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直厌学,一直厌学,一直厌学,我该怎么办?
好像写文章都想要写一篇文章,但是真正写起来却并不是那么简单。我也在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惊讶,有些痛苦,于是我问自己:我到底从哪里开始的?
我最开始的一种潜意识状态是关于愤怒。愤怒是内心的平静,是心理的抗拒,是对我们无力感的一种反抗,是一种对负面情绪的一种直接感受。
我想,这也是当初我面对孩子不上学的状态时,内心的真实想法。
我每天早上到幼儿园门口就会不断地听到老师在里面“打招呼”。
“你好!”
“早上好!”
“还记得带香肠。”
“我吃了好多。”
我每天都会重复着这样的场景,时间久了,我的内心越来越平静。
3、孩子的成长,源于父母的不焦虑
我们会发现,大多数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家长眼里,永远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
所以,有很多家长都在后台留言,询问:
“老师,我家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
“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
“老师,我的孩子喜欢踢足球,可我的孩子总是喜欢欺负别的小朋友,怎么办?”
等等。
这些问题都和孩子的厌学情绪密切相关。
同样的问题,出现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出现在12岁的孩子身上,更多的则是因为孩子的厌学情绪导致的。
而孩子厌学,往往呈现的是父母和孩子关系的紧张状态。
孩子会感觉到极度地痛苦,对学习产生厌恶,仿佛那个坐在家里被父母亲训斥责的孩子,对于这样的事情,在父母看来就是“不好好学习”、“摆烂”的表现。
孩子会因此反感所有事情,包括父母。
一旦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有任何的要求,孩子就会产生极度的反感情绪,也就是说他们不会对父母有任何提要求。
因为他们会觉得反正你会来的,再怎么努力也没用,干脆就不要再努力了。
所以孩子会厌学,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才会逃到游戏里去。
现实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要求高,孩子学习压力大,作为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一定要了解、了解,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
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厌学,提高成绩呢?
给孩子找找一个爱学习的榜样。
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多给孩子看一些积极的名人传记故事,比如名人传记等,让他内心有个学习的楷模,用心目中的榜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另外,这个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能要求孩子做到呢?
从现在开始,放下手机,高质量陪伴孩子。不要让孩子在有陪伴的情况下,一边自己玩手机,一边却要求孩子努力学习。
做好榜样,让孩子看到你努力学习的样子。
在陪伴的过程中,也告诉孩子,学习虽然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得到知识,和爸爸妈妈妈一起分享知识,一起进步,这样孩子内心有被尊重的感觉,就会更愿意与你沟通。
从而,也会变得更加自信。
04
如何摆脱手机瘾
前段时间,有位爸爸给儿子上了一课,据爸爸所说,孩子用手机看动画片,根本不看时间,还和爸爸妈妈因为手机发生了矛盾。爸爸觉得孩子不讲理,便把孩子的手机没收了。
结果这个孩子一怒之下,砸碎了家中的古董碗,自己的儿子也随之坠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其实,我们可以把手机的好处比坏处多,我们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首先,要让孩子知道沉迷手机的坏处
孩子长时间沉迷手机,会影响视力,严重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过早的接触手机,会让孩子对手机产生依赖,以后更加无心学习,成绩下降,逐渐养成不良的习惯。
慢慢的,手机成为孩子的学习工具,孩子得不到手机,就会烦躁不安,不想学习。
特别是那些沉迷手机的孩子,他们从一开始就很难管教,家长要么苦口婆心的跟孩子说,要么就是用各种手段来逼迫孩子放下手机。
我经常看到家长会跟我抱怨,为什么孩子这么大了还要拿着手机,现在孩子大了手机瘾都戒不掉。
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放下手机呢?
我们可以看看一位母亲跟自己孩子聊游戏的时候,洋溢出来的那种慈,在讲述和传递的过程中,不仅把孩子的情绪传染给了家长,而且还会把家长教育的道法应用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明白规则、敬畏,其实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当我们把手机当成洪水猛兽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不需要把手机当做洪水猛兽,而是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我们的关注点上。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52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