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电竞该怎么办(玩游戏被劝退)
日前,成都一家电竞教育机构提供“劝退业务”的新闻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将其称为“戒网瘾”新方法,也有网友担心,这会不会是机构为了迎合家长,打着劝退的旗号“额外”收费。所谓的电竞“劝退业务”到底是什么?它真的能拯救“沉迷游戏”的孩子吗?
戒除网瘾?目前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主要是分成3种,第一种是无条件的接纳孩子沉迷网瘾,等孩子自己哪一天玩够了,自己醒过来,但要等半年,1年,3年,5年,不知道?第二种是送孩子去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但家长先要确定孩子从网瘾学校回来后再次接触网络沉迷进去怎么办?第三种是家长帮孩子建立规则意识,让孩子每天在正常的上学,正常的完成作业,正常的作息基础上,每天有边界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3年来的改善孩子网瘾方案,可找我们获取戒除网瘾的6个步骤资料。
“无心插柳”的电竞“劝退”
“这次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1月19日,因被成都一家媒体报道称提供电竞“劝退业务”,成都某电竞教育机构负责人侯旭在一天之内接受了不下4家媒体的采访。
三年前创办这家提供电竞培训的第三方教育机构时,侯旭的想法是,给职业俱乐部提供优秀的电竞苗子,好比是电子竞技“健身房”,通过集中训练提升学员打电子竞技的水平,选拔有可能成为电竞职业选手的人才。
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侯旭发现,这是一个“伪需求”:成年人来参与实践的少,报名的都是14岁至16岁的青少年。侯旭说,这些学生参加电竞培训的目的很单纯,觉得自己在圈子里很厉害,想通过培训成为电竞职业选手。
“以前,家长没有现在这么开明。”侯旭回忆说,早些年,这些家长和“沉迷打游戏”的孩子斗争了很长时间,有的尝试了心理咨询无果,有的孩子甚至已经辍学在家。真正同意把孩子送来接受电竞培训的家长,往往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
“我当时的态度就是,看看他是不是那块料,希望有专业机构把他淘汰掉。”何女士说,2018年9月,还在读初二的儿子告诉她,自己想打电竞职业比赛。目前,因为水平有提升,何女士的儿子每周末还在电竞教育机构继续训练,但何女士坦言,她当初决定把儿子送到电竞教育机构,并不是为了把他培养成职业选手。
侯旭表示,孩子想打职业比赛的原因很复杂,“劝退”只是副产,在他举办的训练营中,9成孩子经过训练之后,自然打消了这个念头,乖乖回家。
“孩子们会发现,电竞训练并不简单,甚至极其枯燥”。据侯旭介绍,电竞教育机构会有短期或长期的训练营,采取模拟俱乐部的训练方式。
上午进行针对性训练,以游戏“和平精英”为例,有的学员需要在游戏里练习驾驶技术,“(在游戏里)开一周的车,这种重复性劳动很枯燥,学生们就会觉得职业选手不好当,慢慢就放弃了。”下午做团队模拟对抗赛,训练配合意识,和孩子们打对抗赛的都是退役的职业选手,游戏造诣比较高,很多学生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下来。
“其实,这些所谓‘劝退’业务两三年前就出现了,只是因为共青团中央官微最近转发了相关内容,大家才知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家电竞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均如此表示。
对于电竞培训如何演变为“劝退”,作为早一批电竞教育从业者,全国体育运动学校联合会科技体育分会副会长李季涛有自己的看法。
2016年9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布《关于做好2017年高等职业学校拟招生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公布了13个增补专业,其中包括“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在这一大背景下,电竞教育应运而生,提供包括艺考培训、职业培训、学历教育等在内的服务。但彼时的电竞培训班,主要目的还是培养电竞选手,输送给俱乐部。
“有意思的是,很多孩子来了之后吃不了那个苦,对电竞的认知被颠覆后就回去了。”李季涛说,于是,在2017年底到2018年初,所谓的“电竞劝退业务”初露端倪。
“劝退”只是表象,有能力打电竞的好苗子很少
据多位电竞教育机构负责人介绍,这些所谓的电竞“劝退”业务,有的叫训练营,有的叫体验营,但做法类似:怀有“职业电竞选手梦”的青少年慕名而来,参加为期一到三个月甚至半年的军事化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团队打比赛、教练分析战况等,有的训练营还会组织孩子们进行体能训练。
但是,各培训机构均表示,“劝退”只是现象,没有哪家电竞教育机构会打出“劝退业务”作为训练营的营销手段。“你说劝退,还有哪个孩子会来?”
