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骑摩托车载人上学丢不丢脸,可是身边两娃你不陪呢
昨日,有家长朋友咨询:孩子自己去上小学,自己骑自行车上学,这么大人骑电动车接送上学是不是不好,我们上班了还得去接送,骑车是不是不好呢?
这位家长朋友没时间理我们,就开始在人群中左顾右盼,真不敢骑孩子自己去,反正上下学还有很多路,再加上接孩子的人都是大老板,外面的世界是坏人怪兽都走不了,出门开车又不能开车,怎么办?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让孩子4-8周重返学校爱上学习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首先,我先问她:你这样不安全,孩子也有危险吗?如果下次遇到危险的话,肯定会受伤害,能不能跟孩子说明情况?
另一边的家长也很着急:怎么办呢?孩子才一年级,就这样,以后上学还能自理能力不行,以后长大了怎么办?怎么能行呢?
闺蜜也说:平时,孩子还可以说一说,“我们担心的事情,她都说了,也跟她道歉了,但是她自己总是控制不了情绪,一会儿又把自己气呼呼的。”
那么,孩子有没有危险意识,和家长的安全教育息息相关。
这类家长,往往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与学校无关,自己不管孩子就要管。其实,孩子有这样的想法,是正常的。
如果孩子在幼儿园有危险行为,一定要及时制止。我们不可能不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不让孩子乱跑乱跑,只是告诉他:“妈妈要去上班,看见你,妈妈就很想你了,爸爸应该要去上班。”
这样,孩子才会有意识的去遵守,并且逐步形成习惯,以后他离开父母的时候,家长就能很好地管理自己。
二、有规矩,有原则
孩子一旦触犯到了规矩,就是他规则的“标配”,这无疑是在他刚上幼儿园的时候,父母就应该给孩子做好的。比如说:“坚持准时,咱们说完了,现在要睡觉了,爸爸妈妈要带你出去玩了。”
孩子一听就会很兴奋,也会觉得这是一个规则,然后在自己的脑海里也会自动制定。
这样下去,等孩子养成了一个习惯,他在需要和人交流沟通的时候,也会主动去选择跟人交流。
规则的形成,就跟家庭规则的延续一样,需要通过父母的提醒,不断重复,让孩子养成习惯,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孩子的规则。
3、明确规矩,立刻执行
就像我们工作一样,制定好的规定,大家都遵守,那这个规则就是最大的帮助孩子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
当然,制定规矩的过程中,要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通过协商的方式去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这里说的规则,并不是一定要让孩子遵守,有些事情,孩子可能一时半会做不到,那么家长就要学会等待,让孩子自己去体会这个过程,这个过程能锻炼出孩子的耐心,慢慢就能培养出孩子的自律。
4、从小让孩子去体验生活
通过让孩子去体验生活,去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吃饭、穿衣、刷牙、洗脸、整理玩具等,来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这也是锻炼孩子社会性的一种方式,但是家长在培养孩子时,不要代替孩子去体验生活,家长要做的是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引导孩子去努力去学习。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快速的适应生活,所以会把孩子送到培训班,这样孩子的学习活动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让孩子养成了懒散的坏习惯,反而得不偿失。
所以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适当的给孩子一些任务,帮助孩子及时完成,如果孩子达不到要求,家长应该给予适当的惩罚。
培养孩子对于生活的热情,对于一些小细节的进步,家长也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孩子更有成就感。
4、多运动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运动来完成,只有家长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应该以身作则,少玩手机,让孩子爱上运动,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一件好事。
作为家长,应该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运动环境,不要让孩子总是在昏暗的环境中学习,不然的话,孩子的身体也会越来越差。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53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