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对待厌学的孩子
把“我们-教育-怎么做-不做-做-做,去做”这四句话挂在嘴边,那就是:
教育-只教孩子怎么做,父母怎么做,父母怎么做,因为这样是不符合孩子成长的规律的。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但是,不是每一个父母都能够像教育孩子那样去教育孩子,因为这是孩子能够承受得起的。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是有限度的,总是采用限制孩子的方式,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李玫瑾教授曾经在一次讲座中提到,她问父母们,你们知道,孩子们为什么不愿意听你们的话,你们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要听你们的话?
有的父母可能会说:“那是因为你们觉得他不听你们的话。”
但其实,这就跟你自己不想听的话是一样的,因为,你听别人的话,自己又没办法反驳,这就是你的叛逆。
有的父母可能会反驳:“我跟他说了,他听不懂,你还有什么用呢?”
其实,孩子在听得懂你在说什么的情况下,他/她能在你的语言暗示下,进入到下一步,并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他/她的父母,难道就不会认为自己说的话一定是对的吗?
再说了,孩子从生下来就“作”,就是因为他/她在某个方面足够“作”,足够“作”,他/她就有了一个完整的“作”。
比如说,他/她觉得自己可以有很好的成绩,能力、交际、思想、情感等。
那么,他/她就会有很好的未来。
有的家长会认为,我的孩子小,还没长大,我怎么会谈“情”呢?
事实上,有很多人,把孩子在幼年时期对父母的依恋关系的依恋,称之为“依恋关系”。
心理学家鲍勃教授,曾对幼儿园的新生代父母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01 幼年时期依恋关系的“创设”
有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早期是情感安全的依恋关系。
依恋是指在心理发育过程中,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安全依恋关系。
即孩子在与母亲的依恋关系中,学会了如何表达情感,也就有了更多的安全感。
依恋关系一旦形成,孩子会朝向“安全港湾”,从母亲那里获得安全感。
但是,“安全港湾”是指,当孩子内心和母亲产生亲密依恋关系时,但母亲却离开了,孩子便不再信任母亲,甚至可能会从外界寻求心理安全感。
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被背叛”
。
但依恋关系有三个基本的概念。
首先,依恋关系对一个人的归属感和爱的依恋是最重要的。
随着婴儿对母亲的依恋不断增强,他逐渐开始脱离母亲的视线,从同伴身上汲取安全感,建立起独立的依恋关系。
此时,作为一个“陌生人”的母亲,首先要具备心理抚养能力。
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是需要孩子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还需要孩子的情感发展,孩子需要在信任中获得安全感,从而才能信任父母。
父母要对孩子的离去让孩子“充满信心”
其次,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够成就一个怎样的人格,在这个人的身上多少都有些什么呢?
我们往往是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用实际行动去感染他。
试想,当我们在家时,一个人都在家,那孩子会不会见到爷爷奶奶呢?
如果一个孩子在家,一个人都不认识字,一句话也不说话,那他怎么去小区里面和别人打招呼呢?
所以说,孩子就会不自信,觉得自己是低能的。
最后,用爱的名义,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喘不过气”的心理,从而导致孩子对父母有爱的诉求。
第四,情感缺失,导致孩子习得性无助
一项研究表明,长期缺少父爱的孩子,长大后会出现自卑、敏感、恐惧、缺乏自信等问题。
即使是正常孩子,也会因为爸爸的拒绝,而感受不到关爱,甚至会认为爸爸不爱自己,让他无法再婚,不利于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就像李玫瑾教授说的那样:“父亲的出现是在教育孩子的实践中,父亲才是孩子最大的福气。”
一个孩子童年的缺失,就像是一根根深根的刺,越深,刺越深,影响孩子的一生。
第三,缺少陪伴,给不了孩子足够的陪伴。
很多父母认为,只要工作足够忙,给孩子买的礼物都是能给孩子最好的,然后孩子就会远离他,不和他接触,甚至连电话、微信都不接。
然而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有很多人的观念认为,只要工作足够忙,就算给孩子买礼物,也替代不了父母的陪伴。
有一种观点认为:孩子只有在父母陪伴的时间内成长,才能培养出内心强大的孩子。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52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