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和青春期孩子一起看的电影(关于青春期孩子交朋友的电影)
叛逆、离家出走、早恋,甚至因为和父母吵架,就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当这样相关的新闻标题出现时,很多家长感叹,作为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太难了!
孩子叛逆厌学怎么办?所有的父母们,都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叛逆厌学,不知道如何去引导,可以找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要指导方案,从孩子的心理建设,到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目标的引导,都会有具体的指导步骤。
记得北京市曾抽样调查了3000多名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其中“对待父母的态度”一项中,56.28%,也就是超过半数的孩子都投给了最强烈的选项——极度反感或痛恨父母。只有4.75%的孩子表示喜欢自己的父母。
看到这个让人讶异的结果,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家长给予了孩子最多最大的爱,但是孩子给予家长的却是强烈的嫌弃反感,这种极大的反差,究竟该如何调整?
今天小说哥为大家推荐几部影片,或许家长们能够从中找到与青春期孩子的相处之道。
《怦然心动》——孩子的底气来自家人的尊重和理解
导演:罗伯·莱纳
该片描述了青春期男孩女孩之间简单、平凡、有趣的故事。除了男女主角的主线情感故事外,女主朱莉的父母与她在生活的点点滴滴的相处方式,非常值得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们借鉴。
在朱莉家,父亲会和朱莉分享关于自己的事情,不论是丢失工作的窘迫还是未完成大学学业的遗憾,他都会和朱莉交谈;
朱莉因为梧桐树被砍掉伤心哭泣,爸爸会送一幅梧桐树的画来安慰她,当其他人都觉得那只是棵树时,爸爸却不这么认为,他希望朱莉永远记住那棵树给她带来的快乐;
当朱莉目睹父母的第一次争吵后,他们会在晚上依次跟朱莉真诚道歉并认真解释,最后再告诉朱莉他们的爱;
当朱莉的暗恋被家人熟知,即使在成年人看来懵懂而幼稚的想法也被家人尊重与认可。
正是这种家庭氛围给朱莉底气,让她爱而自尊,自由而不自束。可见,许多孩子的底气都来自家人的尊重与理解。所以,作为父母,要相信孩子,用高质量的陪伴,为孩子积累自信的底气和乘风破浪的勇气。
《我杀死了我的妈妈》——好好说话,才是沟通的开始
导演:哈维尔·多兰
影片里面的妈妈跟青春期的儿子就像敌人一样。开车送儿子上学的路上,两个人因为“哪个广播台更好听”吵起来了。妈妈不接受儿子的意见,一生气就对儿子吼了一句:“你要是不满意,就滚下去!”
周末本来说好让儿子邀请同学到家里玩,妈妈却临时反悔,甚至威胁儿子:“不听我的话就没有零花钱。”甚至没跟儿子商量,就直接给儿子办理了转学。
妈妈认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对的,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这一切的事情,都让儿子恨得咬牙切齿。就连去新学校的当天晚上,母子之间也是硝烟四起。
儿子甚至撂下狠话,并羞辱妈妈:“我会在17岁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分钟,给你打最后一通电话!”
现实世界里,很多妈妈总是习惯性地用“我是为你好。”对孩子释放自以为是的关心和爱,殊不知这根本不是爱,而是强烈的控制欲和命令。
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只有去尊重,去坦诚沟通,才是亲子关系缓和的润滑剂。所以,作为父母,愿我们能放下控制的枷锁,把他们当成一个“成年人”,当成一个朋友那样平等的身份去沟通。
《不可能小姐》——为人父母,一定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本片的女主角欧若拉,是个被留了一级的“差生”,在家排行老二。因为上有漂亮的长姐,下有闻名全校的学霸妹妹,她感觉没有人在乎她。
鸡腿鸡翅自己永远吃不到,只有要干活了,才会第一个想起她。爸爸妈妈也不能说不好,只是对她,没那么用心。
在一次偷偷听到父母在开玩笑吐槽她后,她哭着留下一封“致所谓的家人”的信,离家出走了。
后来,在欧若拉觉得被全世界孤立的时候,她遇上了一位懂得尊重和欣赏她的代课老师。
在她离家出走的时候,有依旧喊她“小宝贝”的外婆收留她,告诉她交朋友不顺利,仅仅只是因为你们的个性不合适而已。
后来,她鼓起勇气加入了一支乐队,她也终于发现酷酷的自己就很完美,她重新找回了自信和快乐。
这个影片告诉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许你认为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可能在孩子眼中就是天大的事,所以当孩子出现异常举动时,不要着急责备和批评,给予耐心和正确引导真的很重要!
好嘞,今天就为大家简单介绍到这里。愿家长们能通过这些电影,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和对孩子的态度,与孩子一起顺利度过人生中的这段特殊时期。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47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