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看手机和孩子玩手机区别
1. 前者影响心理健康
每个孩子都是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最重要的能力。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父母做家务的习惯,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
前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更加能够给孩子带来学习的积极性。
后者影响孩子的自信心、独立性和创造性。
2. 沉迷电子产品,加深隔阂
孩子依赖手机,就是这个问题的普遍答案。
因为对孩子而言,是用来看手机、看电视来消磨时间。
如果父母没有帮助孩子控制好,他就会沉迷。
因为孩子的好奇心是很强的,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并且忍不住诱惑。
3. 影响亲子关系
当孩子沉迷于手机,即使我们父母坐在旁边,大声呵斥,打骂,孩子也可能不吃不喝,也会偷偷摸摸、心不在焉。
还有很多孩子,会连续好几个小时盯着手机看,或者是玩游戏、看视频。
你不想让孩子玩手机,自己却又整天抱着手机。
这样的情况下去教育孩子,孩子的情况下,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朋友小雅的儿子,才上一年级,但是因为每天手机、电视都离不开手机,跟他妈妈的对话就几乎是这样的:
“妈妈,我可以看手机了吗?”
“可以呀!你这个姿势看着好舒服多舒服!”
“妈妈,我就要看这个!”
“妈妈,你知道看手机对视力不好,你可以少看一点嘛!”
“妈妈,你可以多看点嘛!”
到这里小雅才会罢休。
“妈妈,你知道为什么要看手机吗?”
“妈妈,可以看,我知道了。”
“妈妈,我可以玩手机了吗?”
“你这个东西太贵了!”
“妈妈,我要玩一会。”
这样的对话,是不是特别耳熟?
也许很多父母听到孩子这样问,会不假思索地说:“那你想啊,妈妈可以给你买,你先去玩一会儿,休息一下再给你。”
是的,当你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很陌生,你可以这样说:“我知道你特别想玩,但我希望你能够在晚饭前把该做的事情都完成了以后再玩。”
可以这样说:“我知道你非常想要这个玩具,你对这个玩具已经非常喜欢了。但是我不想让你这么做,而且还有一些事情要做,你可以拿着这个玩具,来和妈妈一起玩,或者是我们一起玩一会儿吗?”
只要是孩子自己对自己的选择感兴趣的事情,哪怕时间并不长,他们都会对自己的时间拥有充分的掌控感。
对孩子而言,让他有掌控感的前提是“我要做完这件事情,并且做好这件事情”。
这个时候,孩子会感觉到,自己的主动权和控制权在家长手中,父母不需要过多的干涉,也不需要特别操心。
当孩子感觉自己有能力解决好这些事情,自己从中获得足够多的掌控感时,就会更有勇气去面对以后的困难。
与此同时,孩子也会因为有了这些“掌控感”,逐渐地将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投入到“做题”和“思考”上,这会让孩子的大脑产生更多的行动力,帮助孩子更好地自主学习。
帮助孩子做“调焦虑”。
心理学家周哈里提出了“心理免疫力”的概念,他认为,人的大脑具有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能够刺激大脑中的多巴胺的分泌,提升人们的情绪积极性。
当人面对压力的时候,大脑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导致人们情绪的低落,从而产生焦虑情绪。
在中国式教育中,如果孩子本身压力过大,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不好,在家里父母对他的指责和指责,使他们产生了挫败感和无助感,于是他们选择了用网络逃避。
在疫情中,孩子们在家上网课,成绩也会受到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60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