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水晶泥讲上学不写作业,看动画片讲作业,跟他玩个小游戏,读故事书讲给他听,把他玩游戏的时间限制起来。
我们家孩子从一年级就开始做,但到现在已经三年了,每天看书1小时,阅读1小时,数学作业从7分钟到9分钟,学习做家务的时间延长到10分钟。
开始时他一直担心时间会不会不长,慢慢的他有了时间概念,知道用闹钟计时,也懂得用手机计时,渐渐的他也明白了时间的宝贵性,开始自觉地遵守与父母约定的时间。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让孩子4-8周重返学校爱上学习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言传不如身教”,父母言传身教比一万句大道理更有效
很多孩子沉迷于手机,是因为在模仿父母。父母做什么,他就学什么。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沉迷于手机,可事实上,你自己是很难做到的,如何做到让孩子合理利用手机,提高孩子的自制力呢?
1、规定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2岁以下的孩子,每天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不应该超过1小时;2-3岁的孩子,每天接触的时间,不应该超过1小时;4岁以上的孩子,每天接触的时间不应该超过2小时。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给孩子规定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比如每次不超过30分钟,每天次数不能超过2次。
比如,孩子已经跟着爸爸学会了玩手机,每天晚上7点半之前必须要放下手机才能睡觉。这个时间段,我们既是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的责任人,同时也是亲子互动的重要一环。
2、父母要以身作则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网络游戏认知与态度研究》报告显示:
孩子沉迷游戏行为与亲子关系密切相关。亲子关系越差,越易导致孩子形成沉迷网络游戏的行为。
反之,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度越高,越关爱孩子,孩子越不会沉迷于网络游戏。
在一段时间的亲子关系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越好,孩子越不会沉迷于网络游戏。反之,亲子关系越差,越易导致孩子形成沉迷网络游戏的行为。
父母与孩子越亲密,越关爱孩子,孩子越不会沉迷于网络游戏。
3、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让孩子少玩手机
很多父母怕孩子无聊,想让孩子多学习,于是把手机塞给孩子玩游戏,以为这样孩子就会安静下来学习。其实不然,父母给孩子购买游戏装备,让孩子玩的开心,玩的不亦乐乎,这无形中就给孩子增加了诱惑,他们一不小心就会沉迷于游戏中无法自拔。
父母要多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周末可以带孩子出去旅游,逛公园,吃一顿好吃的,或是让孩子去交朋友,或者让孩子多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样孩子就不会只知道沉浸在网络游戏里了。
另外,家长要多看到孩子的长处和优点,多鼓励孩子的进步和积极行为,让孩子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这样孩子就不会那么沉迷于虚幻的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也是一把双刃剑,家长如果要把孩子的学习还给孩子,让他从网络游戏中走出来,是不现实的。
只有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足够的成就感和价值感,他才会渐渐摆脱网络游戏。
三、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摆脱网络游戏?
1.陪伴孩子,寻找生活中的兴趣。
很多孩子之所以迷恋网络游戏,是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当家长们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感和成就感,那孩子就会觉得生活中没有价值,就会通过游戏来寻求满足感。
因此,父母要在现实生活中,多陪伴孩子,让孩子找到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感和成就感,让孩子从游戏中获得存在感和价值感。
2. 正视孩子的需要。
不要把游戏妖魔化,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孩子更需要的是健康的关系,在游戏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父母要了解孩子游戏成瘾的原因,从孩子自身找原因,不要让游戏“毁掉”孩子,而是要看到孩子对游戏的需求。如果孩子的需求合理,就要鼓励他发展合理的需求,比如做游戏,比如看电影,旅游,做手工等,孩子就不会对游戏那么沉迷了。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67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