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游戏时间限制的意义

未成年游戏时间限制的意义(对于限制未成年游戏时间的看法)

前两天,国家出台了网络游戏未成年人防沉迷的新举措,规定所有网游公司只可以在周末和节假日每晚向未成年人开放1个小时。

 

这么一看,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时间是限制在很短的时间内了。于是有网友质疑了,这样的规定是不是过于严格了?会不会他们成年或者考上大学以后,就报复性地疯狂地打游戏呢?

 

是有这个可能性的,但不会很多。

 

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共识,合理地适度地玩游戏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国家规定了学生们每周可以玩几个小时,这是在适度的范围内的。虽然会因为个体差异,每个人情况会有点不同,但是如果游戏过量了,发展到了沉迷,就可能会损伤未成年的大脑。

 

我们先来看看游戏是怎么黏住未成年,让游戏过量的。

 

未成年人在现实中暂时还没有能力征服别人,但是可以在游戏世界里进行虚拟的自我实现,满足自己的成就感。这类未成年人很有可能,学习不够好,在学习方面受挫了以后,就会在游戏里寻找补偿安慰。当然也可能会有学霸,不过学霸毕竟是极少数,不能拿幸存者偏差来代表整体。实际上学生们自己可能也知道,在游戏里花的时间越多,成绩就越容易不好。可又抵挡不住游戏的勾引。

 

这里又涉及到了游戏的成瘾性,赢了会产生快感,分泌多巴胺(快乐激素),输了会想要扳回来,让大脑再次感受多巴胺带给自己的快乐。再加上升级、排位赛这种目标机制,更是成倍地加强了快感的效果,给人更多的即时满足,这对还没发育完全的大脑是有伤害的。如果大脑对即时满足成瘾,人就容易变得贪图享乐,碰到需要付出努力和忍耐的事情,比如长时间学习,就无法坚持下去。而习惯于即时满足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方式认为,任何事情马上顺应他们的要求是常态,所以只要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情,他们就会大发脾气。现在熊孩子那么多,也是被随时满足他们的这类家长给惯的。

 

接着,最重要的一点,也是非常值得我们警惕的一点,沉迷游戏是奶头乐理论(tittytainment)的其中一步。这个理论是当年一个波兰犹太裔的美国人提出的,大致讲的是,让80%的平庸阶层浪费大量的时间,沉迷于电子产品、游戏、色情、娱乐八卦、短视频等,失去深刻思考的能力。用英文直白地说就是,keep them simple and stupid.

 

悄悄地透露一下,TX背后的大股东是南非M开头的集团,而这个集团背后的又是在美国的犹太人。了解政治和历史的朋友知道,犹太人是美国的爹,美国有70%的财富都掌握在犹太人(裔)手里。所以,两者联系一下,到底怎么回事,我不敢多说,你品,你细品。

 

很多人可能不一定能想到,未成年人玩个游戏,背后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所以在对事物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价值判断的成年以后,再放开这条线,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上面这些伤害。

 

不过高考刚结束的时候,就我个人的观点认为,学生们可能是会疯狂地打游戏的,但是也大多会限于一段时间内,属于发泄式。上上期我有讲过,人类有「心理抗拒」的本能,一旦什么事物可以无限制地任自己消费了,反而过一段时间就腻了。

 

比如说,你喜欢吃红烧肉,让你天天吃,顿顿吃,不停地吃一个月,这样你以后看到红烧肉就会想起不愉快的记忆,变得今后再吃红烧肉的时候也会有所节制。而疯狂地打游戏这点也一样,确实会经历这一阶段,之后自己就会控制打游戏的时间了。心理疗法中有种「脱敏疗法」,就是这样的原理,是帮助人们戒掉网瘾的一种方法。

 

然后从去年起,大学将会是“宽进严出”的政策,不好好读书,就会难毕业。19年的时候,教育部发布了本科教改意见,做了一些规定。比如,没有达到一定的阅读量,体育不合格,论文抄袭,都不能毕业。所以说,如果今后考进大学的学生还像以前一样认为“上了大学就自由了”,还拼命地打游戏的话,很可能连毕业证都不一定能拿到(电竞专业除外)。

 

那么被限制了网游时间的孩子们心里会不会很苦呢?问问70后80后的童年,没有网络游戏,心里苦不苦?他们有更多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玩的游戏,踢足球、踢毽子、跳橡皮筋、老鹰抓小鸡、警察抓小偷,等等。童年丰富多彩,充满回忆。

 

现在邻里关系疏远了,就没有了一起玩的小伙伴;父母工作辛苦,下班了有时候就会懒得陪孩子玩;平时上课、周末还要补课,学习压力就会变大,这些都是让孩子走向网络游戏的无形推手。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多带孩子出去玩,接触大自然,会让孩子更有自信、减少孤独感、情绪更稳定、更不容易变得抑郁、社恐经常运动也有助于孩子在学校成绩更好。

 

而国家最近也在帮忙,出台了“双减”政策,孩子们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自己安排。规定了“996”严重违法,父母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带孩子出去玩。

 

所以最终收益的还是孩子和父母。别跟我说周末没了培训班,自己工作忙,谁帮自己带孩子。你有空造孩子,却没空带孩子,那当初又何必要生孩子?

