能否交到朋友,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决定着孩子未来是否能够成功。所以,在教育孩子上,家长不要滥用禁果效应,要恰当利用禁果效应才能使孩子把自己真正的思想传递给我们的孩子。
孩子不听话,不妨试试这三种方法,比打骂管用
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可能会导致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但家长们可以用这三种教育方法来取代棍棒教育,让孩子学会接受“自然后果法”。
(1)不恰当的惩罚
我们可以采用打骂,吓唬等粗暴式的教育方法来解决问题。在孩子犯错时,只有家长的打骂和惩罚,但是,在孩子的心理上,并没有形成“自然后果法”的意识,会导致孩子对惩罚产生厌恶,从而养成一种错误的观念:反正我做什么都是错的,什么都是错的。孩子容易因为惧怕而故意做出错误的选择,长期如此,甚至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问题,严重的还会出现叛逆。
(2)不要以身作则
有些家长因为自身性格内向、没有特长,所以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就缺乏一个自觉性,在孩子的学习方面很少采取行动。而有些家长本身就是个贪玩的人,所以在孩子的学习方面就很难做到“严格”。
这样一来,孩子对于学习就会因为害怕而不敢去学,孩子渐渐地被外界所迫使,也不敢去学,因为在学习上他们对于外界的诱惑和自己的盲目无知使得孩子内心产生了抵抗心理,所以就算是有时候孩子在学习上面遇到了困难,他们也不敢去面对困难。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70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