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太早厌学怎么办
“我家孩子刚上初一,这一年来就没怎么学习过,成绩一般,初一都没怎么好好学,初二天天嚷嚷,跟我闹情绪,我觉得管不了,我该怎么办?”
前不久,一位妈妈在网上求助。她说自己读初三的儿子,从小对学习就不上心,初一期末考试,儿子考了年级15名,原本是个好苗子,因为从初三第一次考试后,孩子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经常不写作业,老师也反映上课经常走神。
她很着急,平时也管教,但是没有用,现在孩子特别叛逆,她也特别后悔。
像这位妈妈遇到的情况,其实也很常见,很多妈妈都有和我一样的苦恼。当孩子不爱学习,成绩不好,或者叛逆时,家长该怎么办?
这三个误区,你遇到过吗?
误区一:孩子还小,大了就会好了
经常会看到一些家长说,孩子越大越不听话,我说一句,他有十句在那里等着。
误区二:孩子大了就会好了
在跟家长沟通的时候,你会发现,大多数家长都会陷入一种误区,就是认为孩子只要长大就会好了,就会自动帮孩子安排好一切,甚至是替孩子成长。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孩子真正需要长大的,难道仅仅只是父母有足够的爱吗?而已。
误区三:当孩子不爱学习时,可能是他还没有找到学习的乐趣
这位妈妈就跟我分享说,她的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时,语文老师对他儿子说:“你以后语文学得要用心,以后肯定能考上好的大学。”
这个时候,孩子很可能就会被老师批评,从而厌学,这也是许多家长会觉得学习很痛苦的原因。
我当时也是这么认为的,因为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因为不适应环境,成绩退步,后来干脆就不想学了,直到高一上学期开始,彻底不想学习,老师不同意,家长勉强同意。
直到现在,即使当时他在学校那个环境还算是个问题,但是,等到了初三毕业以后,才发现学校里面的学生往往都是差不多的,然后就直接退学了。
事实上,我们的社会上存在着“厌学文化”,并不完全是因为这种文化的影响,而是一些社会文化的产物。
比如,网络是一种无处不在的东西,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讲,他们没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更加不懂得荣誉与尊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再比如,学生在初二下学期的时候,虽然没有表现出对网络的强烈的依恋,但是依然会沉迷于网络。
初三毕业的时候,学校颁发毕业证书,他也想回家,但是他没有毕业证书,并且不能带回家,就只能靠家里的打工赚钱。
正处于叛逆期的他,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读书,更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因为家里穷。
之所以这样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家里父母虽然是农民,但是并不有钱,对于家里的经济条件非常有限。
就这样,小宋慢慢的将游戏成瘾,当做一种生活的累赘,而父母则是从不务正业,整天忙着工作。
高中毕业之后,小宋离开了老家,来到了一草学校,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没多久,父母的成绩有了起色,小宋渐渐地从一个中等成绩的学生,逐渐变成了一名倒数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老师对他的态度也有些不同了。
班主任老师知道之后,二话不说,直接找到小宋的父母,希望他们能把孩子送去上学。
可是,他的父母对他的态度很坚决,直接把他的手机砸了,并且对着他大喊大叫,说你整天玩游戏,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不行。
于是,小宋开始了早恋,在女孩怀孕期间,父母天天就摁着她,甚至还去辱骂她,为了不让她堕落,父母双方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孩子的管控也越来越严厉,想让她考上重点高中,在她达不到的要求下,父亲就直接把她送到了当地有名的戒网瘾学校。
谁知,到了戒网瘾学校之后,女儿的成绩不但没有提升,反而性格上变得越来越内向,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吃饭也是把房门紧闭。
看到孩子的变化,小宋父母的心里很着急,他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摆脱“网瘾”,只能小心翼翼地跟孩子沟通。
心理专家认为,所有的“网瘾少年”都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的信号,而寻找到真正的目标,靠的只有一个人。
也许是生活的压力太大,也许是环境的变化太多,也许是一些人际关系的变化,让孩子不愿意再回到网络世界中,“网瘾”只是一个标签,但是每个孩子的心理成长、教育方式都不一样,需要家长去找找一些参考答案来给孩子进行引导。
一个现实中的问题可能是孩子现在的情绪没有得到释放,但是在网络中的世界,有太多的孩子比他们内心更需要家长、老师们的理解和支持,我们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提升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上面,而不是单纯地只看到分数上的差距。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52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