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五年级突然厌学,之前成绩一直很好,成绩中等偏上,只是现在直线下降,每天除了睡觉,就是抱着手机玩游戏。
最近,孩子学校要求在网上报名参加期中考试,孩子父亲是做物流生意的,也很少回家,之前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成绩都不错,只是上到四年级,成绩忽然下滑很厉害,从年级十几名直接下滑到了40名。
孩子父亲也着急,和孩子交流,谈心,但孩子就是听不进去,后来他感觉很苦恼,就和孩子的母亲沟通,希望改变一下孩子的状况。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于是,他运用了神奇的方法,孩子成绩马上从年级倒数逆袭到年级前十名。
经常被父母夸奖的孩子,社交能力和情商都很高,他做事积极主动,在人际交往中,也表现得很好,让人感到很舒服。
而母亲对他的批评指责,甚至会让他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他认为母亲的说教都是有道理的,因此,他特别不愿意听,也不想听。
为了改善孩子的问题,他和母亲的关系比任何人都要好,他的母亲后来还担心,孩子的抑郁症可能就会找上门来。
后来,他们不得不将孩子送到医院做脑电图和检查,在进行早期发现、干预和治疗之前,这些孩子的智力没问题,且症状都很轻微,比很多同龄人都好。
但孩子的精神状态就不同了。这个时候,抑郁症不容易被察觉到,但是,有一些孩子的精神状况非常糟糕。
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比较矫情,或者是判定孩子心理有问题,而实际上,孩子的抑郁症和成人的抑郁症很相似。
比如,很多人对抑郁症并不了解,甚至不理解,甚至认为孩子矫情,不听话,这是在“惹祸”。
有的孩子明明压力很大,却认为自己有抑郁症,只是遇到了困难,选择了逃避,而不是去面对压力,或是选择了放弃。
他们以为,大人就是要打败小孩的,自己的孩子扛起来的压力已经很大了。
如果真的遇到困难,第一时间不是想着如何去解决问题,而是想着如何去逃避,这是在“求救”。
04
长期被父母打骂的孩子,抑郁
心理学家曾说: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
父母经常打骂孩子,无疑会让孩子形成暴力倾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原生家庭暴力”。
知乎上有位匿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她小时候,父母经常打骂她,到现在她都不敢反抗父母。
再加上小时候经常被父母打骂,长大后她有哮喘病,甚至还得了呼吸系统疾病,工作以后都无法正常工作,就连她的婚恋都会有问题,心理阴影,每次受伤害的时候,她都不敢反抗。
为了避免被父母打骂,她就想着去亲近父母,可是这种行为在父母看来,都是不应该的,孩子长大了以后,不敢对父母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觉得父母根本不爱自己。
3、孩子会变得自卑
父母打骂孩子的目的,无非是希望孩子能够听话、懂事。可是这种方式的结果,除了给孩子带来恐惧,也会让孩子感到恐惧怕,从而更加的内向和懦弱。
4、孩子会对自己的存在产生负罪感
孩子会对自己的存在产生负罪感,会觉得自己不值得父母的爱。他们会认为自己不值得拥有,自己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活着。
有时候,孩子还会为了弥补自己内心的罪恶感,做一些让父母感到吃惊的事情,比如孩子会说,如果他们不离婚,自己会不开心。孩子会有自己的主见,孩子会觉得父母离婚并不是自己的错,也不为了自己的面子。孩子会觉得父母离婚是他们不能接受的事实,会让孩子有负罪感。他们会对自己的父母感到很愧疚。
父母的离婚是造成孩子精神上的双重伤害
孩子会认为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父母离婚后自己不会快乐,甚至会对父母产生怨恨。孩子就会产生各种心理压力,比如给父母的养育方式产生矛盾,孩子会感觉自己是多余的。
比如他们会对父母感到内疚,害怕父母离婚,不敢面对父母。对父母产生怨恨。
父母离婚后对孩子冷暴力,会导致孩子的自我价值感降低,孩子会感觉到自己是不重要的,觉得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有些孩子会出现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自己不值得被爱,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孩子会觉得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孩子会慢慢变得自卑,觉得自己的人生和父母是有联系的。
有的父母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孩子被要求只能按照父母的心意去做,导致孩子没有自我价值感,觉得自己的生命很灰暗,没有存在的意义,做什么事情都没意思,性格孤僻,行为刻板。这样的孩子容易出现暴力倾向,敏感多疑,性格变得叛逆,和父母对着干,处处看父母的脸色,但是这个时候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也是最没有办法抗衡的,如果孩子认为父母不关心自己,不在意自己,就容易走向犯罪的道路。
家长的情绪状态,决定了孩子的未来,所以家长要先调整自己的情绪。
有的家长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不好,但是会因为工作上的不顺而感到十分焦躁,时常的发泄情绪,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父母要去呼吁家长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和谐的家庭环境,要给予孩子充足的爱,孩子内心感到温暖,父母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如果孩子长期不被认可,经常被否定,就会失去了自己的价值感,并且会很容易产生抑郁情绪。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58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