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送送陈老师吧!”
“你去吧。”
“算了,我去送吧。”
爸爸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这是发生在咨询结束后的最后一段对话。
故事是这样的:初三的孩子在一个月前开始不上学了,班主任、家长、辅导班老师、孩子奶奶轮番上阵,都没能成功帮助孩子重回校园、参加中考。一个偶然的机会,妈妈想起了曾经有过短暂交集的我。
通过简单的沟通,我决定来到孩子家里,看看孩子的真实情况。
首先看到的是妈妈,很瘦弱,这是第一印象。很愿意表达,这是第二印象。在妈妈的带领下,我爬上了6楼,来到了目的地。
一进家门,我看到了孩子口中的“恶魔”爸爸——意料之外的,和我想象中的样子完全不一样,但又在情理之中。一个人对外在事物的评价往往取决于他以往的知识和经验,而这种评价也可以折射出你自己的过去。所以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地带着情绪去评价,而非客观的评价。
简单地寒暄过后,我决定先看看孩子的情况。
我敲了敲门,孩子没有什么反应,于是我“自觉”地打开房门,走了进去。
“嗨,你好,我是陈老师。”
一片沉默。
“我想和你聊聊天。”
沉默+1。
“如果你不希望我在这里,请你告诉我,我会暂时离开,等你准备好了再进来。”
沉默+2。
沉默+……
忘记说了,孩子知道我要来,提前躺在被窝里,蒙着头,要知道,当天最高气温可是32摄氏度呢。
在孩子的“默认”中,我开始了“工作”。
我和他聊了很多,可是他一直把头蒙在被子里,偶尔热得受不了、需要呼吸新鲜空气的时候,会偷偷地把被子打开一个口子,深吸几口气之后,又缩了回去。
在这半个小时的单口相声中,他除了各种翻身,就只有粗重的呼吸声(在被子里憋得太久了)。为了不让他那么难受,我多次提醒他,如果觉得不舒服,一定要告诉我,你随时可以叫停这次的谈话。
很明显,小伙子脾气还挺犟,一直忍着不开口。最终,我主动结束了谈话。虽然他是我来这里的原因,但并不是我今天的目标,我今天的目标,实际上是家庭中的另外两个人。
爸爸妈妈不说话,家庭貌似很和谐,都很明理,可是一张嘴,仿佛看到漫天飞舞的利箭向对方毫不留情地射去,我想,这也许就是孩子即使遇到了困难,也不愿意求助家长的原因吧……
(未完待续)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40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