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游戏防沉迷系统实施了!这几天,家长们很发愁,自家孩子在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玩游戏,又出现了游戏防沉迷系统的“空白区”,怎么解决?下面我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分享,希望能给家长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沉迷游戏
小安读初二,放假后开始玩网络游戏。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妈妈一人在家。为了帮孩子戒除网瘾,妈妈从外地回来,看到小安和弟弟在一起,就跟他们一起玩游戏。妈妈脾气不好,不允许他们玩,嫌他们吵。一开始,小安只是和弟弟交流学习,后来,小安开始玩游戏,但妈妈还是动不动就骂他。爸爸就不顾他的感受,一个劲地唠叨他。所以小安在父母面前特别讨厌游戏,甚至公开跟父母对抗。最后,父母实在忍不住了,就没收了小安的手机。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小安索性躲在房间里,把门关起来,不愿意交流学习。
案例二:
小安(化名),今年读初二。由于从小父母对他的教育就很严格,从小就是要求他一定要考第一。所以,小安从小就非常努力学习,而且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去年中考时,小安同学考了全市第一,小安的成绩是全市第二,本以为自己会考上重点高中,但高一高二时,小安开始出现情绪低落、失眠、厌学、不愿与人交往、不愿意上学,严重的时候,小安竟然不愿见人,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允许父母进屋看他。有一次,小安在微信上和父母说,自己有自杀的念头,但父母不相信,以为孩子只是压力太大了,就带他到医院来看一看。
原来,小安刚上高一的时候,学校曾出现过一次考试的事情,小安的分数虽然不如初中,但至少高出了30多分,总成绩在班级中下游,父母对此十分着急,想了许多办法,都没能让小安重新振作起来,而小安的成绩也总是不见起色。
起初,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心理问题,他们也没有引起重视,直到小安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家长甚至以为孩子只是学习累了点,或是压力大了点,于是又带孩子去医院治疗,却不见好转,最后干脆利落地放弃了。
这时,家长从孩子的口中得知,孩子因为压力过大而患上了抑郁症。
父母听了医生的话后,当即决定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经过心理测试,孩子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
孩子患上抑郁症,家长到底应该如何应对?
在我们身边,有太多太多的家长,因为对孩子的学习过分关注,孩子的表现与自己的期望背道而驰,无端的焦虑和不满,使得孩子失去信心,失去前进的动力,甚至出现轻生的念头。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不是在孩子面前唠叨,而是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良好的情绪,做孩子的朋友,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1、正视孩子的抑郁情绪,理解孩子的感受
孩子出现抑郁情绪,很多家长会对孩子的抑郁情绪不重视,不理解。认为是孩子矫情、脆弱,甚至认为是孩子意志力薄弱、想不开,所以不愿意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反而将孩子“一拖再拖”。其实,抑郁情绪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而孩子的抑郁情绪可能是在“作祟”。作为家长,应该对抑郁症患者有所了解,积极关注,及时帮助孩子。
2、积极带孩子进行心理干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家人要注意带孩子参加心理治疗,避免孩子压抑,将心理问题放大,导致病情复发。因此,家人要积极配合治疗,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3、寻找专业人士帮助孩子进行心理治疗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得了抑郁症,就是自己想办法,觉得不开心,就带孩子出去走走,可其实,现在大家都很忙,忙得很累,人也很沉默,孩子得了抑郁症,也有可能自己去找心理医生帮忙,但不管怎么说,心理医生都建议他们不要这么干预,但却发现,孩子自己认为最好的朋友去了精神病院,医生没有任何建议。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65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