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屁孩故意不上学,上网课迟到、不写作业、还偷东西……屡教不改的小屁孩们,第一次以“低能量层级的对抗”,来控诉家长们的养育方式。
教育家马尔库沙说过:“孩子的能量是从父母传递给孩子的能量中得以发挥的,如果唤醒者不以身作则,那么孩子的能量也就无法被唤醒,长此以往,孩子的能量就会被破坏,比如网络、游戏、手机等。”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在古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父母要给孩子做出表率,积极向上,做一个“好儿歌”。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让孩子4-8周重返学校爱上学习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五、安全为本,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
什么是安全为本?
安全为本就是指与孩子建立联系,给予孩子安全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希望,就是希望自己的父母亲能够“温柔以待”,能够用爱去感化孩子。如果父母能够真正的爱孩子,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内心就会感到温暖,安全感就会在形成中不断地得到提升。当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味的对孩子打骂,就会让孩子的内心产生恐惧、焦虑和不安,从而在行为中对自己进行投射,从而让自己的人格变得更加完善。
当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情绪化,变得歇斯底里时,这也会引起孩子内心的恐惧。而且长时间“吼叫式”教育,孩子也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在管教方面会变得更加的吃力。所以父母一定要懂得自我情绪管理,这会帮助孩子走出家庭中的阴霾。
5、给孩子独处的时间
有的家长想要更多的陪伴孩子,就会给孩子安排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活动,带孩子出去玩,帮助孩子放松,与孩子一同去探索世界,这样孩子也会更加的独立。有的父母不希望孩子有太大的空闲时间,希望他可以从游戏中找到自己的乐趣。
但是父母却不知道,自己在玩游戏的时候,对孩子产生的一种疏离感,最终会让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产生一种疏离感。这种疏离感是不利于孩子社交的。
6、激发孩子的潜能
很多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在游戏中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能找到归属感。这一点很好理解,如果你找不到一个游戏伙伴,那么就可能对他的心理产生一种控制感。那么这种控制感就会大大减弱。如果他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获得很好的同伴关系,在游戏中就不需要借助网络来弥补。
以上三点是需要父母去帮助孩子的。
04 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要陪伴孩子长大
很多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是父母和孩子的世界永远围绕在一起,如果家长疏于陪伴孩子,就会把孩子交给手机游戏。虽然孩子小的时候是需要父母陪伴的,但是有些家长却把手机作为了哄孩子的神器。
有些家长说孩子小的时候,只要有时间,就让他看动画片,这种做法很不负责任。孩子只会用手机来打发时间,而不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健康成长。
其实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陪伴。
如果孩子的童年时期,父母在身边,他们不会感到孤单,这也为父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原生家庭环境。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63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