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抑郁厌学情绪怎么办?
抑郁厌学是一种情绪或心理障碍。表现为不想上学,心理上不愿意和老师、同学沟通,学习成绩下降,有的孩子甚至还有抑郁的表现。这种时候,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
但家长可能会发现,越是学习好的孩子,越容易出现厌学的表现。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与厌学的孩子沟通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的表达也特别不一样。
厌学的孩子可能是去学校附近转转,也可能是早上不起来,先来到学校附近的同学,甚至是和熟悉的同学“说说话”。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样和孩子沟通呢?
1、不能只是简单粗暴地批评孩子,要让孩子自己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当孩子重新调整好了自己的学习状态,那么家长也要给孩子肯定,鼓励他,让他继续坚持学习,这样孩子就会逐渐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知道自己是在为自己学习。
2、建立和孩子共同的目标,寻找孩子的学习动力。
孩子已经上高中了,也就相当于把初中三年的知识掌握好了。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帮助他找到学习的动力,树立学习的目标,这个动力才是促进孩子学习的重要的源泉,动力和方向,孩子只有真正的为自己的学习而努力学习,才会对学习有兴趣,有强烈的学习动因。
在孩子的学习中,家长可以用和孩子一起研究国家历史,一起研究如何做好科学家的故事,在学习方法上面,多一些鼓励和启发,多一些肯定和鼓励,让孩子在小伙伴的陪伴下,不断进步。
3、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意志,做一个身心健康,积极乐观,快乐成长的人。
第四、培养孩子的自我激励因素。
意志力是可以培养的。培养孩子的自我激励因素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目标,给孩子鼓劲,让孩子重燃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是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取得成绩的喜悦。
如果孩子在小伙伴的陪伴中,可以发现学习的快乐,那么孩子的学习也就不再是苦差事。
第四、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教给孩子一些正确的行为习惯。
比如如果孩子是因为沉迷游戏而不学习,那么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去玩一些游戏,然后让孩子通过游戏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当孩子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他也就不会动不动就、就事事都要拿起手机玩游戏了。
第五、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好榜样。
这一点其实很多家长都会忽略,自己也知道玩游戏也不影响学习,但是,他们却总是忍不住地沉迷其中。
父母可以把看电视当作是工作,陪伴孩子阅读、聊天、外出旅游、学习、看电影等等,这样,孩子也自然而然地被这样的爱好所感染,自然而然地就会减少对游戏的痴迷。
对于父母来说,只要能够自己做到在孩子面前尽量少玩游戏,不要过多地谈论游戏,而是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尤其是要抽时间陪孩子做手工、画画、看书,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用心。
“网瘾”是孩子对家庭长期相处的一种不满,
孩子可以通过上网、玩游戏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游戏也是孩子宣泄不满的一种方式,
很多家长只要看到孩子在玩游戏,就会对孩子打骂一通乱吼一通。孩子并不是省事儿,这种打骂孩子的方式,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网瘾”会毁掉一个孩子,
这句话听起来可能有点夸张,但是听起来总能找到具体的例子,而且听得多,对家长的震慑作用也很大。
那么,“网瘾”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会有哪些呢?
1. 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有研究显示,长期沉迷于电脑游戏的孩子,
每天在持续用电脑游戏的时间,
平均每分钟眨眼睛7.65分钟,
而且视力平均每分钟只有眨眼睛7.67分,
这个数据也足以让人担忧。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沉迷游戏的现象会越来越普遍,
不光是孩子,很多成年人也沉迷其中,
玩手机的人越来越多。
2. 影响亲子关系
家长们都知道,孩子沉迷游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家长不懂得如何和孩子沟通。
他们只知道手机里面的游戏是什么游戏,
所以家长根本没办法和孩子好好沟通,
能想到的只有打骂孩子,
这也是非常错误的教育方法。
为什么家长们不懂得沟通呢?
家长们不懂得和孩子沟通,
会导致彼此之间有隔阂,
因此在沟通中容易出现争吵,影响亲子之间的感情。
家长们认为应该多陪伴孩子,
但是缺少陪伴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很多孩子都没有自律性,
就算有时间陪伴孩子也不知道自律,
因此沉迷手机是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
家长们不要把责任都推给手机,认为是手机害了孩子。
在《少年说》中,高二男生张晨曦上台向父母道歉,
说出自己的心声,
曾经以为考上了大学才是人生的王道,
结果却在回家的路上因为一场自残跳楼自杀而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69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