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孩子不会讲话只玩手机,不会说话只玩手机,但他奶奶觉得太奇怪了,不知道怎么会是自闭症。
为了能早点发现孩子的异常,小女孩现在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已经超过了7个小时。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在玩手机,就是一个字都没有说过。奶奶带着孩子去检查,医生看后说,孩子确实是生病了,需要吃药,就把手机给孩子了。
拿到手机的那一刻,小女孩开心地笑了。是啊,我把手机给了孩子,我带着他,等我回家,我给他盖好了被子,终于他睡着了。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图片来源:摄图网
我安慰小女孩,不要紧,时间到了,要不想看手机,看下手机真的很重要。
还是抱着孩子,刚才孩子哭闹的原因,他也是想要跟我分开。
我抱着她说:“没关系,妈妈知道宝宝想要的是手机,别的是不可以的,手机也是这样,爸爸妈妈只是在对自己工作、生活所需要的东西做出合理安排。我们才是他最重要的朋友。”
再比如:
出门上班的时候,我们会担心孩子穿得太少,孩子就总是缠着妈妈,不愿意让妈妈出门,还把鞋子放在衣柜里,不愿意跟我们一起出来,孩子总是那么粘着我们,那么我们就需要学习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学会如何真正去接纳孩子的需求,如何去正确引导孩子。
和孩子在一起,也要学会倾听
有时孩子会抱怨父母太啰嗦,不懂他的心情,其实我们家长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倾听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出适当的反应。
还可以在孩子感到焦虑的时候告诉孩子有哪些好处,比如:“妈妈现在有点累了,你可以和妈妈说说吗?”“妈妈现在心情不好,你可以跟妈妈说说吗?”“妈妈也想听听你是怎么想的”“如果你想听听妈妈的话,好不好?””
02 情绪是门,打开心门,听孩子怎么说
很多父母都会说,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孩子根本不愿意和我说,沟通时总是出现矛盾。
今天,我就给大家推荐了由美国著名作家珍妮·艾菲尔德·塞利格
所著的《陪孩子终身成长》
一书中,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她说:
父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孩子当成一个人来对待,这是一个双向平等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把孩子当作一个人来对待。
我经常听到许多父母抱怨,我孩子不愿意和自己说话,怎么办?
他们说:
我家孩子今年小嘴巴又懒又唠叨,根本管不住,整天就是玩手机,每天都在玩手机,我们总是苦口婆心地劝,孩子就是不听,他们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和孩子唠叨不休,也是我见过的最头疼的问题,但是,解决方法,往往会比困难多。
“我家孩子没有规则意识,在听到别人的唠叨声后,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就会对父母发脾气。”
我家孩子是从2岁开始学会看绘本,5岁开始,我就给他报了亲子阅读的班。
自从孩子读绘本,我就和他说,“不能像《托马斯和朋友那样》那样有绅士才能,要像《爱的教育》一样,让孩子了解人和人之间的差异,了解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了解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孩子有同理心,也懂得和别人的关系,学会处理问题的能力。”
其实,孩子们根本就没有体会不到一个成年人的复杂,他们只是出于好奇心,想了解到成年人的世界里有什么样的烦恼,就好像在攀比:谁家的孩子们都穿的比较土,很漂亮,太可爱,不漂亮。
孩子们总是把自己的想法、理想,和自己的心结连接起来。在这种欲望之中,就会感到失落、孤单、寂寞。
所以,孩子们可能会想办法来吸引父母的注意,甚至去和他们交换自己的小秘密。这时候,父母就会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不听话,你还好意思说呢?”
长此以往,孩子的内心就会渐渐变得麻木,缺乏安全感,变得自卑、懦弱。
父母们要学会保护孩子的自尊
很多家长会说,我家孩子还小,他什么都懂。可是,当我们看到孩子身上被贴上“调皮”“捣蛋”“不听话”的标签时,我们应该深呼吸,冷静一下,冷静一下,帮助孩子把内心的不快、难过、愤怒、悲伤等情绪都释放出来,而不是去指责他。
因为,孩子有他自己的表达方式。
因为,每个孩子的表达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因为生气,有的是因为伤心,有的是因为失望。如果我们选择了去评价孩子,那么就只会更加伤害孩子。
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脾气。
04 总结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我们明明是“孩子”,却发现孩子的“缺点”却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64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