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听过一句话,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
这句话最常出现在学生时代,不喜欢上学的孩子最喜欢用这句话反驳老师和家长。
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乍一听确实没什么问题。
可问题就是,说这话的人只说了前半句。
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剩下的出路是什么。
别人只是说说而已,可很多不谙世事的孩子就真的信了。
读书的时候,我就是个极其偏科的学生。
语文成绩常年名列前茅,数学和外语却及格都难。
要不是对画画感兴趣,累死累活的恶补美术功底,最后参加艺考。
光凭文化课,我连个正经大学都上不了。
毕业之后,也没有在设计领域继续深造。
反倒是从小到大那些巨大的阅读量和征文比赛,让码字成为了饭碗。
读书那会儿,除文科类的课上认真听讲。
其他时候,都在偷摸着看各类与学习无关的课外书。
从小就不爱热闹,只喜欢自己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就这么习惯成自然,到如今可以信手拈来一篇千字的文章。
刚毕业那会儿,也一度迷惘过。
因为参加了艺考,所以选择了和设计相关的专业。
可软件和画工玩得并不好,所以面试的时候屡屡碰壁。
几次下来,真的是怀疑人生。
明明每个月就给那么点钱,还提那么多要求。
后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应聘了文案类的工作。
哪知道第一次面试就过了,人家对我之前写过的文案赞不绝口。
得亏当年语文这门课一直学得够扎实,要不然真的得去工地里搬砖。
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从小到大读的书,足可以开一家书店。
就这样,彻底转行,开始了自己的文案工作。
在文化传媒公司待久了,什么样的案子都有接触过。
有些项目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还是得临时恶补。
只有自己设身处地的了解过了,才能满足甲方爸爸的诉求。
高中那会儿,总觉得有些学科没啥用。
后来工作了,才发现有时候还是不得不学习。
虽然不需要像以前一样按部就班地上学。
可学到的东西究竟能不能行,甲方会直接就给出评分和结果。
以前考个低分无非是师长的申诉,现在做不好,那可就是扣钱丢饭碗的结果。
看到越来越优秀的00后,也不得不自我怀疑。
那些年真该多学点技能,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原地尴尬。
相比较我们这些苦逼的打工人,还有一些家庭条件不错的富二代们。
人家的选项就很多了,继承家业或者自主创业都可以。
要命的是,大部分人根本没人家那个家底,除了拼自己压根没有备选。
当代的女孩子稍微幸运一点,找个人嫁了也算不愁吃穿。
有个高中同学还没毕业就辍学嫁人,现在每天在家带孩子玩。
有段时间疯狂发朋友圈骂自己的老公找小三家暴她。
后来大约是觉得家丑不可外扬,又把我们这群同学全都给删除了。
还有的同学没读大学,选择了自己开店。
要说当个小老板也是真自在,他的店刚开业那会儿,我们属实羡慕的不得了。
可紧接着疫情就来了,他的店撑了两三年,现在已经盘了出去。
过年的时候在饭局上见过一面,现在背着几十万的贷款,正发愁怎么赚钱。
还有那些没创业也没嫁人的,就游走在各个厂子之间找活干。
因为职业经常转变,也不清楚人家现如今在哪里高就。
前不久一个初中同学在群里询问办假毕业证的事情。
据说是家里给他找个安稳的活,可人家那边对学历有要求,必须得是本科毕业生。
虽说这年头本科毕业的学生一抓一大把,可这哥们儿那会儿只读了个职业学校。
现在门路有了,只得四处找人办假证,看看能不能糊弄过去。
当然,大部分没读书的人都干起了销售。
卖各式各样的东西,天天带着客户四处看产品。
一开始大多底薪很低或者没有底薪,等待着有一天来大单了一夜暴富。
每天磨破了嘴皮子,搞得身边的人见了他们都得躲着。
职业没有贵贱之分,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只要自己干得开心就行了。
读书和不读书的区别,无非就是人生选项的多与少。
读书确实不是唯一的出路,但相比较于不读书,出路至少多了那么几条。
没有行业的相关知识,就只能选择那些卖力气的活计。
越是简单易上手的工作,可替代性也就越强。
到了最后,就成了工人们互相比谁更便宜的恶性循环。
互联网时代,让一部分网红迅速积累了大量财富。
可在自媒体的领域里,人家玩的十分高明。
所有外行看起来容易的事情,自己亲自上手压根找不着门道。
有的孩子也许的确不是读书的料。
可是他要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去琢磨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而那样的路,其实比读书这条路艰难百倍。
经历都是财富,每个发光发亮的人,都曾经拼尽全力。
当你没想到更好的计划时,不妨先在这条安稳的路上走上一段时日。
天才和成功者只是少数,正视自己,才有未来。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34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