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不打人的绘本有哪些?
前面说过,《玛莎和熊》是我们从小见到最多的绘本,它是孩子通过绘本与家长在教育方式上达成共识的共识。在这个过程中,会引导家长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遵守规则,以及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不过,最近,《玛莎和熊》又出现了另外的问题。我在看动画片的时候,总觉得这样的情节只是以动画片的情节开端,实际上,动画内容同样是最贴近儿童的生活的,因为动画片中的内容都是不以儿童的眼光去看的,这样的动画片大多是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熊孩子被大灰狼抓走等。
而且每次大灰狼都会大声的喊着,看《玛莎和熊》,或者在动画片中出现类似的情节,而不是大喊大叫或者谁谁谁干嘛干什么,他们会在动画片里模仿公主怎么做,或者会在剧情中模仿现实中的人。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真正的观察孩子,引导孩子真正的成长。
02 有耐心的父母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因为缺乏耐心,他们往往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不能安静下来,只是做样子,用行动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有的父母看到孩子调皮捣蛋,会选择训斥、打骂、惩罚孩子,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能安静下来。
这种做法也许是唯一的方法,但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
但是,父母也要明白,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教育孩子,需要有耐心。
有时看到孩子出现一些“异常行为”,父母会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也曾出现过很多困惑:
不知道该怎么纠正孩子的行为,为什么还是不明白
宝宝为什么经常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行为?
宝宝有没有出现“小情绪”?
为什么会出现“小情绪”?
怎么区分宝宝的“小情绪”?
2岁宝宝出现“小情绪”是件好事
宝宝高兴时,会给妈妈倒水喝,妈妈皱眉,宝宝会开心;
妈妈生气时,也会皱眉,宝宝也会生气;
妈妈皱眉看宝宝的表情,宝宝会心疼。
情绪是一种能量,会传染给我们,情绪也会传染给身边的人,所以,情绪也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宝宝的情绪也会影响到妈妈的表情。妈妈的表情有时候也会影响到宝宝。
有一次我带着宝宝去邻居家串门,碰到邻居家的妹妹,小女孩的妈妈就跟我抱怨:“你家宝宝是个小魔王,动不动就发脾气,我家宝宝跟她差不多大,可是情绪却很不稳定。
”
我笑着说:“是呀,就是典型的情绪管理失控了。情绪的英文是Emotion,有种解释是Emotion= Energy in Motion,即情绪是流动的能量。
管理情绪,并非压制它,而是需要给予出口和出口,让它流动起来。
孩子对情绪的认识、表达,还处在懵懵懂懂的阶段。他们大喊大叫、摔东西、发脾气,都是在用直接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而情绪本身,其实,是有轻重之分的。
如果把它比喻为一个情绪温度表,温度越高,等级表的影响力就越强,情绪便越激烈。
不同情绪等级表的情绪等级表就是:
0-1岁
0-2岁
0-3岁
0-3岁
3-5岁
6-9岁
10-12岁
12岁
12岁
14-16岁
16岁
20岁
16岁
20岁,30岁
。
所以,7-11岁,属于刚刚上小学的年纪,心智还未成熟,很多事情上的认知还未成熟,但是又属于发展阶段,所以孩子的情绪就像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而情绪本质,却是在经历一个个漫长的过程中慢慢长大的。
当孩子随着年纪的增长,在情绪与情感的识别下,他会渐渐懂得,这个世界是可以有一些情绪,而不是仅仅由一件事情来判断。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学会情绪识别的能力越来越好,但是,当孩子的情绪状态不好时,这种情绪也不能识别,只能是“积压”。
这种情绪的波动也就让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好,从而导致孩子学习效率低下。
情绪调控能力,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认知能力,另一种是情绪控制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中的一种与认知能力相关联的基本心理过程,包括感知运动能力、情绪感知能力、人际关系交往能力、自我意识、情绪调节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等。
认知能力是指人的基本认知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情绪调节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创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沟通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反应能力、控制情绪能力、抗挫折能力、自我保护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
认知能力是指人的认知能力和情感调控能力,包括观察能力、自我控制、共情能力、认知灵活、自我激励能力、自我约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自我控制和策略能力、身体协调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情绪自控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心理品质、适应能力等。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52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