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抑郁症的女儿沉迷于游戏怎么办(孩子得了忧郁症了还玩游戏)
有位网友在我文章后评论说,博主的孩子和我女儿不一样,她的孩子并不沉迷游戏。
孩子网瘾怎么办?孩子网瘾不是简单的指沉迷王者荣耀,和平精英,英雄联盟,第五人格等游戏,还包括了看网络小说,听网络小说,刷短视频,网络聊天等等,太多未成年的孩子沉迷网瘾不能自拔,导致孩子心思都花在网络上,无心上学,从而导致成绩下降,甚至不上学的,赖颂强老师团队专注于协助父母,从六个步骤帮孩子改善沉迷网瘾的问题。
我这才惊觉,我竟然把这事抛之脑后,直接忽略不计了。
谁说我女儿不沉迷游戏?
据我女儿自己承认,王者买皮肤、账号,数年累计已上万元,而且正在进行时。
近期某一天亲耳听到她和网友的对话。那个小伙子问她,你游戏里充这么多钱?你妈妈居然会同意?游戏只是消遣的,没必要投入太多时间和金钱。我走过去直接对着女儿手机喊:“我就是她妈,我是被逼的。”
事后,我问女儿,是否有所感悟?是否要决定改正?女儿却说她认为这钱花得值呀,因为增添了很多快乐,让她觉得人生更有意义。
我默然。因为我知道,目标脱离需要女儿找到另一个可替代的新目标。希望女儿早日找到更积极更能心生愉悦的新目标。
除了买游戏账号、皮肤、游戏装备,还买了很多国外游戏玩。说感到生活无聊、活着没意思的时候,换个新游戏,会让她增加充实感和快乐感。
很长一段时间沉迷游戏,无法自拔。
特别是有一小段时间,因病情加重,一心求死,但又怕疼,竟故意熬夜打游戏,白天少睡,以求猝死。这是她住院时告诉医生的。我大吃一惊。而那个年轻漂亮的女医生,竟然忍不住笑出了声。
有一段时间,她还会关注瑞士安乐死的事情,让妈妈存钱,送她去安乐死。
总之,心理疾病孩子的家庭,提及生死的频率,会让正常家长大吃一惊、难以置信。
刚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的时候,女儿情绪低落、自罪自己、了无生趣,长时间躺在床上,默默流泪或暗自神伤,连打游戏的心力和兴趣也没有,说什么都没意思。
我印象深刻地记得,有一天我下班回到家,看到她抱着膝盖,蜷缩在沙发上,两眼含泪,满面悲伤。还经常把自己关进衣柜里无声哭泣。
所以,后来女儿欢天喜地打游戏,和游戏网友语音聊得很开心,我是乐见其成的。
我只是要求她注意保护眼睛和不熬夜。
因为,近视的尽头并不是近视,而是生眼病,甚至导致失明。
女儿听到她喜欢的医生,告诉她熬夜会伤害大脑健康,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时,就很少熬夜了。
最近为了体验生活,让我允许她熬了一次夜,那浑身的难受劲儿、头痛,让她总结说再也不熬夜了。所以,有时让孩子承担选择的自然后果,接受生活这老师的教诲,是很有必要的。
现在,每天催着早睡的人是她,十一点前,大多是十点,偶尔甚至九点半(因为减肥吃得少,为了不被饥饿打败,提前进入梦乡逃避)。
我只要求她不熬夜。晚起是被允许的。只要晚起不造成失眠就可以。女儿通常九点钟,最迟不超过十点起床。
女儿后来软磨硬泡,说为了搞好亲子关系,让妈妈学会吃鸡和王者,和她组队。
平常只会玩消消乐的我,气冲冲地下载了吃鸡,结果路不会走,车不会开,敌人发现不了,不断扑街中。我愤怒地卸载了。冷静下来,我又硬着头皮重新学会了。
千辛万苦学会了,女儿又嫌弃我菜,不带我玩。
今年我问她,当时为什么强迫妈妈玩游戏,她说想妈妈更快乐。沉迷游戏后,一方面少焦虑,另一方面就没空唠叨她、控制她了。哦,原来是一枚糖衣炮弹哈。
不过有个好处是,对女儿玩游戏、游戏一局未完万事不理的现状,更加能理解,提高了容忍度。有时候还向她请教技术问题,女儿虽然一脸嫌弃,说我笨、低智商,但也很开心耐心地指导我。的的确确改善了亲子关系。
心理咨询师告诉我说,女儿说妈妈在打游戏的时候,让她感觉很开心很放松很安全。
有位颇有见识的网友,也提到要和孩子同频、共情的重要性。她也主张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增加共同话题,增加亲密关系。
有个视频,失恋的女儿在大雨滂沱中躺在地上嚎啕大哭,妈妈什么也没说,挨着女儿躺了下来。
刚失去老伴的邻居爷爷正伤心哭泣,路过的小孩爬上爷爷膝头,抱着爷爷脖子陪着哭了好一会儿,让爷爷情绪好了很多。这小孩就是天生的心理疗愈师呀。
面对病孩,这也是家长们要考虑的问题:如何共频,如何共情?让孩子愿意打开心门,与外界开始情感流动,从而走出心魔,重获新生。
能好好活?谁愿意当个癞皮狗,这样自甘堕落、自我放逐、没脸没皮的活着?好多孩子生病前,也是别人家的小孩呀。别看孩子横行霸道、一脸傲娇,其实心理相当慌张,缺乏安全感。因为知道自己如此糟糕,如此垃圾,怀疑父母是真的爱我吗?能一直爱吗?能永不放弃吗?
有位朋友,她的儿子已经三十岁了,还时常找妈妈确认:“你会一直爱我吗?不会抛弃我吧?我好怕你嫌弃我,丢下我。”真的,老母亲的心肝肠寸断呀。
这时候家长需要读懂孩子,孩子的每次作,不过是一次次考验,是不断地试探和确认。家长要用无条件的爱和包容、接纳,大声地、坚定地回答:“爱呀,深爱且热爱。无关其他,只因为你是我的孩子。”
为什么我潜意识里会全然忘记我女儿沉迷游戏的事呢?把沉迷游戏、不上学合理化了?
因为我女儿后来网贷、冲动消费、离家出走、异地见男网友、说走就走的旅行。搞了太多事情。以至于,不哭不闹,不搞事情,安安静静打游戏,完全可以被鉴定为妥妥的小天使。
不合理化又奈何?
太多家长走过的伤心路:学霸孩子——厌学、请假——休学——沉迷游戏,考清华、北大——考985、211——考一般大学——考大专——考职高——活着。
我知道有些家长收手机、断电断网、断钱断粮、规定时间、逐出家门,全一一试过。可事实上除了恶化亲子关系,让事态更严重,什么正面作用也没有。
不如效仿大禹治水,“堵不如疏”吧,治水时一味封堵不如合理疏导。引申为采用疏泄引导的方式将事物纳入正轨,从而避免因为暴力压堵所引起的强烈反弹。
总之,我女儿的一切问题,包括沉迷游戏,我都遵循“堵不如疏”的原则,的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还是老生常谈,家长得去学习成长改变,去活好自己,不哭泣、不焦虑,活得有劲、有趣、有奔头,家长人生美好的样子,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和无声的引领。
活好自己的家长,才有力气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给予孩子平等、尊重、理解、接纳。而只有这些,才能点燃孩子的生命之火,唤醒孩子的生命能量和内驱力。这才是家长们的目标和任务。
一旦点燃、唤醒,游戏什么的,通通会走开,孩子就会自动自发地沉迷于积极上进,循着生命本能的呼唤,不断向阳而生了!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48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