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学生沉迷游戏?
前天,南通的李女士带着15岁的女儿到了本市同一中学就读,李女士的女儿刚上初中,她有些不开心。“她每天都要和我汇报她在学校的表现,学校的课程,她都是第一名。”李女士说,自己还要回家补课,女儿作业都要写到11点。
最近,李女士发现女儿正在和自己的一位同事在某游戏里玩游戏,一开始女儿还同意,但随着游戏的深入,女儿开始不愿意回家了。“我和孩子爸爸平常上班忙,平时又要忙家务,晚上下班回来还得做饭,我是真不知道该如何管教了,谁来帮帮我们的女儿。”
从李女士的描述中,能看出,她对孩子的管控,几乎达到了让儿子不自由自在的程度。
虽然我们“严管”孩子,希望孩子能够认真学习,但是,事实上,这样的教育方法只能治标不治本,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走到厌学的地步。
一位网友曾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小时候,她一直贪玩,成绩也不好。
小学毕业之后,父母让她去上了一所私立中学,就为了让孩子考上好的大学,父母也跟着她报了不少辅导班。
可她却被一种令父母难以接受的想法驱使,强烈抗拒去上学。
甚至还怀揣着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态,用各种手段来让父母妥协。
她向父母提出了要求,父母若无视了她的要求,她便跟父母争吵起来。
最后,她不惜用绝食来对抗父母,结果每次都没能让父母满意,造成了亲子关系的紧张。
以上,就是小琴父母的处理方式,自己处理孩子的焦虑情绪,父母处理孩子的焦虑情绪,也需如此。
那么,父母如何处理孩子的焦虑情绪呢?
首先,父母要学会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
孩子的考试成绩好,父母自然会欣喜若狂,孩子考的不理想,父母也会灰心丧气,这个时候,父母更要学会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
不要指责,更不要挖苦讽刺。
孩子的情绪,有时候会表现得很焦虑,比如,考前失眠,孩子情绪低落,父母就应该引导孩子,可以问问孩子:你是不是很担心这次考试,担心得不了高分,所以有点小紧张?
当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的时候,孩子就会有力量感和自信心,才会主动思考自己的问题,想象的更加积极。
其次,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
不一定要给孩子设立“完美”的标准,家长们可以通过不断的鼓励,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一些有些挑战性的事情。
对于孩子而言,学习也许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但是家长千万不要对此有过分的要求,否则只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家长应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看,让孩子看到更大的世界。
除此之外,父母还应该对孩子多一些耐心,不要因为一时的错误就否定孩子,“我就是这样,肯定能考上重点高中”。
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每个人都是天才,都需要一定的努力,而这个天赋只不过是父母培养孩子的“关键因素”。如果父母不重视,任由孩子“学坏”,那他以后的人生会很难有“出息”。
2、鼓励为主,批评为辅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也是千差万别的,孩子之所以会出现成绩不好、厌学等情况,也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那么父母就要学会采取措施了。
如果还是一意孤行,就要多鼓励、多理解,
让孩子在心理上得到满足,降低对成绩的执念。
父母要从心底接纳孩子的普通,承认孩子的普通,放弃所谓的““教育方式”,
学会欣赏孩子的优点,有耐心的引导孩子学习,相信孩子总有一天会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3、摆脱“教育焦虑”,父母应该如何摆脱“教育焦虑”?
一、以身作则,正视自己的不足
在当今社会,谁都希望自己能够脱颖而出,而不是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所以不管孩子平时多么努力,在学习上还是没有起色,我们都不要对孩子产生过高的期望。
特别是在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更要重视孩子的纵向比较。
他和“别人家的孩子”的对比,从侧面反映出对孩子的看法,对孩子的培养有着长远的影响。
作为父母,我们不要总是把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我们应该以别人家的孩子为榜样,这样,孩子才会真正地认可和接受自己,在这个基础上面不断进步。
二、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应该教会孩子正确的看待问题
1、实事求是地看待成绩
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优秀的人,也从来不缺聪明人,有些尖子生在平常考试中也有可能发挥失常,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让孩子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让孩子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成绩,不能骄傲。
2、不盲目攀比
家长应该明白一点,那就是学习不一定要考第一名,也不一定要考第一名,因为一旦考第一名,那么孩子就有可能失去父母的爱,并且这种爱的唯一标准就是每次考试分数,也许这次考不到第一名,但是明年的高考就会看到它的变好,如果考不到,孩子心里也会很难过,甚至会把这个念头当成是对父母的一种失望。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51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