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症孩子怎么办?这是家长最常犯的问题。我曾经遇到过很多厌学症孩子,他们学习能力和学习精神,一回到家就觉得烦躁,反倒对父母、学校和家里报怨,甚至对自己的父母也会更加不满。当然,一般的表现并不是产生叛逆的孩子才会厌学,而是孩子的社会功能没有调动起来,人际功能没有调动起来,这才是厌学的核心问题。
厌学症是指孩子由于各种原因而不喜欢学习,不想学习的表现。具体表现有:课上不听讲,课后不写作业,甚至在课堂上捣乱、睡觉、和同学打架、和老师顶撞,严重的会导致孩子无法适应学校的生活,最后产生辍学。
孩子的厌学行为也会对社会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包括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职业发展问题和学习成绩下降。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孩子在学习上缺乏兴趣,容易分心走神,精神不集中,自制力差。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解决办法,比如找专业心理咨询师,或是找有针对性的机构进行心理疏导。
最后,李教授建议家长们要对孩子有信心,要有耐心,有恒心,不要总想着靠吼骂、控制孩子,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以朋友的角度去帮助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比如说,孩子是因为缺乏学习动力,所以才会厌学。
那么我们可以从他缺乏的心态入手,通过沟通方法,帮孩子找到他的学习动力。
那么接下来,就需要我们去分析一下孩子缺乏学习动力的原因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了解孩子缺乏学习动力的原因
1、孩子没有学习的成就感
有一部分孩子,他们从小就缺乏学习的成就感,他们的家长总是过高要求孩子,拿他和别的孩子作比较,如果孩子稍微表现不好,家长就会说他一点也不好,没有任何的价值感。
因为这样的孩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获得价值感,这样的孩子就会越来越不自信,就会越来越不喜欢学习。
2、孩子没有成就感
有的时候,孩子并不是不愿意学习,而是他们没有找到学习的成就感,所以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就会变得力不从心。
如果家长给孩子过高的要求,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孩子也会因此而感到痛苦。当孩子有一点点的进步时,家长会说:“你这次进步了很多,可不能骄傲。”
孩子为了获得家长的夸奖,会主动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
这里的“进步”不是指学习成绩的进步,而是指孩子某方面的进步,比如说,孩子学会了打羽毛球、学会了游泳,孩子会学习书法,甚至于会学习厨艺。
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那么他/她会厌学,就更需要补习班,这样的压力持续下去,孩子会产生很大的挫败感,最终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父母,不要责怪孩子
父母都希望孩子变得更加优秀,但是如果我们对孩子学习本身的关注度过低,忽视了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并加以指责,会让孩子认为自己的努力毫无用处,那他/她会越来越没有自信。
为什么?
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学习过程当中肯定也会遇到困难,父母只要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方法,再加上我们的坚持,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够行!
父母要告诉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努力去做到最好。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断的肯定孩子,让孩子找到成就感。
当孩子觉得自己努力了也得不到认可的时候,她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慢慢放弃学习。
我一直鼓励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学、自主学习来获得真正的成就感,从而使孩子对知识的掌握在无形中慢慢提升,而不是靠家长的严厉督促。
不要让孩子因为害怕而暂时的“听话”,而丧失学习的兴趣。
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在小学期间,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告诉孩子考试是真正的检验结果,而不是为了让老师和父母失望,结果就是让孩子的成绩和考试成了折磨他的“定时炸弹”,父母要想办法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自主学习,才能让孩子更有出息。
03
在读初中的时候,有个女同学是全班倒数第一名,她感到非常不满,经常对着父母大发脾气,如果不解决问题,她又会变得很自卑,她想回家后不再努力,学习成绩也就会越来越差,直到后来,她彻底崩溃。
因此,在这个女同学当中,她是非常的自卑,她对自己也极其的自卑,就像我和她的同桌一样,在这种自卑的笼罩下,她的成绩也会下滑得很厉害,于是就陷入到恶性循环当中。
结果就是,她的成绩下滑厉害,而她的成绩很快跃进。当这种差距被进一步放大之后,她就会对自己不断地责骂,甚至开始讨厌自己。
而那些成绩差的学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总是认为自己学习不好,是因为自己不努力,是因为自己笨,父母的责骂。
所以,无论她怎么努力,都无法摆脱自己内心的自卑感,因为他们总是贬低自己,他人总是看不起自己,这样的心理素质会逐渐形成,不利于个人的成长。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64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