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白天睡觉晚上看手机
17岁的小丽从小身体就不好,还有两个月就要高考了,可是她却想玩手机,看电视。她妈妈现在发现不对劲,一回家就想没收孩子的手机。
小丽也想了想,没收了孩子的手机,但是孩子也没有办法,只能自己在房间玩手机,而妈妈的办法是关掉电视机,只是在小丽睡觉的时候。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小丽的妈妈也在反思自己,自己没有看到孩子学习状态的改变,对待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家庭教育方式有问题。
家长在面对孩子学习状态的变化时,不能总是揪着孩子的错误不放,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只盯着孩子的问题不放。
当孩子学习状态不好时,家长要放下对成绩的执念,耐心引导孩子,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要让他明白学习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家长。
父母要帮助孩子明白学习不是为了分数,分数的高低不能代表孩子的未来。
家长要把关注点放在培养孩子如何做题的过程中,而不是盯着成绩不好这件事。
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的成绩好与不好,并不能归结于孩子没学习,也不能归结于家长对孩子没规划,没有好好学习。
我女儿的班上有位同学的妈妈就特别善于鼓励孩子,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孩子报名参加了一个课外辅导的补习班,回来后又开始忙着提升自己,每天都有满满的时间。
但是结果却让妈妈很失望,孩子还是成绩平平,妈妈觉得孩子太笨了。
后来她发现孩子特别喜欢上数学,而且学习成绩也非常好,所以也没给孩子报辅导班。
这位妈妈与我一样,对孩子很严格,她认为孩子的成绩不重要,以后做什么工作都是问题,所以从来不让孩子参加任何培训班。
不仅如此,孩子还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不一致,为此她一直很沮丧。
当别人的家长向她表示支持时,孩子却说“我不知道,但是很爽。”
“真是太厉害了,你能体会到我现在的心情吗?”
“我一直都在想,如果能考上重点高中,我要什么,我就什么,可是现在我已经放弃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其实,这位妈妈的困惑和困扰也是很多家长遇到的困惑。
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上,都希望孩子能够取得高分,但是很多时候,越是这样,孩子的学习兴趣就越减退。
孩子也是一样的。
对于学习基础知识,需要孩子不断的积累,当孩子对某一知识点了解得不透彻后,再学习,就会有很大的挫败感,更加厌学。
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能让孩子爱上学习呢?
学习动力是孩子获得知识最基本的来源,学习动力从哪里来?
一般来说,人的一生中有三种需求: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
这些需求和爱的需求分别是:
1、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是指身体的安全需要,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是具有探索欲的。
只有在得到父母关注后,孩子才会觉得自己被重视,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感受到温暖。
孩子在得到父母的关注后,内心才会有归属感,觉得自己是被爱着的,自己的存在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无论孩子是出于何种需求,父母都能接纳、包容孩子。
当孩子感受到爱,他才会建立起安全感,才会产生归属感,然后才能获得内心力量,去探索世界,成为一个内心真正独立的人。
当然,家长可以多给孩子看一些积极的励志书,比如名人传记,让他内心有个学习的楷模,用行为去影响孩子,让他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3、发挥榜样的力量
最后,这个阶段家长要帮助孩子确定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个小目标。
比如,跟孩子一起定下一个目标,每天阅读一本书,练字,做运动。
一个月下来,目标达成,不断的去突破,累积,然后,制定计划。
计划制定好了,孩子一定会有成就感,也会更有动力。
父母和孩子一起坚持,成为一个目标坚定的人。
以上就是我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关于如何做好时间管理的小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有很多孩子不喜欢学习,是因为父母的催促。
那么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绘本《时间管理》
。
这本书的作者是海曼女士,美国儿童心理专家,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正面管教专家。育儿达人,专注于婴幼儿心理咨询和亲子教育领域。畅销书《听,孩子们在说》、《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听》、《怎么说,孩子才肯说》、《非暴力沟通》等7本儿童心理成长绘本。
这套书里面的每一章都有对应的练习、分析和建议,而且都是音频故事,每一个主题都有详细的视频讲解。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看,孩子看完后,可以适当复述和解说,以便巩固和孩子的记忆。
一遍读,坚持一段时间,孩子的阅读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57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