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闺蜜跟我抱怨说:最近血压飙升,简直是太痛苦了。
原来是特殊时期,孩子在家里上网课。返校后学校进行了阶段性测试,测试结果一出,她气得要吐血。
她跟我说,网课期间她们家就冲突不断,孩子上网课期间小动作特别多,走神……最让她崩溃的是辅导作业,她坐在孩子旁边不停的提醒,可越提醒越慢,一点学习的主动性都没有,并且孩子还一个劲地说自己压力大,导致我同学非常苦恼。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这种场景,孩子学习效率不高,家长时时刻刻在耳边唠叨,天天盯着,有时候甚至会大吵一架。
究竟如何做才能构建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减轻孩子的压力,真正地做到家庭和谐,父母解放。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日常注意孩子成长型思维的培养
在日常沟通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所有的困难、挑战都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解决,而并非天赋。
尽量进行过程的客观描述,避免类似“你这方面不行、这是你的劣势”这样有所指的语言,举个例子来说:
记得我家宝贝一年级下学期其中考试后,语文成绩不理想。
一般来说他们班主任都会让孩子将考试卷子拿回家,需要家长对试卷进行评价并进行签字。
我每次都会很认知的研究孩子的卷子,因为这是我了解孩子现阶段那些地方需要特别关注的窗口。
在我看卷子的时候,我们家宝贝很小声的问了我一句话:妈妈,你不是看到这个卷子就够了?
说实在的,我很诧异他为什么会这样问我。但是我还是抬起头,很认真的回答他说:不是的,我只是在看你那些地方失分了,分析我们的短板,便于我们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高。
然后,我跟宝贝说:我观察到你这一阶段在学习的过程中,只做了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背诵的好像都没有很好的完成,妈妈看到你根据课文填空失分挺多的。如果你能认真的完成老师布置的背诵的内容,我相信下一次可能会做的更好。
通过描述让孩子了解到:只有通过过程努力,才可能达到好的结果。通过这种沟通方式的改变,你会发现事情慢慢的向积极的方面发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第二:培养孩子的自我时间管理能力
我记得樊登老师在解读《自驱型成长》中提到过三句话:
第一句话:“你特别懂你自己,你可是自己的专家。”
第二句话:“你脖子上长着你自己的脑袋。”
第三句话:“你想要让生活中的一切都有条不紊。”
我正是用这三句话培养我们家宝贝的自我时间管理能力。
当宝贝跟我说妈妈:我今天的Ipad使用时间已经没有了,但是我想在完成这项作业后再看10分钟。
我说:你脖子上长着你自己的脑袋你可以自己决定,但是妈妈相信你想要让生活中的一切都有条不紊,你特别懂你自己,你能做好你自己的专家。
他很诧异地看着我,然后说:妈妈真的让我自己决定吗?
我说:是的,但是妈妈会偶尔的督促你一下。
就这样慢慢的,他可以把作业、阅读、玩游戏、运动等等安排得有条不紊。
培养孩子的自我时间管理,父母一定要放权,让孩子自己对自己的时间做个规划(父母可以协助制作一个类似的计划表),让他产生自主感。在计划表的落实的过程中,父母可以适当地做一些提醒跟敦促。
第三:周期性地带孩子接触大自然,新鲜的空气会帮助杏仁核放松
如果父母让孩子长期处在一个比较紧张的环境中,会导致孩子压力增加,进而会导致孩子越来越不想学习。
我们的大脑结构中有个叫杏仁核的部分,这一部分是非常情绪化的。当孩子的压力过大,他的杏仁核就会掌控他的大脑,孩子就会易怒或者沉默不语。长期如此会影响人体内的激素分泌,损害负责记忆跟学习的海马体。
杏仁核在我们的鼻腔的后面,杏仁核情绪化的时候,温度会升高。所以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呼吸新鲜的空气有助于调整、释放压力。
了解到大脑的工作机制,我们有针对性地避免刺激杏仁核,通过闻香、呼吸等将情绪进行调整,让家长、孩子始终处于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下,相信一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孩子有多自律,家长就会有多自。,相信在家长的正确引导以及氛围的营造,让孩子慢慢释放自己的内驱力,找到学习的乐趣。家长真的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学习了。
(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40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