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讲完课时,都会问同学们:今天的课听懂了吗?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同学们也可能都会说,听懂了。第二天老师检查完作业,也还会问:同学们又复习一遍了吗?相信同学们也都复习好了。但等到考试时,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究其原因都在勤奋上。
仔细认真、全神贯注是基础,但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唯有勤奋。我们听过很多,滴水穿石、累足成步、绳锯木断的故事。无数的事实也都证明了勤奋的作用力。
有时候,课上也许听懂了,课后或许就忘了。有的时候看上去是复习了,但还是不那么熟练。优秀的同学,都会通过不断地练习,学深、学精、从而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这就是勤奋的意义。
你要知道学习上是有步骤的。
第一遍是学知,你仅仅是知道而已。第二遍是学理,通过二次学习了解其中的道理。第三遍是学懂,懂得的概念如同天冷了要穿衣服一样,也仅仅是被动性的习惯。第四遍是学精,当你学到这个时候,你才会发现原来看似简单的一道题,都深藏着更深奥的知识点。第五遍是学用,学会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才算是完成了学习的第一步。第六遍是学教,这也是老师通常讲的,学习的最终结果不但自己学明白,也要能讲得清楚。第七遍是学钻,无论哪一门学科,只要你能学到钻研的阶段,你就会发现所学的知识都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它能引导你走向更宽广的知识领域。
所以,我们每个人在学习上,都不要忽略勤奋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会经常对你讲:看一遍、看一遍、再看一遍;做一遍、做一遍、再做一遍。同一套试卷,当你做第四遍的时候基本上就可以达到“行云流水”的程度了。如果你再做第五遍、第六遍、甚至是更多遍呢?
无论是熟悉的题粗心大意,还是原本会思考的时间过长,究其原因都是因为自己的勤奋还不够。
荀子在《劝学》中写道: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为无过矣。
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更需要自我不断地磨练。磨掉自己的小性子,也磨掉自己的惰性;持之以恒的努力、勤奋,才能让自己拥有“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成绩。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34330.html