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少年沉迷手机游戏,花光妈妈12万积蓄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打赏主播,多次充值的案例,让万千网友为之动容。8月17日,河南南阳一14岁少年小强,因为家人不让玩手机,对着爸爸就是大打出手,期间还用父亲的身份证注册了王者荣耀,充值将近2万元。
国家第二次出手整治游戏市场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据媒体报道,当时未成年人为他人开发的游戏中出现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并且基本上都是通过成年人信息注册的,商家未进行核实。
虽然腾讯、网易等游戏也对未成年人的游戏充值进行了明确监管,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疏漏,因为这一类人群还是以未成年人居多。
游戏公司在批准逮住未成年人充值的情况下,也会进行游戏内充值消费的判断,进行全额退款,这就需要家长和孩子都进行举证。
孩子在玩游戏时家长应当做好监管
家长:
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仅能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的20分钟之内使用,作为孩子的游戏账号,绝对不能充值。
02
根据孩子的年龄,家长需要提供一些孩子能用到的证明
在玩游戏时,家长可以提供孩子的账号,家长可以给孩子适当的引导。
但如果家长判断孩子年龄在7岁以下,无法判断孩子在游戏充值上花费的精力是否超过了成年人,这时候如果孩子充了钱,家长就需要事先向游戏公司申请退款。
米粒妈印象深刻的是,有很多游戏公司的退款方式都是自行解决,比如一个程序解决不了的话,可以输入密码,输入密码后才能继续操作,或者重新输入密码,直到自己的账户上的钱全部充了这个系统。
米粒妈觉得,这个过程可能需要资金来花费,而且孩子玩游戏充值的钱也并不是大数目,所以她选择忽略掉。
米粒妈在《好孩子,坏孩子》一书中曾写到:
“当一个孩子从小就开始玩电子游戏,他就会不断地成长,玩游戏,学习,然后就是不断地获取知识,游戏,不断地获取新的经验值,然后就是不断地升级,新的成就感,新的满足感。”
这个世界上,游戏并不是一无是处,游戏的好处也很多,它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接触外部世界的机会,去了解这个世界,和更多的陌生人一起探索未知的世界。
《少年说》里的学霸小林说:“每次妈妈让我考第一,都是骗我的。”
有时候,父母适当的欺骗孩子,也可以给孩子一个惊喜。
因为没有人的相信他可以做得更好,他们经常会变得越来越胆小,懦弱。
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家长在给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
“只要你好好学习,我就给你买玩具。”
“考不好就不准在这里玩。”
“考不好,回来就让你给我罚站!”
………………
心理学家认为:
父母的这些话会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妈妈是不是不喜欢我?是不是在跟我作对。”
从而,孩子往往容易变得胆小、怯懦、内向,缺乏安全感。
而一旦孩子长大成人后,就会变得小心翼翼,不敢轻易犯错。
相反,孩子的内心,是非常渴望被认可和肯定的,如果父母的话只是一味的批评,孩子的安全感就会丧失,自信心也会慢慢地被击垮。
李玫瑾教授曾经分享过一个案例:
一个单亲家庭里的妈妈,经常抱怨孩子调皮、不听话,但是当她听到孩子的表白时,妈妈却没有大发雷霆,而是摸摸孩子的头说:“乖,我们要再给你买一个新的。”
孩子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向妈妈道歉。
“妈妈,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
“为什么,你总是这么不听话?”
“说什么都是不听,你还有理了?”
妈妈对着孩子吼叫,却发现孩子并没有改正错误,反而变得更加叛逆。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没有回应,家也是绝境。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67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