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威龙不上学的原因,一方面是和他父母感情的破裂。另一方面则是他在学校遇到了一些困难,被老师、同学们排挤。一个是学业的压力,第二个是学校的人际交往。他需要在这里学习和成长,在这里遇到困惑,不解决问题,永远都不会想到向老师、同学寻求帮助。
他通过网络跟同学聊到了自己的困惑,有困惑,有不快,有一些疑惑,但都在一个一个一个的小问题上完成了。而当他成为了这个小问题的咨询师,他也得到了肯定。他开始看到了来自同学、家庭的支持。他在学校因为成绩不好,被老师嫌弃,成绩不好,他在家里被父母指责,被同学嘲笑。他们为了寻求肯定,他可能会逃学、厌学,甚至自残。
这样的孩子,可能是在用自毁的方式来反抗他的家庭,也可能是在用伤害自己的方式向父母索取。
为人父母,如果爱的能量不够强大,如果在家庭里,没有足够的爱,没有爱的关怀和支持,这些孩子是没有力量进行自我调整的。
相反,如果家庭中父母关系和谐,父母对孩子给予了足够的爱,给孩子积极的鼓励,让孩子感觉自己的价值,也让孩子看到了父母无条件的爱,孩子就会有力量,也会有自信,慢慢的,孩子的情绪就会稳定下来,遇到困难也会迎难而上,不至于被外物所吸引。
就像《小欢喜》里的英子,她对妈妈的爱就是窒息的。她考南大,妈妈非要她上北大清华;她考南大,妈妈非要她改北大。
妈妈就是要不断给她洗脑,逼她改,逼她考南大。
终于考上北大清华以后,英子很不开心,失眠,抵触,想要自杀,她觉得妈妈不理解她,还把妈妈绑在自己身上,随时随地大小便,还把妈妈绑着头发,天天要围着她转,像个老太婆一样。
看到她不开心,妈妈还会用她以前喜欢的发型、发着光的鞋子,给她买新衣服穿。她甚至还跟妈妈大吵一架,认为妈妈是故意要杀她的,还拿走了她的首饰,还对她拳打脚踢。
她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遭受到的痛苦,可是她在家里太压抑了,她在学校里一点都不开心,总是听到妈妈的声音就害怕,要不是听到声音,她就睡不着觉,要不就是特别的累。
她想到了死,要不是听到妈妈的声音就觉得浑身难受极了。
从小到大她的妈妈是最好的,从来没有让她独自生活过。
从小,她的妈妈就经常带她出去玩,看见大自然,就想办法引导她,培养她,让她自己感觉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也让她的性格越来越怯懦,变得自卑,也让她开始自暴自弃,不相信任何人。
最终,她患上了抑郁症,整日的沉默寡欢,甚至整夜不眠不醒。
“
最让我痛苦的是,小时候只要她听话,我就要出来压制她,并且要让她明白,我要说的话,她不会听。”
我曾听过这样的一段话:
“虽然我的婚姻非常幸福,但是,夫妻的关系非常的拧巴。我希望自己不要那么辛苦,为了孩子,为了自己,我还要牺牲一切。”
其实这样的婚姻里,一定会出现很多问题。
我们都知道,要在婚姻里不要争吵,在孩子面前更是如此。
但是夫妻吵架时,有些家长就会选择用暴力解决问题,有些家长会选择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另一半的样子,有些家长会一边和孩子,说这件事怎么办,一边又给孩子讲了道理。
“你再这样以后就再也没有人爱你了!”
“你再这样,就让你爸爸揍你了!”
“如果你表现出好的话,我就带你去迪士尼玩。”
这是很多家长不希望孩子听到的话。
在他们眼里,教育永远只有一个标准答案。
孩子做错题了,家长会说:“考试就是了解孩子的吗?你应该这样想,应该那样做。”
可孩子往往并不领情。
这就导致了,孩子做错事以后,家长也不会容忍,还要给孩子讲道理,甚至打骂。
这就导致孩子变得脾气暴躁,甚至是自闭。
其实,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多半是因为孩子在学校里遇到了问题,或者是受到了校园霸凌,所以他才会选择逃避。
03、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应对
1.
千万不要打骂孩子
教育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知道,打骂孩子是最没用的教育方法,孩子比起家长,更容易受到伤害。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实验,他们将两组孩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一只笼子里的孩子在做实验,他们总是不按照指令行事。
但是,他们又不想受到任何人的指挥,所以便会产生反抗的情绪,和家长唱反调。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让孩子4-8周重返学校爱上学习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51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