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是手机好还是平板好?
10岁是中国人的恐怖假期。孩子们与平板电脑打交道的时间越来越长,为了培养他们的自制力和学习习惯,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大人在选择一件事时要先思考这件事。如果我们不去了解,也许会因为孩子的认知能力、自律性和思考能力等原因,而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对孩子进行偷懒式教育。
那么,为什么很多孩子对手机爱不释手呢?究其原因,是因为手机在使用方面,有太多的便捷。而且有很多的人在这里还被贴上了“抄袭”、“隐形”、“廉价”的标签。这里的廉价,并不是廉价,而是有害的。
最直接的就是它已经成为了“毒害”孩子的网络“凶手”。这种暴力,毫不留情的,已经被孩子们视为“毒害”。
在中国,手机是孩子们的学习工具,接触手机的比例越来越高,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像这些孩子那样自控力非常强,但孩子们也有自己的需求。我们不能盲目的用这种东西来打压孩子的自我需求,相反,我们应该学会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引导孩子。
3、孩子可以玩手机的前提是有家长的陪伴
孩子对手机的需求来自于家长,但家长的陪伴要比手机更加重要。因此,家长们更应该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在孩子面前尽量减少玩手机的次数,多陪孩子玩一些有意义的游戏,不要让孩子沉迷于手机。
4、带孩子走出家门
孩子们在幼儿园时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作息时间,那么, 当孩子对手机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的时候, 家长就要帮助孩子建立起这种意识,帮助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完全靠家长自己去调控,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家长们要对孩子多一些陪伴,陪孩子多出去走走,让孩子形成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玩手机的行为加以引导。
当孩子哭闹时,家长要找到自己的工作并加以制止,要知道,孩子是需要家长的陪伴的,并不是只会用手机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家长要让孩子学会自娱自乐,自娱自乐。
5、陪孩子一起使用电子产品
如今的很多电子产品都有不错的工作,可以陪孩子一起使用电子产品。例如, 让宝宝使用拼图、绘画、积木、拼拼图等,这些都是非常不错的方法。
6、规定玩电子产品的时间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2岁以下的孩子,不建议使用电子产品,2-3岁的孩子每天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也不能超过1小时。
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那么当孩子需要使用电子产品时,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
18个月以下的孩子,除了特别需要注意的安全,最好不要让他们接触电子产品。
2-3岁的孩子,每天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
3-6岁的孩子,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手机,可以让孩子明白手机可拨打电话、可与人聊天、视频等基本用途,但一定要远离手机游戏。
如果家有3-6岁的孩子,正确的做法是这样:
1.父母家人手机尽量删除游戏、音乐、视频等各类容易吸引孩子的APP。即便孩子想要玩手机,除了翻翻相册、拍拍照,也不会觉得有趣,自然能找到大量的手机游戏。
2.父母家人手机去娱乐化,即删除游戏、音乐、视频等各类容易吸引孩子的APP。即便孩子想要玩手机,除了翻翻相册、拍拍照,也不会觉得有趣,自然不会一直缠着父母要手机玩。
3.积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多与孩子共读儿童绘本。(绘本故事选)
(绘本故事讲的生动有趣,孩子更爱听)
丰富多彩的文字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手机里的动画片或者故事情节也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主动阅读兴趣也会逐渐增强。
4.父母要做好榜样,放下手机,陪伴孩子多读书。
孩子对手机上瘾,多半是因为父母陪伴的缺失,孩子小的时候,是父母陪伴的最佳时间,要么陪伴要么玩手机,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更胜于手机。
建议家长尽可能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运动、一起做家务,一起参加户外活动,让孩子知道,父母陪伴的重要性。
5.父母要以身作则,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多带孩子参与户外活动。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幼年时期与父母的亲子活动越多,那么他的大脑发育就越好,智商也会更高。
据统计,中国有60%的父母都是忙于工作,很少陪伴孩子,这就意味着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越少,孩子成长得越快,亲子陪伴的质量也会越好。
希望家长们能够摸索出一个适合孩子的方法,陪伴孩子快乐成长,我们自身也会受益。
以上是这位家长的发言,也希望大家能够思考一下,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和孩子建立好的关系。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50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