 

好了,这一期的心理学知识就讲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别忘了点赞关注哦。

 

参考:

1.Zbigniew Brzezinski.《全球化陷阱(Die Globalisierungsfalle: Der Angriff auf Demokratie und Wohlstand)》

2.Booth JN, Leary SD, Joinson C, et alAssociations between objectively measur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academic attainment in adolescents from a UK cohort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14;48:265-270.

3.織田恵輔,舞寿之,辻慎太郎,松尾貴司,織田修輔 . 野外活動が子どもの自己効力感に及ぼす影響について . プール学院大学研究紀要,第58号,2017年,265?274

4.影山義光 , 布目靖則 . 大学キャンプ授業の参加学生の自己概念と孤独感の変化 , 野外教育研究 . 5,49-59,2001.

5.杉浦春雄他 . 大学生における野外活動体験の気分改善効果 . 日本健康医学会会誌 ,17,4,10-15,2009.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42821.html

(0)
上一篇 2022年9月20日 下午1:47
下一篇 2022年9月20日 下午3:18

相关推荐

  • 怎样限制孩子玩手机游戏网瘾之戒

    靠讲道理、打骂、“禁玩”终归治标不治本。那么,孩子为何喜欢玩手机游戏?面对孩子玩游戏,家长究竟该不该管、怎样管才更好呢?   黑龙江七台河的韩妈妈带孩子去做戒网瘾治疗,除…

    戒除网瘾 2022年3月3日
  • 了解行为上瘾的3个原因,才能戒掉孩子沉迷游戏不可自拔的游戏瘾

    前一阵子,身边有一位朋友说起自己的孩子就痛苦、懊恼不已。孩子整天逃课,为了打游戏去网吧,游戏时长长达八小时,甚至盗用父亲的信用卡充值游戏。从一开始的苦口婆心到忍不住动手,从巴掌到棍…

    2022年4月6日
  • 戒网瘾小男孩叫小五什么电影(关于学生戒网瘾的电影)

    欢迎来到行知读书会《14天共读一本书》,见证你的成长。今天,我将带大家一起学习《正面管教》这本书第5章的内容。 一、当心逻辑的后果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小的时候,因为做错一些事,无…

    戒除网瘾 2023年1月10日
  • 玩游戏欠债

    玩游戏欠债(还钱游戏为什么被禁) 2021年8月11日,在四川宜宾市发生了一起命案,49岁的母亲李梅被25岁的儿子方某某杀死家中,令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当警方顺着线索追查到一家网吧时…

    戒除网瘾 2022年10月13日
  • 网瘾戒除在线咨询(戒网瘾中心)

    如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遍布全国各地,而网络游戏也成为很大一部分人消遣娱乐的方式。但这也导致一些青少年学生沉迷与网络游戏,从而影响到青少年们的正常生活、学习,同时也令很多家…

    戒除网瘾 2022年4月27日
  • 家长速查:网瘾青少年的几大特点,看看你家孩子有没有

    青少年不能正确对待网络,沉迷于网络甚至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正在成为危害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最大精神毒品,已经成为近年来青少年中常见的心理行为障碍之一。 网瘾…

    戒除网瘾 2022年4月2日
  • 青少年网瘾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吕某 22岁来自济南莱芜,高中时学习成绩优异,考上大学之后,所学专业自己不喜欢且学习起来感觉吃力,为了逃避学习迷上网游,大一挂科一门 大二全部挂科,被父母送来我院戒除网瘾。 我院戒…

    戒除网瘾 2022年10月10日
  • 男孩子最爱玩的游戏孩子学习手机游戏

    孩子若是因为同侪压力,也想要玩手机或是电脑游戏,家长的根本解决之道是协助孩子建立自信。和孩子一起讨论自己的嗜好和其他喜欢的活动是哪些?为什么喜欢?然后解释和沟通为什么目前家中不需要…

    戒除网瘾 2022年3月20日
  • 戒网瘾教程(网瘾如何戒)

    戒除网瘾第一招:命运罐法 信念能够产生神奇的力量 幸运罐和厄运罐可以左右潜意识 有什么样的信念,就有什么样的结果 戒瘾须知:三维心灵营养素 接纳——心灵蛋白质 推动人格层次提升——…

    2022年5月16日
  • 做到这6点轻松戒掉手机瘾

    白岩松在《对白》演讲中,把手机形容为是人体的外挂器官,想想也是,不管走哪里,都会带着手机,一会没看到手机,就觉得心慌。 想起上一次去图书馆还书,走到楼下发现没带手机,于是获得了一段…

    2022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