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的心理特征
具体表现为对学习的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学习上瘾也称为“厌学症”,它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活动是学龄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儿童获取知识和智慧的根本手段。
但目前的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却很一般,注意力很难集中,对老师的教法似懂非懂,主要表现在听讲不认真,好像听不懂,跟不上老师在课堂上的步伐,作业完成困难等。
我们经常看到孩子一放学回家,书包一扔,就一头扎进屋写作业,有时候家长问他在学校学了什么,他也总是一问三不知。
有的孩子甚至还会跟家长顶嘴争辩,并且说一句:“有什么好辩的,我就是不想学习!”气氛很尴尬。
这是孩子不想学习吗?
不,这是孩子开始不想学习。
为什么呢?
因为孩子在学习上出现了困难,一旦成绩不理想,孩子就会产生挫败感和自责感,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没办法追赶上。
没有自我认同感,觉得自己无论怎样努力也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没有学习的动力。
这就会造成孩子在学习上不能取得进步,父母也没有给孩子及时的肯定。孩子就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在学习上无法取得进步。
二、孩子厌学的原因
孩子厌学,除了自身原因,不排除外部原因,毕竟心智尚未成熟的他们很容易受到外部的影响。
(1)情绪的波动。
孩子厌学,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小事,一件小事就能够导致孩子情绪的波动。首先孩子们喜欢甜甜的和好吃的,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孩子在吃甜甜的饭的时候,如果家长一会儿给孩子吃一点甜甜的,一会儿给孩子吃一点甜甜的,这就是典型的“双重标准”,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其次,当孩子厌学时,父母的做法就是冷处理,对孩子予以厌学情绪的疏导。
(2)引起孩子对学习的无能为力和强烈的反抗。
学习原本是孩子的事情,但现在的父母剥夺了孩子这项权利,包括孩子的学习成绩。当孩子学习有进步时,父母很容易把这种鼓励和表扬转移到学习上。当孩子考砸了,父母却批评、讽刺、挖苦甚至打骂孩子。渐渐地,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也会慢慢变淡,对学习这件事情再也提不起任何兴趣。
最后,有些父母看到孩子的成绩差,就会忍不住地指责孩子。孩子的学习压力越大,越是厌学,形成恶性循环。当孩子学习成绩下降了,父母就会产生焦虑的情绪,就会把孩子的注意力全都放在学习上,只要孩子成绩不好,他们就会非常焦虑,甚至茶饭不思,这样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很难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但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出现抑郁的心理。
对策:
1、父母不要施加压力,让孩子学习有个努力的过程。学习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让孩子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收获知识,收获成长。所以父母要给孩子适当的压力,不要给予太高的期望,否则孩子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
2、平时多与孩子交流,帮助孩子排解焦虑情绪。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焦虑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只是对考试有些紧张而已,不必要过分焦虑。高考前的这段时间,父母可以陪伴在孩子身边,给予孩子一些鼓励,鼓励孩子把压力丢掉,可以帮助孩子找到应对考试的方法。
父母要明白考试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可以帮助孩子调整情绪,让孩子在考试中得到锻炼,掌握心理的方法,从中受益,也会得到成长。
3、适当地鼓励,让孩子有信心
父母不要只注重孩子的成绩,要让孩子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取得胜利。孩子获得成绩时,可以对孩子进行适当鼓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注,也会更加地放松。
父母也可以多鼓励孩子,让孩子拥有信心,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这将伴随着孩子的努力学习,给予孩子一定的信心,并让孩子能够勇敢的去面对接下来的考试。
在平时生活中,父母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要注意鼓励孩子有以下几点。
1、不要给孩子过高的期望
父母的期望值会给孩子带来压力,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父母给孩子制定的目标,应该是孩子能够做到的。父母应该更多的将自己的期望放在孩子身上,这样才能够给孩子的压力更小。而且也能够让孩子在压力的影响下变得更加勇敢。
2、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在孩子面前树立父母的权威
在孩子的世界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影响深远,所以父母应该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让自己的行为举止影响到孩子的成长。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使得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3、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法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能对孩子太过严厉,不能过于苛刻。应该注意自己的教育方法,要有耐心,更要懂得怎么去教育孩子。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60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