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爹沉迷游戏,儿子迷上了玩游戏
张化70岁的外公80岁高龄,喜欢打麻将,刷抖音,斗地主,玩手机。
“他好像都忘了我们80岁的老爸了,老爸开始喜欢上手机了。”张化说,放暑假的时候,他和老爸一起到社区里的广场上去玩,走进那里,他看到有一大群七八十六,年龄大的,年纪较大的,抱着手机有说有笑。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以前去哪儿玩都要带着我,现在也不一样了,有时候还会带我一起玩。”张化说,“小时候在老家,放了学就跟小伙伴们一起去河里游泳,现在就喜欢去河里游泳,跟伙伴们一起挖沙子,捉鱼捉泥鳅,反正玩手机和看电视都比读书开心。”
“学习好的孩子也爱玩手机”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和他爸爸工作忙,没人带,”张化说,“他常年在外打工,平时都是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很少回家,和奶奶接触。”
孩子的教育是有“有效期”的,而且很短,只有十年左右。“一般家庭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只有半年、三年左右,这两年时间,是最好的教育。”张化说,“孩子在家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在学校,几乎没有其他的娱乐项目。”
张化曾经在2010年的时候,因为父母忙着做生意,孩子扔给老人带,从小学到初中,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除了上学,平时在家里的时间都是跟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的。
“所以,孩子跟老人在一起的时间长,他们不懂得如何跟孩子相处,尤其是一些缺乏父母管教的孩子,更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张化说。
孩子不听话要先不要管?
为什么父母要跟孩子“较劲”?
李玫瑾认为,中国式的父母总是用自己的方式跟孩子“较劲”,但其实“比较”本质上是一种“一种焦虑”。
“孩子也是人,他们有自己的烦恼也有自己的痛楚,他们也会有自己的小秘密。”李玫瑾说,父母对孩子的“比较”,实际上是一种“不自信”。
孩子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情绪、情感,父母总是“比较”孩子,孩子就会逐渐失去自信。“比较”永远是父母在孩子身上下功夫的工具,孩子也会因此变得“比较”,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因此产生自卑、怯懦、自卑等情绪。
“比较”是一种有伤害的表达方式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杜布森提出“比较式教育”,即要求家长在与孩子的日常沟通中,突出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差异,“比较式教育”,即通过他人和自己比较而产生的,这样的话,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卑、怯懦。
“比较式教育”里,家长可以随意地对孩子进行指手画脚,使孩子产生不必要的紧张感,慢慢的孩子的自我意识就会形成,从而对父母产生怨恨、敌对、逆反心理,失去对父母的信任。这不仅不会使孩子提高成绩,反而会使孩子因为觉得父母的言行举止有问题而产生厌学,还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比较式教育”是教育最大的误区
1.比较式教育
“打击式教育”的父母总是以贬低的方式教育孩子,这让孩子感到自卑心理,不能自已,长期以往的话,孩子就会产生焦虑的心理。
2.过多的责骂
“比较式教育”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不断的要求自己进行竞争,甚至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做出不良行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焦虑心理是很常见的,对孩子的发展都有害无益。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要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避免出现“比较式教育”。
3.过分的焦虑
“比较式教育”顾名思义,是以父母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行为,总是希望孩子能达到父母的标准所产生的效果,所以,过度的焦虑便成了孩子前进的一大阻碍,甚至会让孩子感到痛苦。对于这些家长来说,过度的焦虑就会让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的行为,所以,父母们要认识到这一点。
4.过于关注孩子的负面行为
当家长们过分关注孩子的负面行为时,其实会让孩子出现一些负面的心理暗示,从而对于孩子的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家长们意识到孩子有负面的行为时,一定要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鼓励孩子,让孩子改掉不良的习惯。
5.家长们要给孩子树立榜样
父母们要做到言传身教,身教比言传更重要,如果家长们自己都沉迷于手机,那么孩子也会沉迷于手机,因此家长们一定要给孩子树立榜样,在闲暇之时尽量多陪陪孩子,不要让孩子总是跟手机为伴,这样就能够做到不至于孩子们有样学样。
其实,家长们也要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玩手机的时间,如果家长们都沉迷于手机,那么孩子们自然也会被其吸引,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想办法跟孩子们沟通交流,避免他们沉迷于手机,这样才能让孩子们从沉迷于手机的状态中走出来,如果家长们不希望孩子们沉迷于手机,那么家长们就应该尽量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这样一来孩子们也就不会因为玩手机而玩手机了。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62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