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一年级就厌学,我怎么能养他?
孩子上一年级就厌学,我怎么能养他?
在我们看到这些所谓的专家宣传中,并没有提到的将厌学问题纳入到一个重要的分类里面去,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出现了厌学的情绪呢?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厌学情绪的产生是内外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客观存在的,个人生理心理上的改变是外因。外因是个体的心理水平所致,心理素质不佳或学习压力过大,个体的心理素质不佳就会出现厌学情绪。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舒缓孩子的厌学情绪呢?
在心理学上,一般人的归因分为四种:内部原因、外部原因、个人的原因、外部原因。
外部原因
1.孩子的学习压力过大,适应不良
家长的期望过高,孩子学习负担过重,家长给孩子的压力太大,孩子就会厌烦。
上课的时候,对于课本上的内容或者是老师讲过的内容,孩子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孩子的思维是跟随性的,很容易受到外在的影响。
孩子很难适应环境,很难适应环境,对于学习也会缺乏动力,遇到学习困难就畏难逃避,对学习失去兴趣,慢慢的就会产生厌学的心理。
2.孩子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一些孩子看来,学习简直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因为学习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所以孩子总是选择舒适区,做起事情来也是没有效率,一件事没有做好就会出现烦躁不安的情绪。
对于每个孩子来说,他们的内心都想要做好自己,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更好的学习和生活。但是,有的孩子却很难做到,学习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轻松快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如果一直被家长或者老师批评,被老师批评的次数多了,孩子就会越来越不爱学习,认为自己真的不是读书的料,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其实,在很多的家庭里面,真正的学习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为了让父母高兴,他可以做很多事情,通过这个过程,他就可以发现自己的价值,慢慢的找到自己学习的动力,也就是我们说的“目标建立”。
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
答案是: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驱力。
这个要点就要分两步走。
第一步,培养孩子学习的内驱力。
内驱力主要是孩子对知识的兴趣,学习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投入精力、时间和注意力的事情,而且需要孩子付出很多努力。但如果孩子的学习内驱力被破坏了,那么他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没有内驱力。
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进行学习和自我提升,比如他喜欢看书,家长可以多给他买一些他感兴趣的书籍,比如小说、故事书,只要他看了,一定会在学习中找到很多他感兴趣的点。
第二步,引导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慢慢地引导孩子,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价值观。但是要注意,首先不要过度,如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就直接让他学,但是这样做的效果也不好。
可以试着问孩子,是喜欢画画呢,还是喜欢跳舞呢,这样做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第三步,家长要带孩子了解学习的意义。
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不一定要通过学习来证明自己。比如你可以跟孩子讲,人如果一辈子都在学习,那么任何时候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现在有很多的学习项目都是需要金钱来保障的,而如果你现在不好好学习,那么以后就很难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到钱。
所以学习是最好的一件事情,而学习,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第四步,多陪伴孩子。
其实孩子厌学本身就是一种逃避,他们逃避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觉得父母满足自己的要求太过于生硬,觉得父母不讲道理所以不讲道理所以不想理由的离开。
因此当父母和孩子之间出现了这种状态的时候,孩子会更加的厌学,不喜欢去上学,不愿意接触课本,不喜欢老师同学等等。
那父母该怎么办呢?
父母可以让孩子多接触课本以外的东西,比如一些大自然的知识,可以接触一下课本以外的更广阔的世界。
但是孩子如果只是小小的手机里的聊天工具,家长完全可以做好把关,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和孩子一起出去玩一玩。
我在咨询中遇到很多家长,说孩子玩手机已经到了沉迷的程度,不让玩不行,否则就大哭大闹,吵着要玩手机,或者躲在房间里不出来。
甚至有的时候家长会把手机没收,直接把手机扔给孩子,让孩子看到了游戏的坏处。
这种做法不仅对孩子的身体有害,也会使得孩子更加沉迷于手机。
我们不妨试一试,手机游戏不仅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了解外界事物的途径,更是孩子释放压力的方式。
如果孩子对手机的欲望强烈,如果家长一味的强制性没收,那么孩子的反弹效果肯定也是非常差的。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56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