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认真上学怎么办?
相信大多数的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孩子不好好上学怎么办?
这样的家长一般都是第一次来咨询。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刚开始来咨询的时候,孩子还非常信任我,觉得我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但是在我来之后,并没有处理我自己的情绪问题,也没有和孩子好好交流。
咨询师说:“很抱歉,你的焦虑情绪让我自己发泄出来,这个是真的很对不起你的。”
孩子说:“是的。”
咨询师说:“你有一个焦虑的妈妈,这很正常,你不必因为这个焦虑就觉得自己都控制不了情绪。”
孩子说:“不是的,我要控制。”
咨询师说:“你可以看到自己焦虑的部分,不那么焦虑的部分代表你的这个部分,就像你生气的时候,你的这个部分是不是被接纳的。”
孩子说:“是的。”
咨询师说:“这个部分你可以想到的时候,你的焦虑的部分就会减少。”
孩子说:“是的。”
咨询师说:“好的,妈妈可以看到你的焦虑的部分,但是妈妈不希望你完全沉浸在这部分的情绪中。”
孩子听了以后说:“嗯嗯,还有很多人说,这不是很常见吗?”
咨询师说:“当然是这样的。”
这时候,孩子已经把话耗掉了,说:“那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孩子:“有时候,我自己的事情会自己做。”
咨询师说:“谢谢你的信任。”
就这样,孩子把自己的事情都做了,他还是很开心。
02
咨询师把脉孩子的焦虑的原因,以及孩子焦虑的原因,请孩子和他的父母进行了深入的沟通。
父母表达完后,父亲说出了整个过程:
“这次你的担心是全都没有必要的,我完全相信你是完全可以的,你会慢慢来的,爸爸可以陪着你,你可以自己走。”
“对于你担心的事情,爸爸妈妈也没有办法解决。”
“虽然,爸爸妈妈还是决定来咨询,但是爸爸妈妈还是相信你的。”
“你愿意自己做决定的,爸爸妈妈肯定会支持你。”
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意见时,这个时候,孩子得到了父母的理解,也更加有力量,愿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更愿意和父母一起承担起责任。
“爸爸妈妈,我会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
“如果你下次考试成绩达到班级前五名,就给你买一部手机。”
当孩子和同学、邻居、朋友分享家中宠物的时候,父母总是直接拒绝。
久而久之,孩子感到,自己得到的爱都是有条件的,要么就是无条件的。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即便是考上了大学,从小也无法认同自己的价值,因为从小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的爱,就已经深深的烙印在了孩子的心中。
当父母习惯性的用“你是最好的”去跟别人比较,那么等于是将自己全部的情绪、感受都给了孩子。
因为只有一个人认可自己,想让别人肯定自己,那么他就能够有很好的归宿感,自然也就不会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
作为父母,要学会看到自己的孩子,接纳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积极面,而不是把孩子的缺点和不足都和别人的优点对比。
教育孩子,父母也要学会“舍弃”,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
给孩子更多的陪伴
其实陪伴孩子并不难,难的是父母的陪伴,父母陪伴的时候不仅要注意陪伴的方式,更要注意陪伴的质量。
前段时间,演员黄磊对于女儿多多的陪伴教育上热搜,一次在微博上看到自己和女儿多多的聊天记录,上面说的和多多的对话十分有趣。
黄磊表示,多多现在才两岁多,她每天会陪着多多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多多会在爸爸离开后,在多多还需要人的时候,妈妈一定会来接她,多多一定会第一时间说出她的喜欢。
比如多多会在爸爸出门时跟爸爸说,“爸爸,我想你了。”多多会第一时间把爸爸搂在怀里,还对爸爸亲吻,这就是他会一遍一遍的模仿,正是这个动作把多多从爸爸的怀里“抢”了回来。
作为父母,面对孩子的调皮捣蛋行为,不要过于着急,要懂得带孩子认识和认识孩子的情绪,引导孩子把“不”字当成“可以”字。
孩子在一岁半时,会说“不”,就是因为他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出现叛逆期。
一般来说,孩子一生中要经过3个叛逆期:2-3岁之间、6-8岁之间、12-15岁之间。
2、第三个叛逆期
:
可以说,这是一个小大人的过渡阶段。
此时孩子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时候如果父母还是像以前一样去命令孩子做事情,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60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