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课不上学,这可愁坏了老母亲
2018年10月29日,北青-北京头条客户端发布了一条寻人启事,称不止一位被“控诉”得多的初中生、高中生,出现了旷课不肯去学校的行为。调查结果显示,约有70%以上的学生曾受到过老师的批评或责备。
这令不少学生望而却步。有的学生会因为不想上学,而去做些危险的事情;有的学生因为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会下降,而去做一些伤害自己的事情。
他们的厌学心理让家长感到担心。
厌学心理主要有这几方面原因
(1)不良的家庭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少学生家很优秀,也养成了很多好的习惯,其中也有一些学生厌学。笔者经常看到他们逃课外出打工,也有一些学生在小学阶段成绩就很好,但是到了初中就不行了,因为他们初中毕业的时候,他们想学习,他们根本就不会去学,到了初中毕业以后,情况才开始变成这样。
(2)父母过高的期望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不管是学习成绩还是生活上面的,都会给孩子设定过高的要求。而当孩子一旦达不到目标,就会遭到强烈的打骂。如果孩子的做法不符合家长的预期的时候,孩子就会受到严重的惩罚。
在学校里,孩子对于学习是缺乏动力的,如果能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成就感,那么他就会很乐意去学习,因为他能感觉到被尊重,被肯定。而这种内在的驱动力,会帮助孩子勇往直前。
一个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在学习上可能会变得越来越不自信,会畏惧学习,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陷入低价值感的泥潭中。当然,他也会因为无法看到父母、老师和同学,无法与自己建立良好的关系,因为他不信任父母,这让他非常痛苦。
不在一个层次,很容易让孩子找到自信,建立自信。这也是让孩子从低价值感的影响下滑到高价值感的一个契机。
第三,父母与孩子多沟通,重视引导,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
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成长营养,就是来自父母的关爱和陪伴。
父母要经常与孩子交流,多陪伴孩子,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让孩子自我驱动地完成一些任务,这能够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孩子收获了成就感和自信心,也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的精神获得充实,这样孩子的内心充满力量,那么就会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并在遇到困难时更愿意去克服困难。
所以,要想培养孩子的学习动力,就必须让孩子的内在驱动力产生,这样才能更加持久,更加有效果。
培养孩子的内部驱动力,就要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权,什么都不干涉,让孩子自己决定。
而不是父母做主,控制孩子。
我家孩子在刚上小学时,还不是特别愿意学习,可是在学习方面,我们却非常的看重学习。
我们给他报了一个课外班,补习班每天都在上演,他也不愿意去,因为我们认为只要他上了大学,他的未来肯定是可以自主的。
每天晚上都会起来写作业,甚至会让我们给他报了很多辅导班,可是他自己却并不愿意。
上了高中后,孩子的学习成绩依旧很不理想,我们想着可能是孩子在大学之后,就不爱学习了,所以才逼着孩子报了一些辅导班。
我们也很想让孩子再上大学,可是孩子根本就不愿意学习,他根本就不喜欢,他也想出去玩儿。
一气之下,我们又把他送到了一个更加严格的补习班,监督他学习。
儿子的成绩不仅没有提升,反而还下降了,而且脾气也变得很暴躁,一言不合就会用脚踢东西。
那个补习班老师无奈,只好把他送到了一个更加严格的补习班里。
好在他们得到了尊重,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和补习班老师好好相处。
后来,我们也经常给孩子请补习班,不想让孩子太累太辛苦,就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但孩子却不乐意,总是缠着要自己去,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儿又要去上别的兴趣班。
这时,我们就经常和孩子发生冲突,吵架的原因无非就是因为孩子的作业太多。
先是孩子做作业的时间,孩子看手机的时间太长,家长可以先让孩子休息10分钟,等孩子写完了之后,再让孩子去做别的事情。
接着就是说孩子做作业的时间,不能太久,最好在半个小时左右,如果孩子自己愿意的话,那就可以让孩子先做别的事情,等时间一到,孩子就会发现,原来玩手机也没什么。
最后再来和孩子立下约定,比如说规定晚上写完作业后,可以有半个小时自由时间,而且这样的话可以保证他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面是不能玩手机的,这样的话,孩子也不会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玩手机,看电视,没有节制,也没有办法能在写作业的时候,完成作业。
所以家长一定要做到劳逸结合,不能给孩子很大的压力,这样的话孩子才可以更好的去学习。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50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