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防沉迷设置10月9日生效,最多时只能玩两小时游戏。
2020年3月14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规定未成年人每周五、周六、周日可以玩1小时游戏,并明确规定为“未成年人每周五、周六、周日可以玩3小时游戏”。
消息一出,不少家长表示赞同,有家长称,“最近这个法规,是不是能够让游戏公司像现在这样以利益驱动,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现在这个社会,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是越来越容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说,“但是网络上对于未成年人,很多时候缺乏有效引导,比如如何引导他们,或者采取措施,就容易对他们产生不良影响。”
孙宏艳认为,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大部分原因是缺少父母的陪伴,如果父母跟孩子有良好的互动,他们对网络游戏的沉迷程度会降低。因此,父母要加强与孩子间的互动,避免他们把网络游戏作为精神寄托。
父母要经常与孩子沟通,可以通过聊天、游戏等方式,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此外,父母还要尽可能多抽时间陪孩子,让孩子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产生对家庭的依恋。
● 要教育孩子正视游戏,而不是视游戏如洪水猛兽
在网络游戏这个问题上,当父母发现孩子过度玩游戏时,不要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要多关心孩子,多给他们陪伴,引导他们把控游戏。要知道,网络游戏是一把双刃剑,它能给孩子们带来很多便利,如果放任不管,我们的孩子会沉迷其中,荒废学业。因此,在帮助孩子戒掉游戏的同时,父母也要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安排玩游戏的时间。
● 父母要以身作则
其实,每一个沉迷游戏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不合格的父母。很多父母,自身就沉迷游戏,下班就手机不离手,连吃饭睡觉都要抱着手机。这样的家庭教育怎会教不出优秀的孩子?
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合理安排孩子的时间,将孩子从游戏的痴迷中解放出来。比如,带着孩子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帮助孩子找到除了游戏之外的兴趣。
● 父母要以身作则,少玩到游戏
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说:“如果希望有些孩子可以玩电子游戏,父母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如果家长自己回到家电子游戏机不离手,却要求孩子远离游戏,远离电子产品,这是不现实的。”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先管好自己,才能让孩子合理地使用电子产品,不能让孩子的世界里没有游戏。
对于孩子来说,如果喜欢游戏,并不是耽误学习,反而是在其他方面有所收获,比如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培养他们在现实世界里的社交能力,有利于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反,如果孩子喜欢玩游戏,那么他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不管是知识学习,还是其他的事情,也会很快地掌握。
3、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
我认识一个小男孩,他父母就很少给他零花钱,因为他妈妈觉得他是未成年人,应该让着弟弟妹妹,对他说:“大一点的,你长大了挣钱了,我给你买东西,你就有权利了,为什么不跟弟弟妹妹抢,你看哥哥姐姐都挣多少钱?”
他说:“姐姐才多几个钱呢!”
就这样,小男孩开始变得特别喜欢抢东西,不愿意跟她一起玩。妈妈就问他:“你是想要姐姐小妹妹的玩具,还是想要妹妹的小枕头呢?”
他想了想说:“我要那个小枕头,姐姐才多几个小枕头。”
妈妈听完,觉得这孩子真不懂事,不懂分享。
结果,这位妈妈就开始抱怨:“我家孩子什么都要抢,什么都要抢,你说姐姐不懂事,你怎么能抢?”
其实孩子抢别人的时候,是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展示自己的力量。
而且,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大人给孩子立规矩,孩子就可以通过这些办法来表达自己的愤怒。
比如,如果孩子抢了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妈妈立刻开始教育:“不许抢,别碰它,你再抢别人的玩具,我就把你的玩具给推倒。”
这时候孩子就会向你寻求帮助,并且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妈妈。
这样孩子会明白,抢别人的玩具是别人的事情,抢玩具是不对的,也是可以得到的。
02、 以自我为中心
还有一些孩子,明明已经很有主意了,可是总是习惯性的以自我为中心。
比如,孩子买了一个玩具之后,想要出去玩,但是妈妈非但没有满足他,还动手打了他。
结果,孩子很委屈的说:“你没有答应我,而且还要动手打人。”
这时候,妈妈就会明白,孩子其实是有自己的主意的,而且也懂得反思自己的行为。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55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