“不要为了劝退而劝退。”RNG电子竞技俱乐部开设过三届电竞体验营活动,该俱乐部市场负责人弓于钧告诉记者,体验营的初衷是给电竞爱好者提供一个机会,了解职业选手每天的生活和经历。在体验中,有些人发现这些经历和想象中不一样,不再想当职业选手;有一部分人还想试试;还有一部分人觉得当不成选手可以转变身份,成为电竞行业里的一员。
华竞互娱电竞教育负责人袁哲东对一个孩子印象深刻。2018年夏天,云南昆明的一个高一男生来到南京,想在该机构参加培训。
“他觉得自己电竞打得不错,希望通过电竞教育机构训练,进入青训营。”袁哲东记得,这名学生和家长矛盾很深,父亲冷漠、粗暴,母亲有点“关心则乱”,父母同意他来南京也是希望他能试一试,或许是条路。
“暑假练了一个月,确实不错,然后他休学了半年,在这里又练了三个月后去俱乐部试训。但在青训营待了三个多月,他还是找不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最后决定放弃。”袁哲东说,这个孩子后来决定考大学。
现实中,真正有能力打电竞的好苗子很少,能成为职业选手的更是凤毛麟角。侯旭的机构每年招收学员100多人,其中青少年占90%以上,但最后只有5%的学员能够进入更职业的培训,比如俱乐部的青训营。
李季涛解释了其中逻辑:每个电竞项目在全国有一个榜单,职业俱乐部选人的第一步就是在这前一百名中选将,因为这些选手已经通过排名证明了自身实力。
“全国电竞用户4亿人,能排到前一百名的有天赋的孩子,是很少一部分。”李季涛说,有的孩子来电竞教育机构培训是希望突破瓶颈,但有些孩子打了一年还是“白银水平”,非要参加训练营的话,自然会被“劝退”。
弓于钧也持同样的观点。据他介绍,体验营未来的方向也将调整,引入电竞幕后从业者的项目,“让孩子们知道,热爱游戏并不代表擅长,如果想把热爱变成职业,还可以做其他尝试。”
电竞“劝退”无法帮孩子摆脱“网瘾”
“现在电竞教育有个特殊业务,职业战队训练体验服务,也叫【青少年觉得自己水平可以打职业不想上学让家长送他们去打比赛当电竞选手劝退业务】”,近日,游戏博主“尤利乌斯Alter”在自己的微博中,故意用一长串不加任何标点的描述调侃“劝退业务”,没想到引来了大量关注,不断有家长私信他,寻求帮助。
“我不反对儿子玩游戏,可他为了玩游戏,书都读不进去了。”“真的很需要这个游戏劝退业务,我弟弟已经两年没上学了,才14岁。”“孩子天天嚷嚷着要当电竞职业选手,太愁人了。”这是家长们面临的普遍难题。李季涛在知乎上免费为四五千名家长做过咨询,家长们提问最多的就是“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
为何会有这么多的孩子希望打职业比赛?“尤利乌斯Alter”说,因为孩子们只看到了站在“聚光灯下”的电竞选手,而对“聚光灯”外缺乏了解。在日常观赛中,孩子们看到电竞选手夺冠、为国争光,很容易被选手光鲜的一面所吸引,想要成为下一位冠军,但他们往往对电竞选手在幕后所付出的努力缺乏了解。
接触了不少家长后,“尤利乌斯Alter”将这些想要去“打职业”的孩子们分为三类:“沉迷游戏,通常意义上的网瘾少年”“拿电竞当幌子打游戏”“真的觉得自己以后能当选手和主播”。“悲观地讲,电竞教育机构对第一类孩子能起的作用可能不理想。”
这一点得到了侯旭的印证。他发现,在被家长送进训练营的孩子中,很多已经不学习,就想做选手,家长们希望最终达到让孩子“回学校读书”的理想状态。但最终,这些“沉迷游戏”的孩子,只是从训练营退出,真正回去重新读书的并不多。
侯旭坦言,劝退成功率并不高,“孩子沉迷游戏的成因不一样,家庭矛盾、学校欺凌和歧视,都会导致孩子躲进游戏的虚拟世界里逃避现实。”
“尤利乌斯Alter”也认为,这类“沉迷游戏、逃避现实”的孩子,根本原因不是爱打游戏,而是生活中出了问题。在他看来,电竞教育机构不失为一个选择的原因是,在这里,孩子对同辈和教练的对抗心理会小一些,“一个有良心的机构会引导他和家人建立沟通。”
在李季涛看来,电竞体验营能够被选择的原因,也有社会对电子竞技观念的改变。之前,问题家庭会把孩子归结为“网瘾少年”、“孩子病了”,把他们送进像“豫章书院”之类的机构“治疗”,但随着这些机构被爆以“电击疗法”等疑似虐待孩子的行为进而被关停,体验营填补了家长的需求空白。
李季涛担心的是,“劝退业务”被炒热之后,曾经的“网戒中心”会不会换上“训练营”、“体验营”的马甲,欺骗家长和孩子。
在采访中,侯旭一再强调,电竞教育机构提供的并非“劝退业务”,“也不可能实现对打游戏的‘劝退’”,机构能做的只是让孩子对电竞选手这一职业有正确认知,扶正价值观,“彻底解决沉迷游戏问题的‘药’在家长和学校那里”。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47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