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收玉米不上学让妹妹读《三字经》不识字
最近的热播剧《三字经》被我们的家长朋友们看了一遍。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让孩子4-8周重返学校爱上学习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还记得当时的小女孩愿不愿意收玉米的新闻吗?其实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过是很排斥收玉米。但是小女孩因为一整天的开心和快乐,想了很多,不想再被人所束缚。
于是她坚持要做《三字经》,并且把这个故事改编成动画片,与粉丝分享自己的读书经历。
看到她这般执着的事情,粉丝还觉得她特别搞笑,还经常帮她录制各种视频。
她觉得有意思的剧情就是,自己这么厉害了,还怕导演把《三字经》的情节删掉了。
很多人喜欢她的做法,很多人觉得她特别可爱,却因为她太可爱,所以会不喜欢她。
在影片中,有很多网友都表示不理解这位明星,觉得她的工作内容就是“套路”,在节目中也质疑她为什么在节目中会这么卖命,为什么这么高调,而不喜欢她?
但事实是,节目里也确实也有很多人有这样的做法,但同样的教育方式,换了谁,谁也不会喜欢。
而她也同样没有成功,但我依然觉得她是最棒的。
哪怕,她在节目中展现出绝大部分的演技,也只不过是暴露出了一些闪光点而已。
01
网友@关掉灯看电视的90后:
我是被逼的
我每天睁眼看着他们都在看
“那是什么呢?”
“那是恐怖的梦。”
“天堂就是自己活着的地方。”
和一些不愿意长大的90后相比,那个曾经的我,是做梦的“完美小孩”。
我自己在外面的时候,总是喜欢在睡觉、吃饭的时候出去畅想未来的人生。
比如,在我的学校,是一个安静、外向的班级。
即使我的成绩不太好,父母也会帮我找各种补习班,给我找最好的老师,帮我提高成绩。
但是,当我长大了,父母总是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衡量我。
一旦我有了不同的想法,父母就会去给我“贴标签”。
“我这么笨,你就这么没出息,我对你那么好,你为什么还这么差劲”
“你对得起我吗?我对不起你吗?”
“为什么这么没用?你对得起我吗?”
“你就应该向我这么没用!”
于是,有了矛盾,有了叛逆,更多的,是对对自我的愤怒。
也许,叛逆期的孩子,就是这么恨父母,那么讨厌。
甚至对父母很厌恶,父母越是这样,越是拿自己孩子跟别人比较,越是拿自己孩子跟别人家孩子比较,内心越是烦躁。
我们把自己比下去,就越是把自己跟别人比下去。
那么可能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孩子觉得自己怎么都不如别人,也就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所以,我们总是会拿孩子跟别人比较。
但是如果我们在《不要小看我》里提到,不要小看我,我会比谁更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
那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自信、有能量的父母呢?
就是对自己说:
我能接纳我自己。
我能与值得被爱的人在一起。
无论我有多么平凡,只要活着就好。
只要我心中有爱,就不会感到孤单。
这样的生活态度是正确的,当然,如果孩子缺乏信心,可以鼓励他勇敢面对。
但这个“不自信”也是需要从小养成的,
不要因为孩子暂时做不到而大发雷霆,这样会让孩子感到不安。
然后,我们在帮孩子找到信心后,再鼓励孩子,帮助他建立自信。
慢慢来,比逼着孩子去做要好,
不然孩子容易就不想学了。
06
孩子的内驱力不足
有的家长会说:我家孩子不想学习怎么办?
当然,不是不想学习,而是有很多事情,他需要通过自己的内驱力去完成。
比如说,孩子在学习上动力不足,想着“我努力可以学好,我的成绩提高了,我就可以像其他同学一样,得到老师的表扬”。
他还有一种自我否定,就是想要让家长知道,我还是个孩子,和爸妈一样。
他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怎么能把成绩提上去。
这就是孩子内驱力不足的症结,
我们通过“唤醒”孩子的内驱力,来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的内驱力。
那如何才能唤醒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呢?
01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给孩子属于自己的内驱力
什么是内驱力?
我见过很多父母,
给孩子从小培养了很多特长,
但是特长就是孩子最重要的东西,
不管是什么特长,
父母都希望他可以成为特长。
但是特长培养一定要有一个前提,
孩子的兴趣是否真的是由他自己喜欢的特长,
决定的。
比如他喜欢弹钢琴、学画画、学下棋等等,
那为什么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学画画?
父母可能觉得绘画最好,
我们就给孩子报兴趣班。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55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