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铁上读书(地铁里读书的人)
01.
孩子学习?对于所有的家长来,最关心就是孩子的学习,对吧?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成绩呢?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因素有哪些?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3年的家庭教育服务经验总结,影响孩子学习的主要因素有22条之多,家长你了解几条呢?
今天聊一张“读书”的老照片,就是最上面的这张。左边的两个孩子在读书,右边的在玩手机,嘴角有笑意。
查了一下,这张照片在网上流传很多年了,是老图。但我是刚刚才看到。非常扎心,非常残酷。
有人说这张照片应该命名叫“差距”。因为从中可以看到两种家长,对孩子教育、习惯培养的不同,爱看书的,比爱玩手机的有前途,有教养。
这种说法太极端了,我不太认同。孩子还小,未来一切皆有可能。不可能仅仅靠一张地铁上随手拍的图,就可以预判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当然,这些年,世事经历多了,也慢慢明白,一个底层家庭的孩子要想逆袭,达到世俗层面上的成功,那不仅要看勤奋、天赋,也要看家庭的资源、环境、运气。
而最大的运气,可能就是:投胎到一个好家庭,遇到一对好父母,让孩子有爹可以拼,也是一种骄傲。
02.
加味精的鸡汤里,也有真道理
前一段时间回老家,和高铁站“旅友书屋”的收银员聊了一会。她告诉我,她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观察结果:
看上去有钱的家长,带孩子进来逛,很尊重孩子的意愿。只要是孩子喜欢,无论是科普绘本,还是小说散文,一般都会很痛快地买单。
而那些看上去经济条件一般的,尤其是一些穿着很朴素的老人带孩子,大多是逛逛就走,买玩具零食多些,说的最多的是“我给你去买好吃的”。
看起来像在外打工的父母,孩子就是想买书,明确说自己喜欢哪本书了,他们一般也不会掏钱。
是他们买不起书吗?绝对不是。
平心而论,相较于其他玩具、零食,书在中国是非常便宜的了。三五十块就能买一本。就算一年买十本,也就在五百块左右。真要买,一般还是买得起的。
真正的问题是,很多家长困于视野、生活习惯。在他们的认知里,虽然知道看书是一件好事,知识有用,但到底多好,多有用,却说不清楚,也不太在意。
更何况,像阅读这种事,它的作用是润物细无声的,很难肉眼可见。它不是吃薯片喝可乐,一袋下去立即不饿了,不渴了。
常有人说“父母的格局、视野,决定孩子的未来”,听起来很像加了味精的鸡汤。如果冷静地想一想,其实还是很有道理的。
就算你进了书店,懂行的父母,可能会告诉你:红楼梦太难,等你上初中再看。现在可以看看青少年版。甚至于还会顺带着普及一下曹雪芹的家世、康乾盛世。
而“无知”的爹妈,能够二话不说,直接掏钱买下就算很不错了,没有心情也没有能力去和你商量。
03.
养育孩子,也会有马太效应
其实,这种地铁上的“差距”,我在其他地方也看到过。最常见的就是图书馆、书店、博物馆、科技馆。
你去图书馆、书店转转就会发现,在公众场合和孩子平心静气说话,耐着性子陪孩子一本本挑绘本的家长,往往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他们的衣着、谈吐得体,物质生活丰裕。
相反,你很少看到那些满脸疲惫、一手老茧的父母,带孩子逛书店。偶尔看到,他们也大多有些局促不安,或者直奔书柜,买了书就走,或者随便逛逛,行色匆匆。
看得多了,我就想一个问题:这些家长,到底是因为爱看书,才有钱有闲了,更有耐心培育孩子。还是因为有钱有闲了,才爱看书呢,才倾力于下一代呢?
不仅仅是“看书”这回事,在他很多行业,类似的场景也很多。
就算是坐地铁,同样玩手机,有些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上网课,玩洪恩识字,看可汗学院、网易公开课。另外一些孩子就是吃鸡、打金了。
回到这张地铁图来看。难道右边的妈妈,她不爱孩子吗?她不希望孩子出人头地吗?不可能。
但是受限于她自己的生存环境、教育、成长经历,在养育孩子的路上,她可能只会说一句“你要好好读书”,其他更好的办法也没了。
难道右边的孩子天赋就比左边的差吗?未必。但哪种家庭享受到的资源更丰富、机会更多,成材概率更大,那也是显而易见的。
要强调的是:生存环境的不同,不管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都会影响每一个人养育孩子的方式。最后也往往出现马太效应。
家庭环境氛围越好的,养育的孩子越知书达礼,越来越强,反之,则是能够生存下来就是很不错了。
说那张地铁上的读书图真实、残酷、扎心,就是这个道理。
04.
让孩子有爹可拼,也是一种骄傲
还想起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说过一段话,当年很轰动。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
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这种东西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是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
其实这种资源的得天独厚,现在虽然有差距,但正在慢慢缩小。一本书,北上广卖三十,三线小城也是三十。
难以缩小的是因为资源的差异而带来的视野、思维的不同。说一句“为什么不买书,为什么不重视教育”简单,真正要懂底层的艰难、选择困境难。
很多农村、偏远、贫困家庭,父母困于生存的压力,视野的局限,很多事情即使知道,也没有条件去做。更何况很多人在生活压力之下,根本无暇顾及怎样养育下一代。
说寒门难出贵子,不是寒门没有天赋好、勤奋的孩子。而是在同等条件下,寒门能够享受到的资源、机会少,没有一个可以指导前行、助力的父母、老师。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在看得见的未来,阶层会客观存在,向上流动、逆袭是很多人的目标。
所以说,我们做父母的,要致力于成为孩子的“运气”。让孩子有爹可以拼,也是一种骄傲。这一代的努力,多一点,差距就会小一点。
如果已经意识到自己视野、思维有局限,那就要努力去突破,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仅是一本书那么简单,也不仅仅是多挣钱就可以完事。
而更多地是一种学习、反思、进步的意识,自己的寒门也许在资源上无法媲美别人,但在视野上则完全可以做到不落后。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44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